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正陽關蔞蒿在沿淮淠洼地農業(yè)結構調整中的利用與開發(fā)

2009-07-08 05:50:22李宏松孫懷山戚士章張建群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9年11期
關鍵詞:開發(fā)利用

李宏松 孫懷山 張 梅 戚士章 張建群

摘要根據正陽關洼地蔞蒿資源調查結果和人工栽培試驗結果,提出了正陽關野生蔞蒿在沿淮淠洼地農業(yè)結構調整中利用與開發(fā)的建議。

關鍵詞蔞蒿;農業(yè)結構調整;利用;開發(fā);沿淮淠洼地

中圖分類號S6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1-0104-02

壽縣正陽關以南的洼地是洪澇災害頻發(fā)地區(qū),其7 000 hm2耕地或非耕地上生長一種可食用的蔞蒿,目前處于隨意采挖和零星人工種植階段,未得到充分開發(fā)利用。蔞蒿適應在湖洼地沙質土壤生長,是農業(yè)生產抗災避災的一種寶貴資源,在湖洼地農業(yè)結構調整中有重要的開發(fā)利用價值。

1正陽關蔞蒿資源調查結果

1.1種類

蔞蒿按葉型可分為大葉蒿、碎葉蒿、嵌合型蒿3種;按嫩莖顏色也可分為白蔞蒿、青蔞蒿、紅蔞蒿3種。經調查按嫩莖顏色分類,“正陽關”蔞蒿品種有3個,即白蔞蒿(柳葉蒿)、青蔞蒿(碎葉蒿)、紅蔞蒿。調查中發(fā)現(xiàn),沿淮淠砂壤土(夜潮土)生長的蔞蒿纖維少,3種類型的蔞蒿均可以食用,特別是正陽關的蒿子柔嫩、味香、品質最佳,其他地方由于土壤的原因,生長的蔞蒿纖維多、老化,幾乎沒有食用價值。1998年7月,筆者帶領部分鄉(xiāng)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戶到南京市八卦州鄉(xiāng)實地考察,并帶回種苗在正陽關種植3 000m2,經核對,引進的品種與壽縣的白蔞蒿(柳葉蒿)為同一種類。

1.2分布及面積

主要分布在沿淮淠平原,包括雙橋鎮(zhèn)、澗溝鎮(zhèn)北部、正陽關鎮(zhèn)、迎河鎮(zhèn)、張李鄉(xiāng)、隱賢鎮(zhèn)西部、孟家湖林場,總面積2.57萬公頃。土壤類型屬于潮土,其中黃潮土面積1.6萬公頃,土壤呈中性偏堿反應;灰潮土面積0.97萬公頃,土壤呈中性偏酸反應。

1.3植物學特征

蔞蒿根系發(fā)達,有地下根莖,棕色而粗壯,新鮮時柔嫩多汁,既是繁殖器官又是養(yǎng)分貯藏器官。根莖上有節(jié),節(jié)上有芽,并能萌發(fā)不定根。蔞蒿成株高80~120cm,莖直立,粗1~2cm,中下部無毛。主莖有葉32~58片,互生;頭狀花序鐘形,直立稍下傾,短梗著花25朵左右,花淡黃色;花外層雌性,內層兩性,均結實。瘦果微小,無毛,老熟后易脫落。

1.4生長發(fā)育過程

種子發(fā)芽溫度為8~25℃,春季播種,3~5d發(fā)芽,子葉小、圓形,約12d長出真葉。30d左右,株高約2cm,葉片5~6片;60~80d在莖生葉腋內長出側枝。8月上旬花蕾形成,長勢旺盛,9月中下旬開花,葉逐漸變黃,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實形成,10月下旬至11月種子成熟。早春氣溫回升到5℃以上時,在土中越冬的地下莖上的側芽開始萌發(fā),出土形成新苗,新苗的生長速度隨氣溫升高而加快,最適生長溫度為日平均12~18℃,20℃以上莖桿迅速老化。新苗出土時,新的地下莖同時發(fā)生,并發(fā)生須根,須根的生長也隨氣溫升高而加快,越冬的地下莖逐漸衰老。開花后,須根生長停止,地下莖也不再伸長,開始積累大量養(yǎng)分,形成肉質根。

