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 宏
“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話一直是人心中引以為知音的最高境界。峨冠博帶的俞伯牙和短褐草履的鐘子期相會在崇山峻嶺和飛瀑流泉之間。于是,“巍峨兮,高山;浩蕩兮,流水”的意象在伯牙的琴聲里流淌宣泄,在子期的眼神中發(fā)出輝光、在唇間輕輕吟出。那一刻,伯牙的心靈找到支撐,子期的理想實現(xiàn)了憧憬。罕見的逢識和相知傳遞了世間堅實的溫馨。兩個心魂所向披靡地穿越了所有的時空,將對方納入了自我生命之中。
無獨有偶,美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紐因曾到日本演出,得知一個擦鞋童設(shè)法向朋友、親友湊錢、借錢買了一張音樂會的票,而且是最廉價的那一等。謝幕之后,小提琴家走過貴族名媛的殷勤簇擁,一直走到低檔席區(qū)的擦鞋童面前,問那孩子需要什么幫助。孩子紅著臉、低著頭說:“我只想聽聽你的琴聲。”梅紐因立刻眼眶濕潤,激動之余,他把心愛的小提琴送給了那個孩子。
30年后,已經(jīng)不再年輕、名聲更是如日中天的梅紐因再次來到日本進行訪問演出。他沒有忘記那名擦鞋童。30年來,風雨如晦,擦鞋童的生活是在清貧與坎坷中穿度的,但是他卻一次次拒絕了想高價收購小提琴的富人。當他驚喜地發(fā)現(xiàn)梅紐因再次站到他面前時,依然是那句話:“我只想聽聽你的琴聲。”這位世界級的小提琴家就在那樣簡陋的房子里,沒有很多的聽眾,用那把舊琴,為自己的知音演奏了當年的那支曲子。琴聲飛逸,縈繞耳際,穿透心靈,在場的人們無不在琴聲中淚落無語。
能夠找到知音是幸福的,受到莫大的鼓勵,相信正像子期使伯牙感受到生命神妙流轉(zhuǎn)的喜悅,小擦鞋童支撐著梅紐因的激情藝術(shù)天空;能夠做別人的知音同樣幸福,必須具備豐富敏銳的感受力,子期和小擦鞋童將對方登山臨水叩應人生的琴聲視為生命的慰藉,超過金錢財富和任何虛榮的獲得。在他們之間,兩個原本陌生的生命,獨自行走在自我孤寂的旅程,而一旦深入生命的蒼穹,那瞬間的傾慕、認知和鎖定是多么奇妙,雙方心照的時刻,已經(jīng)深入生命的集結(jié)點,用不著逐漸剝?nèi)ネ鈱佣u悟?qū)Ψ?。這種逢識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在人世間演繹的情節(jié)也就格外迷人,格外珍貴。所以,古人經(jīng)過千百年的實踐,得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嘆。心靈與心靈的融通,可以避免孤獨的折磨,沖破寂寞的暗夜,達到和諧舒朗的光輝境地。
人世間,種種心魂的“琴聲”,穿過叢生的荊棘,泅渡驚險的激流,去探詢對方內(nèi)心的柳暗花明,這心靈相互抵達的過程是有一大段路程要走的,但是在具體的心靈之間,有時即刻可達,有時一生無緣。因此,心靈的相擁,情感的契合,在相識相知融合的那一刻可謂驚天地、泣鬼神,連上帝都會嫉妒。且忠貞的友情,不以時空的切換和境遇的窮達為杠桿。正像《古越謠》中回旋著的經(jīng)世情義:“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边@表現(xiàn)了一個民族對待友情的純粹和素潔,排除塵埃的污濁,對友情的圓滿、對心靈的和諧深存了鄭重而尊崇的理念。
(選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