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學批評中要有一種“批評的自覺”意識,即一種既承認理論的有效性也承認理論的有限性的自覺。文學在表現(xiàn)一個可能的藝術(shù)世界,這個藝術(shù)世界最經(jīng)久不衰的批評方法是審美批評和意識形態(tài)批評。當然,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理論中,人們對審美和意識形態(tài)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但審美批評和意識形態(tài)批評不一定是必然對立的,我們也許可以在人本主義批評中找到這兩者的一個最佳結(jié)合點。
關(guān)鍵詞:批評的自覺 審美批評 意識形態(tài)批評 人本主義批評
在人文學科中,人們一直追問著一些無法得到最后答案的問題。比如,在文學研究中,有一些問題——文學是什么?批評為何?理論何為?——就沒有最終的答案。一部文學作品一經(jīng)產(chǎn)生,它在作者的意義上就成了已完成的東西,而未完成的東西就是讀者對它“意義”或“意思”的闡釋了。而闡釋沒有止境,對于文化傳統(tǒng)中有許多經(jīng)典性文本的地區(qū),就一定會有數(shù)不清的闡釋性著作,這也是我們?yōu)槭裁磿吹侥敲炊唷瓣U釋”和“闡釋的闡釋”的原因。
一
人們在對同一個問題進行言說時,這其中肯定依據(jù)著不同的理論(預設(shè)或假設(shè))。也許這也是當前學術(shù)界在研究問題時重視問題語境的原因,因為理論模式或者提問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定著理論成果或者回答方式。那什么是理論呢?喬納森·卡勒說,理論具有反射性,它是跨學科的、分析的話語,它是對常識的批評。 只就“理論是對常識的批評”這一點來說,盡管我們已經(jīng)聽到了“文學的終結(jié)或死亡”的聲音,而這恰恰說明,理論就不會終結(jié)或死亡,它沒完沒了,我們有時候甚至還抱怨當代文學研究的理論太多了。
事實確實如此,今天,面對文學作品我們已有了許多可資利用的理論話語來對之言說,比如中國古代文論話語和中國現(xiàn)代馬克思主義文論話語以及西方形形色色的文論話語,特別是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論和后現(xiàn)代主義文論話語。當然,以上這些文學理論的歸屬就像文學流派的劃分一樣,也只是一個大概的劃分,面對文學這個復雜的研究對象,任何標簽式的說明也只能是“糊在無數(shù)的裂縫上”。“標簽式的說明”——這本來就體現(xiàn)的是人的科學精神,而文學也許是最反對給它貼一個標簽的學科。當然,我們也相信有些話語總比另一些話語更有說服力,比如韋勒克和沃倫的“外部研究”和“內(nèi)部研究”的理論,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學四要素的理論,但也沒有一種或幾種理論對文學作品的解讀達到了令人信服得讓其他人無話可說的地步。
文學理論是對“何為文學”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而什么是文學呢?這又是一個仁智互見的問題。如王一川認為:“文學是顯現(xiàn)在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特里·伊格爾頓認為,文學并不存在,不僅是它賴以構(gòu)成的價值判斷可以歷史地發(fā)生變化,而且是這種價值判斷本身與社會思想意識有一種密切的關(guān)系;它們最終所指的不僅是個人的趣味,而且是某些社會集團借以對其它人運用和保持權(quán)力的假設(shè)。當然,我們還有“文學是人學”(高爾基)的經(jīng)典定義。此外,齊宏偉在《心有靈犀:歐美文學與信仰傳統(tǒng)》一書中說:“文學是心學,是靈魂之學,并非僅是社會科學。”有關(guān)文學的“定義”不管是斷言式的還是分析型的,我們似乎都感覺到一個定義能夠解釋或者解決一些問題,也許它還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如果不是(或是)犯了簡單化毛病或者陷入了籠統(tǒng)性陷阱的話,筆者以為,文學是人學也是心學。說文學是人學就是強調(diào)文學的道德、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文學本來就與它們無法避免地粘合在一起;而說文學是心學就是強調(diào)文學的語言、想象、審美等因素,而它們確實有著自己不同于政治、道德、意識形態(tài)等的內(nèi)在特質(zhì)。