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無權處分

2009-06-24 09:53:22周利生
決策與信息·下旬刊 2009年11期
關鍵詞:侵權行為

周利生

摘 要 無權處分理論是民法理論的重要問題,在學理和實務上頗有爭議。在我國,無權處分是指包含處分效果的債權行為。無權處分合同的相對人善意并且支付對價,則無權處分合同是有效的,如果相對人惡意或者未支付對價,則無權處分合同是效力待定的。無權處分與不當?shù)美蚯謾嘈袨榈年P系判斷因無權處分合同是否有償而有所不同。

關鍵詞 無權處分 侵權行為 不當?shù)美?/p>

中圖分類號:DF418文獻標識碼:A

無權處分理論是民法理論上的重大爭議問題,長期以來困擾法學理論界和實務界。無權行為問題不僅涉及物權法,還涉及合同法﹑侵權法﹑無因管理﹑不當?shù)美贫鹊认嚓P理論,對民法基本理論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雖然我國《合同法》第51條雖然對無權處分進行了規(guī)定,但這并未確立學界關于無權處分的統(tǒng)一見解。學界對《合同法》第51條的解讀可謂見仁見智,各人理解差異很大,甚至截然相反。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討論的范圍只局限于我國無權處分一些相關理論,談談對無權處分的一些看法。

一、無權處分含義

處分是來源于德國法上的概念,按照我國臺灣地區(qū)著名民法學者王澤鑒的看法,處分包括以下三種含義:“(1)最廣義之處分,包括事實上及法律上之處分。所謂事實上之處分,乃就原物體加以物質(zhì)的變形改造或毀損之行為而言,例如,拆屋重建﹑該平裝書為精裝書是。所謂處分行為,除負擔行為(債權行為,例如懸賞﹑廣告﹑買賣﹑保證)外,尚包括處分行為,例如,所有權之轉(zhuǎn)移﹑抵押權之設定﹑所有權之拋棄(物權行為)﹑債權讓與及債務免除(準物權行為)。(2)廣義之處分,僅指法律之處分,事實之處分不包括在內(nèi)。(3)狹義之處分,僅指處分行為。民法說稱的處分,不可一概而論,應斟酌其文義﹑法律體系及法律規(guī)范目的,審慎認定之?!?我國《合同法》第51條中的處分是何種含義,與德國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無權處分中的“處分”是否相同呢?

德國與我國臺灣地區(qū)在物權變動模式采用物權形式主義,嚴格區(qū)分債權行為(負擔行為)與物權行為(處分行為)。物權的變動除一個債權契約,尚需要一個獨立的物權行為。德國民法典明文規(guī)定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雖然沒有在法典上直接規(guī)定,但理論和實務上均承認此理論。

根據(jù)此種物權形式主義的觀點,無權處分僅發(fā)生于處分行為,并不包括負擔行為。出賣人與他人訂立出賣他人之物的契約并不受出賣人對標的物無所有權的影響,債權契約如果無其他瑕疵,是當然有效的。對標的物有處分權并不是負擔行為有效的要件,而是影響處分行為效力的因素。處分人無處分權而與他人訂立的物權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如果權利人對物權行為進行追認,則物權行為是有效的;若權利不進行追認,物權行為是無效的。如果相對人具備善意取得的要件,可以通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標的物的相關權利。

而我國民法的物權變動模式是采用債權形式主義(即區(qū)分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并不承認獨立的物權行為存在。按照區(qū)分原則,買賣合同的生效與買賣合同生效后發(fā)生效果的標的物所有權的轉(zhuǎn)移應與區(qū)分并依不同的規(guī)則:買賣合同自成立生效,標的物所有權依公示方法:動產(chǎn)依交付轉(zhuǎn)移,不動產(chǎn)依登記轉(zhuǎn)移。 我國《合同法》130條關于買賣合同的定義,對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一體把握,將處分行為納入負擔行為之中,視標的物的物所有權變動為買賣合同直接發(fā)生的效果。 由此我國合同法上的處分行為與德國和我國臺灣地區(qū)的處分行為不一樣,不是指物權行為,而是指包含處分行為效果的債權行為。

二、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

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guī)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這里的“合同”就是指無權處分合同。雖然該條款似乎對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進行的規(guī)定,但是學者對于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的討論并沒有停止,而且觀點迥異:

