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與澳大利亞高考制度比較

2009-07-29 07:11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09年17期
關鍵詞:高考制度科目澳大利亞

方 晗

導語:澳大利亞的高考制度以多元化而著稱,考試方式、考試內容、評分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源于學校的課程設置豐富多彩、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等,讓我們一起走進澳大利亞,科學地研究其高考制度的精髓,從而推進和完善我國的高考制度。

實施方式、錄取標準、成績評定方法、科目設置,兩國彰顯特色

一、實施方式之比較

中國:“統(tǒng)一考試,分省命題”

建國初,我國高等院校實行單獨招生考試制度。1950~1951年為各大區(qū)的高校聯(lián)合招生;1952年,開始實行全國“統(tǒng)一招生,統(tǒng)一考試”;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全國統(tǒng)一高考制度被廢止,推薦制度取而代之;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此后,我國不斷改革高考實施方式,以期探索一種適合本國國情的、科學合理的考選制度,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在高考實施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革。自上海實行高考自主命題試點以來,2002年北京也實行高考自主命題,到2006年,自主命題的省、市已達16個,涵蓋了6大區(qū)域,占全國考生的65%,基本形成了“統(tǒng)一考試,分省命題”的格局。

澳大利亞:綜合成績+“全澳等級考試”

近幾年,澳大利亞廢除了全國高中畢業(yè)會考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高中兩年的綜合成績加上一次地區(qū)性的“全澳等級考試”成績,打破了過去以一次會考成績作為高校新生是否被錄取的唯一標準。新的高考制度旨在克服考試所帶來的偶然性,強調考生平時學習的表現,因而也受到了學校、考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按照新的高考制度,學生每門功課的綜合成績是根據其高中兩年期末考試、課外作業(yè)、作文和演講4項成績來評定的,學校選取學生成績最好的4門課合成個人原始分,作為大學錄取的依據。

由此可見,中國高考的實施方式,開始由國家組織的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考試、統(tǒng)一批卷的一次性考試制度向由國家組織,各省自主命題的、多次、靈活的考試制度轉變。這種考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會提高普通高校自主招生的權力,有利于各省市素質教育的推行,但同時高考的權威性、安全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命題成本高、水平參差不齊也是亟需解決的難題。而澳大利亞的“全澳等級考試”則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格局。學生必須認真對待平時的每一次考試和作業(yè),打消臨時抱佛腳和碰運氣的僥幸心理。

二、錄取標準之比較

中國:分數由高向低錄取占主導地位

我國自1952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實行統(tǒng)一考試以來,高考錄取標準的改革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而且基本上沿續(xù)的是以分數高低并由高向低錄取的一貫制(“文革”招生除外),大部分考生只能通過參加全國統(tǒng)一高考才能被高校錄取,而且高校錄取新生,很少考慮其他方面。為克服此種弊端,教育部曾于1985年開始對“德智體一貫優(yōu)秀,德體較好,智力超常,學習成績優(yōu)異,有較強創(chuàng)造能力”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試行保送生制度。2003年,教育部又在22所高校進行自主招生改革,以逐步擴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權,讓高校不拘一格選拔新生。

澳大利亞:以UAI為標準

在澳大利亞,各州都有自己的高考系統(tǒng),因為是聯(lián)邦制,所以教育也是各自獨立的,但各州相互之間也有一定的錄取標準。例如,在昆士蘭的高考成績統(tǒng)稱OP,OP越低說明排名越高,OP8分說明是這個州的top8%;在維多利亞州是VCE考試,VCE95表示是Top5%;在南澳是SACE考試,類似VCE。參加當地高考的學生一般可以填寫8個志愿,優(yōu)先錄取前面3個。

澳大利亞高考當天的成績,只占總成績的50%,其余50%是高中最后一年平均學習成績。澳大利亞高考是在每年10月,不由國家統(tǒng)一命題和組織,而是由各州舉行。最后由國家對考分進行評價,得出每個考生的全國通用分數,稱作UAI,是各大學錄取的標準。

相比之下,澳大利亞高考錄取更為合理和靈活,與中國以一次考試分數高低擇優(yōu)錄取不同,澳大利亞高考本次成績只占50%,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盡管我國試行了保送生制度和實行部分高校自主招生,但考生還是要參加保送生綜合能力測試和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分數在錄取中占據很大的權重。