2蔞蒿在沿淮淠洼地的利用價值

2.1營養(yǎng)價值

蔞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肥大的根莖(內含多量淀粉)和嫩莖葉作為蔬菜食用。原產亞洲,我國東北、華北和中南地區(qū)均有分布,喜山坡草地、路邊荒野、河流兩岸。蔞蒿根莖肥大,含有大量淀粉,也含有蛋白質、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還含有側柏透酮,嫩莖葉營養(yǎng)豐富。據分析,每100g可食部分含水分87g、蛋白質3.6g、灰分1.5g、維生素B1 0.007 5mg、胡蘿卜素1.39mg、維生素C 49mg、鈣730mg、磷102mg、鐵2.9mg、天門冬氨酸20.42mg、蘇氨酸115.15mg、谷氨酸34.3mg、脯氨酸6.82mg、丙氨酸3.96mg、異亮氨酸8.62mg、酪氨酸2.05 mg、苯丙氨酸8.72mg、賴氨酸0.97mg、組氨酸5.08mg、精氨酸9.05mg、亮氨酸5.55mg、絲氨酸38.85mg。嫩莖葉清香鮮美,脆嫩爽口,可涼拌或炒食,蔞蒿抗逆性強,很少發(fā)生病蟲害,是一種有發(fā)展前途的蔬菜。

2.2經濟價值

一是作蔬菜食用。蔞蒿嫩莖、根莖、嫩葉均可作蔬菜食用,據調查,2007年春節(jié)期間,壽縣及周邊農貿市場,嫩莖售價14~16元/kg,平均產量15t/hm2,產值高達21萬元/hm2。二是具有藥用食療價值。根莖含淀粉量甚高,可為機體提供熱量來源,也可作為神經組織結構成分和酶、激素等的組織成分。同時,也可以起保護大腦和充當肝臟貯備肝糖元解毒的作用等。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味辛甘。有利嗝、開胃、行水、解毒等功能,可治胃氣虛弱、納呆、浮腫及河豚中毒等病癥。三是可提取香料。蔞蒿含有側柏透酮芳香油,可作香料,市場上蔞蒿粉供不應求。

2.3抗災利用價值

蔞蒿喜溫暖,耐濕、耐肥,但不耐旱;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在肥沃松潤的砂壤土及黏壤土上生長良好。由于植株直立,開展度不大,適于密植,對光照要求不嚴格,但在營養(yǎng)生長期,充足的陽光有利于植株生長繁茂、葉片肥厚。正陽關以南的洼地,地勢低洼潮濕,洪災頻繁,夏秋作物常不保收,而蔞蒿適宜在潮濕環(huán)境下生長,洪水淹而不死,洪水退后,根莖仍可生長繁殖,是災區(qū)農業(yè)結構調整的首選作物。

2.4產業(yè)化開發(fā)價值

蔞蒿是一種無公害高檔野生蔬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很少有病蟲危害,生產過程中化肥投入量少,無農藥污染。蔞蒿根莖葉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鋅、硒等多種礦物元素,以其肥大的根莖和嫩莖葉作為蔬菜食用,具有清涼解毒、抑肝火、開胃和預防牙病、喉痛、便秘等功效。由于其具多種利用價值,適宜規(guī)模種植及產業(yè)化開發(fā)。

3蔞蒿在沿淮淠農業(yè)結構調整中的開發(fā)思路

3.1以孟家湖為中心,規(guī)模種植建基地

孟家湖是正陽關鎮(zhèn)淮河地段的外河灘,面積2 000hm2,過去是蘆葦、荻柴叢生,20世紀90年代初被開荒,用來種小麥、玉米和瓜類,因夏季洪汛只能種一季小麥。1998年蔞蒿試驗成功后,市場價格很高,產值高,對農民震撼很大。1999年,正陽關鎮(zhèn)紅旗村、三岔村、建設村和壽縣大店科技園周圍的農民,紛紛搶購蒿苗進行自繁,當年種植面積達70hm2,平均純收入在6萬元/hm2左右。2000年和2001年面積迅速擴大,分別達到107hm2和140hm2,如果按照“一村一品、一鄉(xiāng)一業(yè)”的模式開發(fā),沿淮淠洼地將成為一個很有特色的上萬公頃的野菜生產基地。

3.2調整種植時間,延長供應周期

經專家組論證,指導農民調整扦插期和蓋大棚時間,改僅在7月扦插為5~9月連續(xù)扦插,避免在12月中下旬集中上市,使10月至翌年4月均有蔞蒿上市。且每年秋天蔞蒿價格比冬季價格高。除6~9月外,可常年供應市場。

3.3減少化肥、農藥使用,實施無公害栽培

前2年,農民為了盲目追求產量,按照部分資料的介紹,大量使用化肥,特別是尿素的用量達600kg/hm2;在蔞蒿上市前一段時間,大量使用九二○生長調節(jié)劑和增白劑。出外考察時也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這樣一來,使野菜完全失去了野味,違背了當初開發(fā)的宗旨。專家組經過大量的培訓、指導、監(jiān)督,引導農民使用正達肉雞廠的雞糞作基肥,用量45t/hm2,尿素用量控制在150kg/hm2以內,由于蔞蒿沒有什么病蟲危害,無需使用殺蟲、殺菌劑,杜絕使用增白劑和九二○。壽縣蔞蒿正在向無公害綠色食品方向發(fā)展。

