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宇
挽救嘉華危局成大名
常振明在金融界“救火隊長”的稱號源于他成功挽救嘉華銀行。
1999年的一天,原香港經濟導報記者在紐約嘉華銀行大堂,發(fā)現(xiàn)大堂的鏡框里面空空如也,嘉華銀行行長金德琴手書的“嘉華澤唐”不見了。他趕緊回去上網查看,就看到了金德琴被送司法處理的消息。
金德琴歷任中國銀行總行行長、中國人民銀行國外業(yè)務局局長,在他65歲的時候又被請出山,擔任香港嘉華銀行行長一職。這位將嘉華銀行從擠兌狀態(tài)拯救出來的人,利用職權為自己撈取了共計3932萬港元和159萬美元的私利,最后身陷囹圄。有報道稱,金德琴給嘉華造成了60億元的損失,使后者瀕于破產。
金德琴出事后,中信實業(yè)銀行老行長洪允成前去救火。
根據《中國企業(yè)家》雜志2004年2月刊載的報道,當時的中信嘉華不良資產率為35%,是全香港第一。按5級分類法,最少要為這些不良資產準備近10億的撥備,但當時嘉華撥備前利潤僅有6個多億,由此生出4億虧空。
直到2001年,嘉華銀行仍然在為生存而努力,洪允成在5月3日宣布退休。次日,常振明被委任為中信嘉華董事;7月6日就任總裁兼行政總裁。
常振明上任沒多久,嘉華再生事端。中信嘉華執(zhí)行副總裁張銘干涉嫌與中信嘉華銀行1600萬元詐騙案有關,被香港廉政公署調查而遭停職,9月2日,張銘千跳樓自殺,中信嘉華的聲譽再次因為罪案而被“污染”。
這并沒有影響到常振明上任以后對中信嘉華大刀闊斧的改革。同年11月,嘉華銀行斥資42億元收購了華人銀行,使中信嘉華的規(guī)模和業(yè)務大幅擴大。2002年上半年,中信嘉華凈利增長22.6%,并從此走上良性發(fā)展。常振明也由此一舉成名。
轉入建行二度“救火”
在拯救嘉華一事上,常振明本身扮演著中信大棋局一枚棋子的角色,由于在,恰當的時機被放在了恰當的位置,這個棋子盤活了整個棋局。他回憶說:“我的任務就是通過談判和各方面的協(xié)調,盡可能使損失減小。這就像下圍棋,局部已經注定要虧損時,我們要做的是盡快地埋頭做好善后工作,然后再把頭抬起來?!?/p>
2004年,建設銀行“張恩照案”爆發(fā),7月20日正陪同中信集團董事長王軍在加拿大訪問的常振明被緊急召回國。3日之后即被調任建行行長。
嘉華銀行規(guī)模小并且完全按照市場規(guī)則運行,但建行卻是一個擁有30萬名員工的國有大銀行。并且常振明是做投資銀行業(yè)務出身的,從嘉華調到建行這艘巨艦掌舵,難免讓他感覺壓力很大。
他在一次接受《華人世界》雜志采訪時透露了自己的心聲,“投資銀行一年做一兩個項目就可以了。但是商業(yè)銀行每天都有幾千萬筆交易。投資銀行一年就賺一筆錢兩三億就夠了,員工也少。建行有30萬員工,如果按一個家庭三口人來計算,相當于100萬人的生活,所以我們的責任很重。”
常振明進入建行之后,將中信的那套講究效率的商業(yè)化管理方式帶進了建行,迅速贏得了建行員工的好感。有人回憶說,此前領導主政建行的時候,各位分行長要向他們匯報工作,必須通過秘書或者行文,而常振明到了建行之后,直接給了每個人一個電子郵箱地址,說有事請直接發(fā)到我郵箱,我會天天看的,并且下級業(yè)務部門的請示匯報也是很快作出回應,給人留下“務實”的印象。
此后在建行的兩年時間里,他帶領建行完成財務重組、股份制改造及海外上市等階段性目標。到2006年3月初,建行股票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成為第二大港股,市值排在全球上市銀行的第7位。
“只能且必須把中信泰富做好”