1、無效行為說,《合同法》第51條并非無效處分行為效力的一般規(guī)定,而是無權處分行為為無效行為的例外。此種見解在我國理論界屬于少數(shù)見解。

2、效力待定說,此說是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通說。如粱彗星教授所言,“依《合同法》第51條規(guī)定,出賣他人之物,權利人追認或處分人事后也未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反之,權利人不追認也未取得處分權的,合同無效。這里所說的無效,不是處分行為無效,而是無權處分合同的無效,即買賣合同無效?!?/p>

3、有效說。 在交易相對人是善意時,無權處分合同是有效的。該觀點相對于效力待定說更有利于保護無過失之善意第三人。

當交易相對人是惡意的,其明知或因重大過失不知處分人為處分人無處分權的情況下,以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為前提,只要雙方之間不存在合同效力的其他因素,合同完全可以成為有效合同。因此無論相對人善意﹑惡意,無權處分人與相對人的無權處分合同都是有效的。

筆者認為,未支付對價的合同是否應當認為此類無權處分合同一概有效呢?無權處分合同的善意受益人是否當然取得標的物的權利?這是值得思考的。民法學說一般認為,無償受益人與其他權利人之重大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應予適當讓步。 且我國物權法規(guī)定善意取得應以相對人支付相應對價為條件,相對人未支付相應對價,并不能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原權利人相對于無償受益人更有獲得法律保護的需要。若認為無權處分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原權利人拒絕追認或處分人事后未能取得處分權,合同是無效的,無償受益人由于其未支付對價并不能通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法律首先考慮了原權利人的利益。

根據(jù)第三種有效說的觀點,無論相對人是否善意,無權處分合同是有效的。但無權處分合同是否區(qū)分有償或無償呢?學者并未直接說明。但其在表述時多以交易行為與無權處分行為并用,似乎只考慮到有償之無權處分合同。對于無償之無權處分行為,若認為無權處分合同有效,那么善意無償受益人基于有效之處分合同取得動產(chǎn)之交付或不動產(chǎn)之登記,根據(jù)我國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當然取得處分物的所有權,這對于原權利人是不公平的,也是悖于一般人的法律情感和法律觀念。顯然,第三種有效說的觀點是應該建立在有償之無權處分和無償之無權處分的二元區(qū)分的基礎上的。

如果交易相對人是惡意的,明知或應當知道處分人為無權處分人,在權利人不追認時,無權處分人與交易人的合同完全有可能屬于《合同法》52條第2項“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屬于可撤銷的合同。

因此,筆者認為對于無權處分合同,如果相對人是善意且支付相應對價,是應該受到保護,其與無權處分行為人的無權處分合同是有效。如果相對人是惡意或者同無效,當是未支付對價的,其與無權處分行為人的無權處分合同應該是效力待定的,并沒有必然使合權利人不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未取得處分權,這無權處分合同轉(zhuǎn)化為無效的。

三、無權處分與侵權行為、不當?shù)美P系

探討無權處分與侵權行為以及不當?shù)美年P系應該建立在無權處分合同是否有償?shù)幕A上來研究。因為無償有償對于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有直接的影響。

(一)無償之無權處分。

如果無權處分合同是無償?shù)?相對人并沒有支付對價,不管相對人善意與否,無權處分人與相對人的處分合同是效力待定的。由于相對人并未支付對價,并不符合物權法上善意取得“以合理價格轉(zhuǎn)讓”的構成要件,相對人并不能根據(jù)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相應的權利。即使處分人已經(jīng)把標的物交付給相對人,標的物的相關權利仍然屬于原權利人。

那么原權利人是否能以不當?shù)美蚯謾嘈袨橐蠓颠€不當?shù)美蛞髶p害賠償呢?

