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春
語文總復習不僅能幫助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鞏固和掌握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提升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可當前一些教師把語文復習課技術化、模式化、機械化,語文味太淡,弱化了語文性,本應富有情趣的語文復習變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詞。如何讓語文復習課富有語文味?筆者作了如下思考:
一、目標設定是否指向語文
1鞏固基礎知識。復習不僅要幫助學生鞏固單方面的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將雜亂無序的知識歸類、整理、綜合,串成線,連成面,形成網(wǎng)絡狀體系,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使學生清楚地看到知識的來龍去脈及相互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模塊。優(yōu)化認知結(jié)構。如??倧土曇环矫婵梢砸粤昙壪聝哉n文為依托,按體裁從寫人、記事、寫景、狀物、詩歌等方面歸類,從中發(fā)現(xiàn)同類課文的相似之處和不同特點。并抓住這些生長點。引領學生統(tǒng)攬高年級的所有課文,使閱讀訓練豐富些、厚重些;另一方面可以將課后習題和單元練習中出現(xiàn)的題型按拼音、字、詞、句、閱讀、習作等方面匯總分類,整合相關知識,使學生全面、立體地把握小學階段的基礎知識。
2發(fā)展基本能力。復習不僅要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更要注重基本能力的訓練。推進學生各項語文能力的和諧發(fā)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能力的水平。如在閱讀復習中,要注意發(fā)展學生概括內(nèi)容、認清敘述順序、體會思想感情、欣賞語言表達等能力。而要培養(yǎng)概括內(nèi)容的能力,又必須提高學生尋找在自然段以及全文中起總領、總結(jié)、過渡等關鍵作用的語句的能力。有了這樣的目標意識。閱讀復習中才會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3提高語文素養(yǎng)。復習是一種溫故而知新的語文實踐活動,它引領學生站在更高的層面,以更開闊的視野對語文進行再認識,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可以激勵學生分類整理自己的“采蜜集”(語匯積累本),按類別以幾期手抄報的形式在全班交流,看誰的手抄報最受歡迎。要求每期突出一個主題,起一個體現(xiàn)主題的報名。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自主梳理知識,還能幫助學生豐富積累,習得方法,鍛煉能力,讓學生在展示交流中,互相幫助,增進友情,提升素養(yǎng)。
二、內(nèi)容選擇是否緊扣語文
1融通教材內(nèi)容。對高年級教材。教師要了如指掌,整體把握,并注意基礎知識、閱讀、習作等各部分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之互相滲透。融為一體。如《天游峰的掃路人》和《理想的風箏》都圍繞主要人物作了生動描述,但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前文只寫一件事,輔以側(cè)面襯托,主要以對話刻畫人物;而后文寫了幾件事,著力直接描寫,主要以動作刻畫人物。這樣將寫人的課文放在一起復習,既能融通教材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又有助于將文本的寫作特點轉(zhuǎn)化為學生的習作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鏈接課外佳作。復習不僅要融通課本,讓學生體會知識之間以及能力之間的聯(lián)系性,還應根據(jù)課標要求,列出應強化的訓練點,然后以課文為依托,展開輻射式鏈接,通過遷移活用。以點帶面地使相關內(nèi)容整合起來,讓學生感悟知識之間以及能力之間的多變性、包容性。如要提高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復習時在教材中尋找恰當?shù)睦舆M行專項訓練后,還應從課外選擇恰當?shù)睦倪M行遷移性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3采擷生活浪花。生活是學生學習和積累語言的大課堂。設計復習習題時應涉及學生關心的、喜聞樂見的人和事,以激發(fā)學生到生活中學習語文的情趣。如在復習口語交際“學會采訪”時,在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進一步激勵學生:“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fā)射、三鹿奶粉事件、國際金融風暴、汶川地震……這些事件牽動著你我,請以小記者的身份,選擇一個話題展開采訪?!边@樣,引導學生運用語文認識現(xiàn)實生活,使語文學習回歸生活的海洋。
三、學法引導是否適用語文
1明確板塊要點。語文世界豐富多彩,死記硬背、盲目訓練是復習的大忌。分類分塊復習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梳理出各板塊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要點,并以此解決類似的問題。如,分類復習漢字知識與識字寫字時,可點明以下要點:漢字起源于象形。多為形聲字:漢字已演變?yōu)楸硪馕淖?;形近字是漢字字形特點;多義字是漢字字義特點;查字典是基本的識字方法;漢字有6種筆順規(guī)則,等等。
2掌握復習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復習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校正認知偏差。更能幫助學生掌握及時鞏固、循環(huán)溫故、歸類梳理、比較分析等復習方法。如,幫助學生以表格的方式,從名稱、稱呼、正文、署名、日期等方面,對表揚稿、留言條、通知等應用文加以比較,辨別異同,從中讓學生體會到用表格橫向比較是識別應用文格式的較好方法,進而引導學生運用相同的方法領悟?qū)懭?、記事、寫景、狀物等文章的一般結(jié)構特點,讓學生在成功運用中掌握這種方法。
四、教學活動是否服務語文
1師生互動。復習應是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對話,為此,教師應力求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狀況,留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時空。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復習向縱深延伸。其實復習中教師的任務是提出復習的范圍和要求,把握復習的方向和進度,引領學生小組討論或師生交流。如,可以定期開展一次復習重點、難點、疑點的“焦點訪談”,以激發(fā)學生的交流興趣,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尋找最佳的復習方法。引領學生在積極、融洽的互動中習得語文知識和能力。
2分層實施。全班同學不能總復習相同的內(nèi)容,總完成一樣的作業(yè),應鼓勵學生根據(jù)個人實際采用不同的復習方法,倡導學生結(jié)伴復習,同時注意根據(jù)基礎、能力、性格、習慣、興趣等差異。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習題,讓每位學生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能做的。促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所獲。如,可根據(jù)語文水平把學生分成2至3組,分組設計復習題;也可根據(jù)學生差異,設計適量的適合不同學生需要的多層次復習題,供學生自主選做。
3評價激勵。復習評價可分為操作性評價、情感性評價和達標性評價。操作性評價包括學生自主復習的方法、思路、習慣等。情感性評價包括學生復習的態(tài)度、興趣、意志、品質(zhì)等。達標性評價是針對學生某個單元、某個項目、某個階段的復習進行的評價。達標性評價以書面測試為主,輔以口試和實踐活動。兼顧學生差異,讓每位學生在評價中找準位置,獲得自信。這3個維度的復習評價能將復習過程與結(jié)果有機結(jié)合起來,提高學生自信心,實現(xiàn)語文復習效益化。
總之,語文總復習不應急功近利,把語文復習課上成單純的訓練課,而應著力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著眼于學生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讓學生在訓練中感悟,在感悟中習得。在習得中運用,在適度的語言實踐中感受語言的獨特魅力,享受濃濃的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