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不同的文化中,身體的清潔與骯臟都和道德的純潔與罪惡直接相關,例如“干凈”有道德上的褒義,而罪犯被說成是雙手“骯臟”。莎士比亞筆下的麥克白夫人在幫助丈夫謀害國王之后,因為深感罪惡,總在幻覺中看見自己手上有血,瘋狂地想要把它洗掉。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洗手確實能減輕人心中的負罪感。
科學家要求30名志愿者復述自己做過的一件好事,比如照顧生病的朋友;而讓另外30人復述自己做過的一件壞事,比如從商店中偷東西。隨后,他們要求志愿者做填字游戲。結(jié)果顯示,在有多種答案的情況下,剛剛講述過壞事的人明顯地更傾向于填出與清潔有關的詞,例如“清洗”和“肥皂”。
實驗還表明,講述自己所做的壞事后,志愿者在選擇研究人員贈予的小禮品時更傾向于要消毒濕巾,而講好事的人多半會選擇鉛筆等與清潔功能無關的物品。即使不涉及自己做過的事,只是抄寫過一篇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也會導致類似的現(xiàn)象:抄寫內(nèi)容不道德的文章的人更急于把手擦洗干凈。
洗手還會減弱人們幫助別人的意愿??茖W家讓志愿者講述自己做過的壞事,并給一部分人提供消毒濕巾,對另一部分人不提供。然后他們詢問志愿者,是否愿意去幫助一個絕望的學生。結(jié)果,沒有用濕巾擦過手的人大多數(shù)表示愿意,而擦過手的人愿意參與的比例明顯較低。
這些實驗結(jié)果顯示,在個人道德出現(xiàn)問題時,人們會產(chǎn)生清洗身體的強烈意愿。而清潔雙手之類的行為確實能減輕負罪感,讓人們覺得自己的道德已經(jīng)得到了凈化,無須另外行善來彌補過失。麥克白夫人的癔想并不僅僅是文學創(chuàng)作,而體現(xiàn)了莎士比亞對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