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綜合類期刊在社會文化生活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從一個獨特角度反映社會生活,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豐富人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
但是一旦談到追求新聞時效性,綜合類期刊就被認為是“炒冷飯”。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綜合類期刊同樣重視時效性,只不過,比起其他新聞性媒介,她有自己的特點,就是更注重把收集的大量信息經(jīng)過梳理、深加工,以獨立的立場、理性的態(tài)度從更深的層面、多角度,做更深入的報道。
注重選題的策劃,增加信息量
任何一種媒體,如果總是提供一些沒有時效價值的信息,無疑會被市場拋棄。時效價值依據(jù)新聞信息類型的不同,其衰減速率不同。如果一種信息已被受眾廣泛感知,那么此時的新聞信息就變?yōu)樾畔⒃肼暎鋫鞑r值也就會呈現(xiàn)負增長。正確認識和運用這一規(guī)律有助于期刊揚長避短,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努力使選題內容保持較長時間的“保鮮期”和“保質期”,這無疑是期刊體現(xiàn)時效性的好途徑。
在時效性方面,期刊無論如何加強新聞性策劃,其信息容量和時效性方面的局限性總是客觀存在的,它永遠趕不上網(wǎng)絡、電視、廣播、報紙。但是期刊可以通過選題策劃,利用多樣的手法,將新聞策劃與深度報道結合起來,從看似“舊聞”的主題中挖掘出新的內容來,對重大事件的背景、情節(jié)、細節(jié)增加信息含量,通過自己的角度,正增強期刊的時效性,從而增強其生命力,賦予選題以典藏價值。如此一來,其閱讀周期就變長了,期刊的時效性就體現(xiàn)出來了。
以《世界知識畫報》為例,這是一本以向中國廣大讀者介紹豐富多彩的世界和先進的人類文明為宗旨,關注國際熱點成為題中應有之義。2007年9月,由中國文化部和俄羅斯文化電影署共同策劃長達一年之久的大型文化交流項目——伏爾加河藝術之旅活動展開,這是俄羅斯舉辦中國年活動的一項內容。該社參加了這次活動,并連續(xù)兩期分別以《伏爾加河藝術之旅》、《伏爾加河水流長》為題做了專題報道。這些報道既有一線記者的第一手資料,通過文字和照片,將在伏爾加河上的20個日日夜夜的活動,如參加下諾夫哥羅德建城日的狂歡,感受“作家之鄉(xiāng)”薩馬拉濃厚的文學氛圍等一一呈現(xiàn)給讀者,也另辟蹊徑就伏爾加河流域的地理與歷史、文化、文學、城市做了深入系統(tǒng)的報道,介紹它同俄羅斯一起經(jīng)歷的滄桑,它對俄羅斯精神和文化的浸潤,這樣就將廣博的知識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與廣大讀者聯(lián)系起來,給讀者以感受、感悟和感動,賦予了雜志時效性和時代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貼合大眾心理,提高時間張力
僅僅注重選題策劃還不夠,期刊還要把握時代脈搏,摸清讀者所思所想。做到報道既恰如其分,領先,但不過于超前,能讓普通大眾接受,又能“道人所未道”,有新的見解,能讓人開闊思路,給人以醍醐灌頂之感。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編輯有敏銳的觀察力與分析能力,能在紛繁復雜的事物中,準確判斷人們在這個階段的所思所想,牢牢抓住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順勢而動。
對于事件性、人物性信息應通過深入挖掘其故事性,提高時間張力。即緊追線索,以獨特的視角,挖掘社會、文化事件和人物的故事性魅力,從而相對延長時效。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發(fā)生了8級強烈地震,人民生命財產(chǎn)受到了極大損失。人們在捐錢捐物救助災民的同時,也不斷關注他們的心理問題?!妒澜缰R畫報》編輯部捕捉到了地震后對災民的心理救援問題,以《點燃心靈的燭光》為題,探討了這一問題。對心理干預的歷史、方法、以及在幾次重大災難處理中的作用做了介紹,幫助關心災民心理健康的讀者正確理解心理干預。這一類選題從表面上看,并非社會熱點,可它所表現(xiàn)的,處處是人們所思所想的,或者是正在操心的,或正為此煩惱的。雖然它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卻能開啟思路,給人借鑒,撫慰心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時效性。
當然,了解到讀者的價值觀念、閱讀偏好、審美標準、消費心理和對信息的需求后,就要從技術層面上加以體現(xiàn)。在內容定位上,視野需要更為寬闊,提供更廣泛的信息量和閱讀面,題材選擇上要新、要廣;在板塊結構上,通過調整,在突出知識性、文化性、服務性、實用性的同時,使新聞板塊和非新聞板塊、事件性新聞和非事件性新聞在數(shù)量上有一個合理的比例,欄目設置上要體現(xiàn)獨、特、專;在寫作手法上,要強調軟,畢竟不是純新聞和突發(fā)事件的報道,因此寫作手法上要強調可看性,可以軟些、軟些、再軟些,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期刊要追求時效性,強調選題內容的新鮮性、時效性、貼近性,重視內容的顯著性和重要性,發(fā)揮雜志深入詳細報道的專長,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自然、人文背景,在此基礎上,向人們提供相關的信息,這樣一來任何綜合性期刊都會有自身的“時效性”,而這些都是不可被小覷和取代的。
(作者單位:世界知識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