侵權風險的預警和對自主知識產權的挖掘布局,構成了一針防病疫苗。這針疫苗,所有企業(yè)都該打。
——本報記者霍光
前幾天,政府為市民免費提供甲流疫苗。但是,我身邊的很多人都沒接種。原因多種多樣,但確定的是,大家都抱著自己不會得病的心理。而一旦得上了,就必然會后悔。
與此類似的是,近年來由知識產權引發(fā)的糾紛及案件日益增多,也有蔓延的趨勢。不久前,一起IT廠商之間的侵權官司剛剛一審結束,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被告方明基電通有限公司賠償原告方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原因是明基的產品 “BenQ ME700 無線逍遙鼠Ⅱ代”及“BenQ ME900 無線逍遙鼠”中,“逍遙鼠”三個字是華旗早已注冊在案的商標。但明基認為,這兩款鼠標的商標均為BenQ,“逍遙鼠”僅僅是產品名稱,因而還有上訴的可能。
透過這起案件,我們來看看我國的知識產權現狀。2008年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指出,自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首次召開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以來,7年間,全國地方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的民事一審案件每年平均增長22.6%。
案件數目增長,一方面說明一部分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在覺醒,另一方面也說明尚有一部分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還很淡薄。
華旗資訊法務總監(jiān)駱曉介紹說,在華旗,一個新產品從立項開始,就首先要對該產品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包括商標、專利、版權問題進行全方位檢索,對可能存在的侵權風險進行預警和規(guī)避。其次,在研發(fā)階段已經申請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再結合產品市場化過程中可能進行的改進,進一步挖掘可申請專利的技術點,并布局更為完整的專利申請。
侵權風險的預警和對自主知識產權的挖掘布局,就構成了一針防病疫苗。這針疫苗,所有的企業(yè)都該打。
華旗打上這針疫苗,也是因為得過病。華旗資訊總裁馮軍坦言,華旗應當感謝曾和華旗打過4年官司的朗科。正是那一次官司,讓華旗具備了知識產權意識。
然而,非要得過一次流行病才去打疫苗,似乎代價過大。真正的預防應該在得病之前進行,以免一病不起,也就沒了打疫苗的機會。
重視知識產權,不但是防病,也是強身。事實上,企業(yè)要做大做強,必須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正是國內品牌無法崛起的原因之一。據統計,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yè),還不到全國企業(yè)總數的萬分之三,擁有自主品牌的出口產品占我國出口產品的比重不足10%。要從利潤微薄的組裝生產端過渡到品牌端,自主知識產權的發(fā)掘是一個必要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