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新華
長命鎖來源于古時的長命索。長命索,古稱“長命縷”,又稱“五色縷”,原是一種五色絲繩,由漢代朱索演變而來,為過端午節(jié)時的門戶飾物?!逗鬂h書·禮儀志》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焙笥糜诶p臂,以示辟邪。民間早有端午節(jié)掃五毒(蟾蜍、蜈蚣、蜥蜴、蝎子、蛇)的習俗,人們多于五月初五舉行各種辟惡除穢禳兇的儀式活動,期盼不受五毒侵害,不使病魔纏身,向往長命百歲。系“五色縷”顯然也是人們表達美好愿望的方式,期盼健康長壽。因此,五色縷被稱為“長命縷”。
其實,端午節(jié)系長命縷的習俗,在東漢時就有。應劭《風俗演義·佚文》曰:“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曰長命縷,一名續(xù)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蹦铣骸ぷ阢痢肚G楚歲時記》記載:“……以五絲系臂,名曰辟兵(避?。钊瞬徊∥??!笨梢?,系長命縷主要是為了避病,當是一種辟邪之物。它最初用五彩絲線制成,在端午節(jié)系于手臂;后來,其造型又變成“珠兒”結?!段骱先朔眲黉洝酚涊d:“端午節(jié),撲賣諸般百索,小兒荷戴。系頭子,或用彩線結,或用珠兒結。”宋·高承《事物紀原》引晉·周處《風土記》曰:“荊楚人端午日以五彩系臂,辟兵鬼氣,一名長命縷,今百索也?!比藗兏鶕?jù)其形,稱之為“百索”,由于祈禱長壽之用,民間稱之為“長命索”。
從上述記載我們得知,在南北朝以前,端午節(jié)系長命縷的風俗可能僅流行于今江漢地區(qū)。但是,由于這一習慣比較符合大多數(shù)國人的心理,各地百姓競相效仿,沿襲這一風俗。到了唐代,端午節(jié)系長命縷的風俗已在全國各地盛行,唐·張說《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詩記載:“愿赍長命縷,來續(xù)大恩余?!彼未膶m廷有將長命縷賜百官的習慣,《宋史·禮志》就有“以一彩絲續(xù)命縷分賜百官”的記載。到了明代,據(jù)田藝衡《留青日札》記載,“長命縷”可能僅指嬰兒周歲時系在頭發(fā)上的五色絲繩,而“長命索”已作為專門的兒童頸飾,掛于頸間。而且,“長命索”不僅僅局限于端午節(jié)佩戴,已成為孩童的常佩頸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