文學甚至人文學科并不是永恒精神的化身,在一個特定的意義上,它也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物。美國學者尤金·古哈特教授說:“不是歷史或者政治有害于藝術(shù)想象,而是歷史和政治的傾向性與貧瘠的觀念有害于藝術(shù)想象……文學體驗不是一件純粹的事情,它是一個包括政治、歷史、種族等等功利思想的混合物,但沒有必要以犧牲審美價值為代價。”但事實是,我們在西方的許多文學批評理論話語中,很難見到這樣一種辯證的品質(zhì),相反,我們總會看到傾向于審美或者傾向于意識形態(tài)的文學批評理論話語。比如,神話原型批評和敘事學研究,就有時候陷入“語言的牢籠”而把文學純化到和社會、歷史、道德、宗教、政治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地步。后現(xiàn)代主義的某些批評話語,也有時候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文學只看成是政治、種族、階級、性別的“婢女”,有時也過高地估計了文學作品對政治時局變化的影響。也有些文學研究,比如形式主義文論和結(jié)構(gòu)主義文論,有時把自己迷失在了視文學為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的霧障之中。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不能沒有理論(生活中也不缺乏理論)但生活不是理論的道理。文學也一樣,文學研究需要理論創(chuàng)新,但文學和理論有不同的所指。在韋勒克和沃倫合著的《文學理論》一書中,作者就區(qū)分過文學和理論之間的不同:“文學是創(chuàng)造性的,是一種藝術(shù);而文學研究,如果稱為科學不太確切的話,也應該說是一門知識或?qū)W問?!边@門“知識或?qū)W問”就需要理論來為其作支撐,但是,文學也不是文學理論。一部完成的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與形式是固定的,而意義是隨著闡釋的理論可改變的。所以,文學批評永遠是一種歷史性的批評,在最好的意義上,它不僅看到了作品的局限,也意識到了批評視角的局限。批評的自覺就意味著理論不僅只靠它所知道的東西言說,而它也應該肯定它所不知道的東西。再說,理論承認自己的無知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它的問題會使它獲得新知。
批評的自覺還意味著對批評的客觀性的這種認識——文學批評像文學作品一樣做不到純粹客觀,也沒有必要去追求那種虛幻的客觀。相反,正是滲透在批評中的批評家的個性風格,形成了批評的親密、魅力和力量得以存在的基礎(chǔ)。
二
文學是作者個性和人生觀的表達,是對作者所處時代和生活的一種描述和解釋,而這就是文學批評首先要回答的問題。當然,文學批評也離不開對文學的欣賞,這不僅包括對美和藝術(shù)世界的感知,也包括文學對我們的心靈和情感的特殊力量。因此,自從有了文學,文學批評也便應運而生,而審美批評和意識形態(tài)批評確實也是最經(jīng)典的批評方法,它們在文學批評史上的歷史一樣長。但是,把文學的審美和文學的意識形態(tài)看作是必然對立的一種思維模式肯定是不符合文學實際的,甚至還是有害的。審美批評和意識形態(tài)批評之間也沒有先在的“二元對立”,而文學的人本主義批評可以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那么,文學的人本主義批評是什么意思呢?筆者在這里不妨直接說出想要表達的意思:在文學是人學也是心學的名義下,人本主義批評包括審美批評和意識形態(tài)批評,它揭示作品中人的夢想與困境、歡樂與悲傷,也揭示人的社會性、歷史性和民族性等等。