3.4成立蔞蒿協(xié)會,提高組織化程度

蔞蒿集中連片生產,達到較大規(guī)模后,僅靠壽縣、淮南市場容量是遠遠不夠的。2000年,專家組吸取了1999年大量蔞蒿壓市、價格低、經濟效益降低的經驗教訓,由縣農技推廣中心牽頭,成立了蔞蒿生產、銷售協(xié)會,發(fā)展會員1 240名,銷售網絡初步形成,產品遠銷武漢、上海等地,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正陽關鎮(zhèn)建設村的董振剛等會員專門從事銷售,每年銷售利潤達數(shù)萬元。

3.5申請原產地保護,實行標準化生產

一是應及時申請“正陽關野生蔞蒿”原產地保護,注冊“正陽關”牌商標,創(chuàng)造綠色食品品牌。二是蔞蒿產品逐步趨向包裝化、標準化,標準研究勢在必行。三是技術上尋求突破,使蔞蒿在6~8月夏季高溫季節(jié)能夠上市,即生長溫度超過23℃而不老化的技術。蔞蒿清涼爽口,如果夏季食用,其價值會更高。四是研究保鮮貯藏方法,延長保鮮期,以便出口創(chuàng)匯。五是繼續(xù)研究蔞蒿根莖制淀粉,心葉制茶工藝,蔞蒿粉提取香料工藝,加強蔞蒿的系列開發(fā)。

4復種模式的技術路線

該技術實行西(打)瓜——大棚蔞蒿連作制。

4.1西(打)瓜種植

選用早熟西(打)瓜品種,于3月20日前后用營養(yǎng)缽育苗,4月中下旬趁晴天定植,西瓜9 000株/hm2,打瓜1.5萬株/hm2,7月上中旬收獲結束。

4.2蔞蒿種植

(1)選用良種。蔞蒿品種有3個,本方案選用柳葉大青蒿,本品種萌發(fā)早,莖桿粗,產量高,清香味濃,露地栽培較其他品種早15~20d上市,產量也高30%~50%。

(2)育苗。選擇陽光充足、潮濕肥沃的砂質土壤為育苗地,施腐熟農家肥45t/hm2,過磷酸鈣375kg/hm2和尿素375kg/hm2作基肥,畦寬1.5m。蔞蒿的繁殖方法有3種,即扦插繁殖、育苗移栽和分株繁殖。本方案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操作方法簡單易學,成活率高,能夠保持母株的優(yōu)良特性,成苗快。春季4月中旬至5月剪取生長健壯植株上的枝條,去掉幼嫩和下部老化部分,剪成長10~15cm的扦條,下端剪成斜面,按3cm行距,開成10cm深的小溝,按3cm的株距放在溝的一邊培土,培土深度約10cm,扦插后澆1次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濕潤,活棵后中耕除草1次。

(3)扦插。7月中下旬西瓜收獲后及時施肥整地(參照育苗),如果國慶節(jié)上市,可在5月扦插(不種西打瓜)。扦插密度按株行距10cm×20cm。成活率95%以上。

(4)田間管理。蔞蒿活棵后,中耕除草1次,由于大店農業(yè)科技示范園及孟家湖是夜潮土,無需澆水。插播后1個月左右趁下雨追施尿素300kg/hm2,一般不需防治病蟲害。

(5)大棚覆蓋。8月底至11月中下旬均可砍去地上莖桿,具體依據上市時間而定,砍后清潔田園,淺松土,重施肥,施有機復合肥(25%)750kg/hm2,澆透水,8月底至10月底可露天生長,11月底應扣棚,可用單層膜或雙層膜,經45~50d即可上市。一般可以收獲2茬,至翌年4月結束。

(6)采收。蔞蒿嫩莖高達15~24cm即可采收。用刀平地面割下,嫩莖上除保留極少心葉外,其余葉全部摘除,分級扎捆放在陰涼處(也可小包裝),即可上市。

猜你喜歡
開發(fā)利用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利用倒推破難點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利用數(shù)的分解來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利用
高中歷史教學中對歷史圖片的開發(fā)及實際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7:37
在線投稿與編輯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
河南方言文化資源的保護及其開發(fā)利用的研究
遵義紅色旅游開發(fā)對策研究
秦皇岛市| 红安县| 舟山市| 金平| 乌拉特后旗| 梓潼县| 兰考县| 调兵山市| 翁源县| 东丰县| 双流县| 开远市| 安塞县| 将乐县| 焦作市| 十堰市| 年辖:市辖区| 肇源县| 松江区| 本溪| 二连浩特市| 泗水县| 奉贤区| 教育| 辰溪县| 梁平县| 南京市| 泸西县| 仙居县| 连州市| 霍林郭勒市| 维西| 青田县| 深泽县| 永丰县| 肃南| 万荣县| 惠东县| 巨野县| 长乐市|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