1﹑若標的物已經(jīng)交付或變更登記為受贈人,權利人可以基于不當?shù)美笫苜浫朔颠€原物,若非基于受贈人的過錯致使標的物毀損滅失,不當?shù)美呀?jīng)消滅,受贈人不負賠償?shù)牧x務;權利人只能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違約或侵權的責任。若處分人沒有過錯為處分行為,則此種處分并構成無權處分,則權利人并不能以侵權要求處分人承擔責任,因為侵權人沒有過錯。只能要求權利人返還不當?shù)美?/p>

2﹑若標的物未為交付,權利人可以根據(jù)違約直接要求占有人返還標的物的占有或變更登記。權利人當然也可以追認使贈與合同有效,這是權利人自己放棄權利。

(二)有償之無權處分。

1﹑相對人為善意,而無權處分人已為交付或變更登記,發(fā)生善意取得,則相對人取得處分物的所有權,如果已向處分人支付貨款,則與原權利人無法律關系存在。因相對人基于善意取得的法律規(guī)定取得標的物所有權,獲得所有權有法律上的原因,對于原權利人并不構成不當?shù)美?亦不構成侵權;如果受讓人未為交付或變更登記,相對人并不能根據(jù)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標的物的相關權利。

2﹑相對人為惡意時,相對人不得依善意取得制度當然取得標的物所有權。原權利人如果對無權處分人的處分行為進行追認時,處分合同自始有效,無權處分人和相對人根據(jù)有效的合同交付標的物和價金,而原權利人只能根據(jù)不當?shù)美贫纫鬅o權處分人返還不當?shù)美?/p>

如果原權利人不為追認,根據(jù)合同法和物權法的規(guī)定,處分合同無效,惡意相對人不能取得處分物的所有權,原權利人仍然為物的所有權人,若處分物已為交付,可以根據(jù)物上請求權要求受讓人返還處分物, 或者要求惡意受相對和無權處分人承擔共同侵權責任。但能否要求已占有標的物的惡意相對人返還不當?shù)美?可以。原權利人可以基于不當?shù)美髳阂馐茏屓朔颠€不當?shù)美?/p>

原權利人亦可以要求處分人承擔侵權責任或承擔違約責任,但是這是否等于追認無權處分行為啊?原權利人要求處分人承擔侵權責任或違約責任后,能否基于物上請求權要求無權處分人或受讓人返還原物呢?這里發(fā)生責任競合的問題。原權利人要求承擔侵權或違約責任時,本身就包括處分物的返還,可以說物上請求權是可以被包含在侵權和違約責任的承擔當中。根據(jù)責任競合原理,當事人選擇一種責任的承擔方式,就不能基于內(nèi)容相同的請求權要求加害方承擔責任,原權利人要求處分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原則上就排斥原權利人再要求受讓人承擔責任的要求,這也是責任競合的法律后果。

(作者: 浙江震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紹興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注釋:

詳細爭論參見.王利明.民商法理論爭議問題——無權處分.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4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113.

粱彗星.無權處分與物權變動.王利明.民商法理論爭議問題——無權處分.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4.

粱彗星.無權處分與物權變動.王利明.民商法理論爭議問題——無權處分.王利明.民商法理論爭議問題——無權處分.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7.

楊立新.共同共有不動產(chǎn)交易中的善意取得.法學研究,1997(4).

粱彗星.無權處分與物權變動.王利明.民商法理論爭議問題--無權處分.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8.

該學說得到我國民法界大多數(shù)年青學者的支持。王利明.民商法理論爭議問題——無權處分.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2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98.

猜你喜歡
侵權行為
淺析我國水資源的保護
論侵權責任承擔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法制與社會(2017年5期)2017-03-14 19:27:53
對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再思考
中國市場(2016年41期)2016-11-28 06:48:18
商業(yè)秘密保護中程序問題的思考及建議
中國市場(2016年40期)2016-11-28 04:04:12
論人工智能產(chǎn)品侵權行為責任認定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34:02
微信公眾平臺作品著作權保護探究
商(2016年35期)2016-11-24 17:36:45
手機通訊行業(yè)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3:20
論侵權責任的違法性要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45:36
網(wǎng)絡交易平臺商標權間接侵權行為
微博侵權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
正宁县| 鹿邑县| 左贡县| 邮箱| 驻马店市| 根河市| 黔江区| 德惠市| 灌阳县| 肃宁县| 沙坪坝区| 林周县| 应用必备| 敦化市| 石泉县| 麻江县| 绥江县| 搜索| 吴堡县| 囊谦县| 灵武市| 宝兴县| 永靖县| 长葛市| 内黄县| 樟树市| 定襄县| 东兴市| 巴彦淖尔市| 霍城县| 龙泉市| 安新县| 毕节市| 襄垣县| 罗田县| 独山县| 沾益县| 岗巴县| 河池市| 揭东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