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縉琦
中國的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就伴隨著玉器、陶器和織物而誕生。刺繡,是用彩色絲、絨、棉線,在綢、緞、麻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針的運行穿刺,從而構(gòu)成花紋、圖像或文字,古籍中稱為"針 "或"女紅"。刺繡是畫繢的姊妹藝術,因此,《周禮?考工記》便將刺繡隸列在繪畫之內(nèi),認為"五彩備,謂之繡"而首肯刺繡的藝術地位。最初的刺繡又和美麗的絲織錦緞并列,統(tǒng)稱為"錦繡"。這又從另一層面表明,它實用和審美結(jié)合的工藝文化性質(zhì),及它的源遠流長。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項項閃耀著人類智慧之光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猶如串串寶石,獲得了全世界的贊美。其中居于前列的便有刺繡,它是基于"絲"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而發(fā)展起來的,它不僅充實和豐富了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同時也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享受。但是絲繡漫長的制作過程和對工藝過于嚴格的要求也使其價格較為高昂。普通家庭裝飾中難以問津。于是相對較為便宜的毛線繡就應運而生。
毛線繡是一種簡單實用的工藝制作手段。因其原料易得,工藝簡單,裝飾效果強,價格低廉而受到大眾廣泛好評。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這一工藝品的價值,在此我將簡述我這一作品的設計及制作流程。
1. 設計構(gòu)圖
在構(gòu)圖方面采用主題中心原則,將主題人物置于畫面中央,強有力的突出了主題。畫面中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不僅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中,還手握一色彩斑斕的風車。小女孩站在山上,卻可意縮小山的尺度,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加強主題印象最重要的是傳達出小女孩自然放松與周遭的一切融為一體的感覺。表現(xiàn)了少女的快樂天性以及都市人對自由自然的向往。山體輪廓的另外一個作用是對畫面背景的分割。將天空與山體區(qū)分開來。大面積的天空中自然不能少了自由翱翔的鳥兒和肆意閑散的云朵。云朵鳥餌和人物的相互遮擋穿插也使的畫面層次更加豐富。山則用花來做部分遮擋分層,這樣一方面不會太突兀使過度和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美感。
2. 設計主題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現(xiàn)代社會中,都市人面對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激烈的生存競爭,漸漸迷失自我。作為重壓下的現(xiàn)代人的確無法仿效古人瀟灑飄逸,忘情留戀與山水間,特立獨行思考形而上的人生,但是也需要為不堪重負的心靈找到一個精神出口。
作品圍繞著為現(xiàn)代都市人尋找精神出口立意。作品中略帶鄉(xiāng)土氣息的少女象征著質(zhì)樸自然,洗盡鉛華的本我,表達了都市人對返璞歸真,無拘無束,縱情天地的生命形態(tài)的終極追求。作品中的花朵,小鳥造型簡潔,力求以最簡單的線條和形態(tài)勾勒出最自然最本真的生命形式,表達都市人對自然世界對簡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品用色鮮艷明麗,象征著五彩斑斕的自然世界,與作品創(chuàng)作立意高度統(tǒng)一。 3.設計風格:在風格上,我采用的是比較中式鄉(xiāng)土的效果,這樣做的好處是給觀者以親切感,也可以更好的表現(xiàn)小姑娘的天真質(zhì)樸。把觀眾的感官調(diào)動起來,并使之進入一個完全自然放松的世界,在習習清風中和鳥兒嬉戲;在藍天白云下自在玩耍,在花叢中忘我流連。
3. 色彩搭配
在80cm*80cm的圖幅上只選用了15種顏色,顏色不多,但是要做出大膽用色,對比鮮明的效果,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大面積背景的色調(diào),鑒于表現(xiàn)的天空和山地,所以選擇了4種不同的綠色來表現(xiàn)山地的層次,而又上之下逐漸加深的色彩加重了畫面底部的重量感,有效的提高了畫面的穩(wěn)定性;天空的色彩上為了表現(xiàn)清朗的感覺選用了天空藍和云白兩種色彩,分別從上下兩邊延伸在中間部分隨意交叉,給人自然不做作的感覺;小女孩的衣著方面采用了對比很大的顏色,不僅可以突出小女孩的天真爛漫,也突出了主題的色彩;鳥兒和云朵的顏色則選用的是臨近色,使之簡樸素雅,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既不會影響主題又能在統(tǒng)一大色調(diào)上有所作為。
4. 刺繡手法
人物皮膚為了突出質(zhì)感采用了打籽繡。打籽繡的最大特點就是能使繡品凸顯立體感,從而呈現(xiàn)出一種類似浮雕的效果。一般說來,打籽繡最適合表現(xiàn)的是花朵的花蕊和鳥獸蟲魚的眼睛,制造出一種浮雕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立體;小姑娘的衣服采用的是亂針繡,作用也是增加畫面層次感。裙子則是是用斜紋平針,用于表現(xiàn)在春風中飄揚的裙子的質(zhì)感。鞋子采用平針打底鎖針上花紋,使之平添三分靈氣,鞋頭的大花在花蕊部分采用打籽繡,花瓣則采用平繡,突出花朵的美艷明麗;山地的表現(xiàn)比較亮點,因為不能使用多余的色彩,只能在針發(fā)上多做些文章:草綠的部分是平繡的底再用打籽和平針的圍合來處理,晃若尚未開放的花蕾般,含羞待放。中綠則是平繡的基礎上繡六邊發(fā)散形,做出另外一個層次的花朵般。深綠的部分采用的的是兩種角度不同斜紋的交叉,給觀眾帶來一種風吹草動的感覺,仿佛風就在身邊,給都市人以更多想象空間。最下面的墨綠想要給人以春天初到,草兒才冒出頭的感覺,于是在橫向排列線條的同時也有意識的加入了一部分豎向短線,以期達到希望的效果。
以上潦草的介紹,是作者制作這幅的約略心得,旨在想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和認識這一藝術形式,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可以喜歡上它,加入到創(chuàng)作這個藝術品的行列中來,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毛線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