人本主義批評把作品中人的生存狀況和作品的藝術(shù)質(zhì)量看作是文學批評的主要目標,它也指向人的自愛心和憐憫心,以及人的非理性和在理性之前的本能,自我就是體現(xiàn)這種屬性的最好的詞之一。人本主義批評誕生于辯證傳統(tǒng),它不會把價值放在括號里,相反,它承認一種積極的價值秩序并且充滿了道德關(guān)懷。價值也并不是一種虛幻和抑制的東西,如果沒有批評的價值動機,一切批評思想又是怎樣運行的呢?比如,對于從表面看來最沒有價值動機的西方形式主義文論和結(jié)構(gòu)主義文論而言,它很可能也是把混亂的世界賦予秩序的一次嘗試,是把世界的碎片重新連接起來的一次努力。對秩序的渴望是人性永恒的動機,就像對自由和多樣性的渴望一樣的強烈。再比如,我們的一些文學和西方的現(xiàn)代文學一樣,也揭開了現(xiàn)實的非道德化進程,它們認為現(xiàn)實正在被破壞當中,它變成了一個可怕的夢魘。如果是一個夢魘,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批評也不應該強化這種反道德傾向。
人本主義批評的本質(zhì)是平衡、辨別和開放,它可能不會給文學提供一個批評新秩序的基礎(chǔ),但是如果批評不能就一部作品的好壞做出一個有意義的積極區(qū)分的話,我想人本主義批評是一個絕對必要的東西。人本主義批評在實踐中需要批評家不僅聽到作家的心聲,而且也要聽到自己的心聲。不要把批評變成面對作品的演講。我們被給予了選擇的自由,但是如果沒有作出區(qū)分的原則和作出抵制的能力,這種自由也是虛空的。而為了填補這種虛空,人本主義批評就是必要的;如果批評變成了完全否定藝術(shù)(或?qū)徝溃┑拇嬖?,那人本主義就更加是必要的了。當然,人本主義如果曾經(jīng)或要和精英主義親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話,那也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結(jié)果,其實人本主義更多地是和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體驗相關(guān)。
總而言之,文學是人學也是心學,或許人性、人心的東西是永恒的,而價值、道德的東西是可變的,但批評的自覺還意味著文學和文學批評也許除了關(guān)心它們自己以外,還得關(guān)心藝術(shù)和人類的命運。比如,20世紀中西小說中的主人公從“英雄”走向了“非英雄”再到“反英雄”,變成了一個個狂人、陌生人、局外人甚至廢人,這就更需要人本主義批評了。人本主義批評也是反對虛無主義的批評,在我們的文化語境中,雖然我們目前還不清楚現(xiàn)代主義或后現(xiàn)代主義是不是“短暫的一個瞬間”而已,但堅持一種文學的人本主義批評,筆者不會在現(xiàn)代主義文論或后現(xiàn)代主義文論的熱情面前感到尷尬。因為,如果新的社會缺乏人性和誠信,那它的勝利也會失去,除非人本主義能夠提供抵制那種衰敗的力量。我有時問自己:在一個急遽變化的時代里,承認人的精神內(nèi)在性(不管它有多么的復雜)的文學批評是可能的嗎?批評如果變成了一切惟新的反應,在哪一種情況下,它已不再是我們所期望的那種批評呢?我也有時想:如果批評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量,它也得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局限,這正像理性能夠找到自己的力量,但它也得承讓超驗和神秘的東西(比如在經(jīng)典作品中愛情的表達)。而我總是相信,經(jīng)典藝術(shù)和批評理論之間的理想關(guān)系是一種辯證關(guān)系,在當代文學批評中,堅守這樣一種不太流行的批評思維方式也是可能的。
參考文獻:
[1][美]喬納森·卡勒.文學理論[M].李平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春青.在審美與意識形態(tài)之間[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第2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英]特里·伊格爾頓.當代西方文學理論[M].王逢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6]齊宏偉.心有靈犀:歐美文學與信仰傳統(tǒng)[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7][美]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M].劉象愚等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4.
(羅建軍 甘肅省臨洮縣第二中學 7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