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任彥
《環(huán)球時報》記者初到印度時,對印度人夏季的著裝很費解。男人穿長袖襯衣,袖口扎得很牢,著長褲,穿涼拖,腳上卻套著厚厚的襪子,更有甚者,頭上層層疊疊地纏著布,臉也裹著,全身上下只剩下兩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露在外面。女人們也不再把小肚子露在外面,用衣服嚴嚴實實裹起來。氣溫這么高,難道他們就不怕熱?
盛夏某一天,《環(huán)球時報》記者如在中國一樣身穿短褲短衫、赤腳蹬著一雙涼鞋到新德里一露天市場去購物。只轉(zhuǎn)悠了一個多小時,記者就感覺渾身像著了火一樣難受。結(jié)果胳膊被嚴重灼傷,又癢又疼,脫了一層皮,一周才好。此時,記者才切身領(lǐng)悟到印度人著裝的高明之處。此后凡有同事朋友來印,記者第一個叮囑他們的就是,切記帶長袖襯衣和長褲。
印度常年高溫,五六月最熱,最高氣溫能達到50攝氏度以上,最低也在30攝氏度。此時的印度簡直就是一個大烤箱、大火爐,酷熱難當。一種在當?shù)卣Z言中叫做“魯”的熱風從早到晚吹個不停,樹木在熱浪的侵襲下掉了很多葉子,沒有吹落的樹葉也是打著卷,變成了土灰色。熱風使爭奇斗妍的花朵紛紛落地。草坪也發(fā)黃了,干枯得快要冒火苗似的。中國的夏季是水果蔬菜上市的好時候,但在印度的夏季,田野里一片空曠,根本找不到綠油油的菜地。印度的蔬菜在中國冬季的時候才茁壯成長。不過,印度的夏季是傳染病最少發(fā)生的季節(jié),因為細菌都被熱死了,蒼蠅蚊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平時,多數(shù)印度人就吃素,盛夏季節(jié),吃素的人就更多了。人們普遍認為,在那么熱的天氣里吃肉,就更熱得難受了。苦瓜是人們在夏季最喜歡吃的綠色蔬菜,帶冰的可樂也是人們離不開的飲料。還有一些人在夏日里大大縮減飲食,把一天三餐改為一日一餐,也就是在中午喝一杯紅茶,吃幾塊餅干了事。孩子們則喜歡在水中嬉戲(圖①)。
印度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愛玩幾下板球。但在盛夏,本來熱鬧的板球場地上不見人影,只有熱浪翻騰。這時候,人們唯一的運動方式,就是靜靜地坐在家里的地板上,練練瑜伽,冥想清涼。除了不得不外出,人們都不出門。學校放假,去政府部門辦事,找不到人,工廠開工嚴重不足,因為很多人請假避暑去了。炎炎烈日下,整個印度大地都昏昏欲睡,好像進入了“夏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