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學
今年夏天,雨過天睛,空中出現(xiàn)了美麗的彩虹,小丹坤驚喜地跳著、喊著:“快來看呀,天上有一座大橋,是五顏六色的,真好看!”“如果公園里的橋也是這樣的,該多好呀!”
孩子總是對五顏六色的色彩特別敏感,從色彩入手很能激起他們的審美情趣。因為孩子的感知和思維都比較具體。在認知過程中,他們首先抓住的是對象的外部特征,而色彩是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孩子可借助色彩確認對象,比如一棵樹,長著綠葉紅果,孩子一眼就能確認。如果用黑色線條來畫,葉子、果子混在一起,輪廓就遠不及著色的來得分明,容易分辨。
國內(nèi)外一些研究材料表明,從2歲半到8歲的兒童,對幾種基本顏色的偏好順序是:(1)紅色(2)藍色(3)黃色(4)棕色。
孩子們在選擇最喜歡的顏色時,主要是憑對顏色的直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把顏色同某種具體事物的表象聯(lián)系起來,聯(lián)想的作用會對顏色的直感產(chǎn)生影響,在顏色的選擇上就會各不相同。當然,孩子對色彩的愛好,還有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如果孩子長期處于某種特定色調薰陶下,就會對某種色彩特別敏感。因此,應該看到,他們對色彩的愛好,除有共性外,還有個性,促成這種愛好差異的原因,最大的可能還是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
為了增強孩子對色彩的感受,學會使用顏色美化畫面,我先后采用了多種方法。
1.使用多種工具與材料
● 用不同大小的彩色紙片若干,進行配色練習。如用2?3種彩紙,以間隔交替的方法,排列成有節(jié)奏的圖案紋樣。
● 在不同底色的紙上面,貼上較和諧的色紙。如紅底紙上貼小塊的黃、綠、棕、藍等色紙。這將出現(xiàn)近似抽象畫的藝術效果。
● 在圖畫紙上,用較粗的黑色筆,畫任意交叉的線條。然后在每個空間內(nèi),涂上顏色,涂色時要求做到在線條旁邊應涂淡的顏色,這樣可使整幅畫出現(xiàn)一種色彩各異、大小相間、深沉奇妙的效果。
● 按照物體的固有色,涂上相應的色彩,如紅花、綠葉、藍天、棕熊、黃鳥等。
● 押印畫。用紙團、瓶蓋子、海綿等做印章,蘸水粉色印在紙上。另外,用水粉色點在紙上的一邊,將另一邊覆蓋上去,輕輕壓一下,打開來,就能產(chǎn)生對稱形的色彩紋樣。也可用較粗的紗線放在水粉色里浸一下,取出來在紙的一邊任意擺放,然后將另一邊復蓋上去,一手輕壓紙面,一手將紗線抽出,再把紙打開來,就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色彩紋樣。
● 用蠟筆或油畫棒畫出某些形象,再用水彩或水粉色涂染某些部分,由于油水分離,畫面上會出現(xiàn)特殊的色彩效果。
● 折疊染色。將10?15厘米見方的宣紙,折疊成不同角度,分別在不同的顏色中浸一下,然后用吸水性強的紙吸去水分,打開后即出現(xiàn)窗花般的對稱形圖案紋樣。
2.觀察實際物象
大自然的景物是千姿百態(tài)、五顏六色的,為了滿足孩子對視覺審美的要求,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從生活的各個方面去發(fā)現(xiàn)色彩美,掌握色彩美構成的規(guī)律。如我在引導丹坤觀察蝴蝶標本時,啟發(fā)她說出蝴蝶翅膀有什么特點?她說:“蝴蝶翅膀的兩邊的形狀是對稱的?!痹賳柡岚蛏系纳屎突y有什么特點?她說:“黃色的翅膀上有藍色、棕色和黑色的花紋;深顏色的翅膀上有白色、黃色的花紋。有的花紋是細條的,有的花紋是圓的點點……”
為了使孩子能更多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風光,我通過自然美的刺激,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審美的情趣。我常帶孩子到公園、郊外游玩,一次在農(nóng)村看到大白鵝在池塘里悠然自得地游著,我啟發(fā)她將駱賓王《詠鵝》的詩句和所看到的情景相對照。孩子不但對詩句中的白毛、綠水、紅爪、清波有了更加真實的理解,而且加深了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熱愛。同時,在認識大自然中激發(fā)了孩子的求知欲。
最近,小丹坤根據(jù)兒歌《金色的房子》作畫時,為了表現(xiàn)“紅的墻、綠的窗、金色的房頂亮堂堂”,把房頂畫得特別大,用的黃色也特別明快,在房的周圍用大片的綠色加以渲染,在畫面的下面又畫了許多花朵,使畫面的色彩明亮、形象突出。這說明,孩子對于色彩的節(jié)奏對比有了一定的體會,能根據(jù)思路自行探索、自行創(chuàng)造。
當然,孩子在實際運用色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有時會把顏色弄得烏七八糟;有時還會把顏料打翻,有時連續(xù)畫好多次仍不見效。更有甚者,認為畫得不滿意,把紙撕掉,把畫筆扔掉。做家長的要善于引導,既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施加暴力。應把良好的愿望與科學的教育結合起來,使孩子樹立信心并敢于大膽嘗試。根據(jù)我個人的經(jīng)驗,只要能使孩子感到你是他信賴的人,真心幫助愛護他的人,孩子會為了博得你對他的稱贊而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