去年10月中信旗下中信泰富購買澳元外匯衍生工具導致嚴重虧損逾100億元事件曝光,而此前一個月,中信泰富卻稱,未出現(xiàn)任何重大不利變動。香港投資人對中信泰富這種故意隱瞞真相的行為表示憤怒,中信泰富自此危機重重。到今年4月8日,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在壓力之下宣布離職。當聽到接任者為當年挽救嘉華銀行的常振明時,香港市場頓時平靜下來。
當年拯救嘉華的時候,常振明曾和香港一些經濟界人士打過一次高爾夫,在場的一些香港人覺得這個大陸來的高管外貌不威嚴,有點輕視他。如今常振明重回香港,香港人再也不敢以從前的眼光看他。當時和他打高爾夫的李永權評價這些人說,“他們忘了一句中國古諺,‘以貌取才,失之子羽?!?/p>
在香港中信泰富露面的當天,常振明就來了一招“聲東擊西”。當看見有車出來的時候,圍在香港中信大廈門口苦等常振明的記者們趕緊湊上去。不料常振明卻乘著另一輛銀色奔馳從后奔出,擺脫了他們的“圍堵”,現(xiàn)場有人評價說:“不愧是下棋出身的”。
香港名嘴劉銳紹這樣評價常振明接手中信泰富,“常振明過去在金融方面已經是身經百戰(zhàn),他控制情緒的能力很強,能夠在冷靜的情況下有很多創(chuàng)新思維,現(xiàn)在他來香港,就是把目前的爛攤子在最快的時間里面搞好,這是一個讓他表現(xiàn)的機會?!?/p>
常振明接手中信泰富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職位次日向媒體表示,他會長期留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穩(wěn)定員工的情緒?!拔抑荒芏冶仨毎阎行盘└蛔龊?。這是中信集團的要求。要知道,中信泰富及旗下企業(yè)有2.9萬名員工吶!”
人生如棋無廢子
1983年7月,曾經是職業(yè)圍棋選手的常振明進人了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中信集團前身)。進去的原因也跟圍棋有關,就是因為他為下棋而把日語學得不錯。當時中信是中國最早發(fā)行債券的公司,而最早發(fā)行債券的地點是日本。當時發(fā)行說明書只有日語,因此需要懂日語的人。
因為日語好,1984年8月~1985年4月,中信公司派常振明東渡日本去大和證券公司研修,時至今日,常振明一直對此念念不忘,“正是這一變動提供了我以后赴日研讀金融的方便?!?/p>
在榮毅仁主持中信的時代,低調的常振明更多的時候還是以他的棋藝而聞名。有一次榮毅仁的秘書悄悄告訴常振明,榮毅仁看到當時棋壇新秀常昊的名字時,問這位秘書:“小常是常昊的叔叔吧?”
到了后來王軍主持中信的時候,這位將門出身的人則喜歡使用會下棋的人來充當管理人才。他曾在給圍棋泰斗吳清源自傳《中的精神》的序中寫道:“個人多研究圍棋是有好處的,可以多些大局觀,少些沖動和戾氣”。
在中信轉型為控股公司的前夕,擔任董事長的王軍把當時在香港嘉華銀行擔任總裁的常振明叫回來擔任總經理。當著媒體的面,他夸自己的這位搭檔,“他是我們公司比較優(yōu)秀的人才,當總公司副總經理時只有38歲。”
中信集團一位接近常振明的人士如此評價常振明:“作為圍棋界數得著的職業(yè)七段高手,常振明是一個極有戰(zhàn)略的人,時刻注意調整局部與全局的關系,總是走一步就會想到以后幾十步的人?!?/p>
如今,常振明還不時上網對弈,作為工作之余的調劑。他向媒體透露:“精力充沛的時候就用段位比較高的ID上網,找比較強的對手下,很激烈也很刺激;工作累了的時候就用低段上網,殺大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