三、成績評定方法之比較

中國:成績評定單一,統(tǒng)考成績

幾乎是大學招生的唯一依據

當今各國大學入學考試的計分制度主要有等級制、百分制和標準分制3種。中國的高考在進行“3+1”、“3+2”及“3+X”改革之前,一直實行的是百分制的計分方法(單科滿分為100分或120分),總分為各單科成績之總和。實行“3+2”科目考試后,各單科滿分成績?yōu)?50分。部分省市逐步引入標準分計分模式后,其基本方法是按文、理分組,考生各單科的原始分數先換算成為標準分,同時計算百分位,在此基礎上,換算成總成績的標準分和百分位,成績報告中顯示了各單科和總分的標準分數和百分位,不公布各科及總分的原始分數。原始分按照正態(tài)化轉換原理,轉化為平均分為500、標準差為100的標準分,標準分數的范圍為100~900分。標準分以省(市、自治區(qū),不包括港、澳、臺地區(qū))為計算單位,可以較準確地反映本轄區(qū)內考生考試成績的相對水平,但在實際比較中沒有多大意義。

目前,中國高考不包含校內評定,盡管有的省份開始規(guī)定大學招生要參考考生的學習檔案,但與規(guī)范、系統(tǒng)的校內評定是兩碼事。所以,內地的高考成績是100%的統(tǒng)考成績。對絕大多數考生而言,除了志愿因素外,統(tǒng)考成績幾乎是大學招生的唯一依據。

澳大利亞:成績評定多元化,綜合成績與水平測試并重

澳大利亞的成績評定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根據單元作業(yè)完成情況,二是水平測試。11年級學生學習第一、二單元,只有平時作業(yè)和考查,沒有考試。完成作業(yè)好的獲“S”,否則獲“N”,并記入成績檔案。作業(yè)形式多種多樣,如制作模型、畫宣傳畫,繪圖表,寫實驗報告和論文等。12年級學生學習第三、四單元,除平時作業(yè)外,還有水平測試(CATS),是對學生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檢測和評估,一般一學年3~4次。各學校選學的課程相同、測試項目也相同,以便于統(tǒng)一評分標準。不同課程有不同測試項目。例如,理科有的科目可寫研究報告、設計圖表;文科有的科目可演奏樂曲、表演舞蹈戲劇等。在測試中,也可有1~2次考試,試卷由校外評審人評定成績,一般由2人獨立評審,最后取平均成績,然后報送地方審核中心進一步核對,以檢查其對成績評定是否合理。評分標準分5級,每1級又分2級,可以把學生成績、能力和水平十分清楚地區(qū)分開。12年級結束后,至少有1個單元獲取“S”,才可授予高中文憑。并把學生各科成績、能力和水平記入檔案。若學生想進入大學,州高中教委把檔案寄送高校招生中心,中心將成績等級(A—E)轉換成相應的入學分數,然后決定錄取與否,不再另外組織統(tǒng)一的高校入學考試??傊诎拇罄麃?,大學招收新生時主要根據學生高中兩年的綜合成績和一次統(tǒng)考成績來進行綜合評定。因此,高中生進入大學學習并非以一次考試的成績作為大學錄取的標準。

就此而言,澳大利亞的評分方式更加多元化。對高中兩年成績進行綜合評定,能使學生認真對待平時的考試和作業(yè),養(yǎng)成踏實、認真的學習習慣,注重從各個方面發(fā)展自己;實行統(tǒng)考又可側重考察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衡量一個學校教學水平的高低,把握教學質量;這種大學入學考試模式克服了全國統(tǒng)一入學考試在考試形式和成績評定方面的單一性,這有益于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中學辦學和大學選拔新生,這些都是可供我國借鑒之處。

四、科目設置之比較

中國:文理分科,偏重文化知識

高考科目設置以及所考科目的權重,一直是高考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自1952年全國實行統(tǒng)一高考以來,高考科目的設置就一直在不斷改進。1955年,原教育部將科目設置由文、理兩類分為文、理、醫(yī)學三類。1977年恢復高考后,考試科目設置只分文、理兩類。1983年試行高中畢業(yè)會考,經過10年改革和試點后,提出了“3+2”的方案。該方案在選拔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缺點是共性太強,個性不足。為此,教育部于1998年提出了“3+X”高考科目設置改革新方案。從2002年開始,我國全面實行“3+X”科目設置方案,其中“3”指語文、數學、外語并為每名考生必考科目,外語是筆試與聽力相結合;“X”是指高校根據本校的層次特點和要求,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六個科目中或綜合科目中自行確定一門或幾門考試科目,考生根據自己所報的高校志愿,參加高校(專業(yè))所確定科目的考試。

澳大利亞:科目設置廣泛,學生自由選擇

澳大利亞的高考科目設置則廣泛許多,學生可按其興趣特長自由選擇。每年各州劃定畢業(yè)考試科目的范圍之后,允許學生根據個人興趣、特長選課,每所高中都有幾十甚至上百門課程可供選擇,從最基本的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到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編程等等,這些課程都可以作為高考科目,學生們可以在考試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并且為大學專業(yè)課程的選擇及將來職業(yè)道路的選擇奠定基礎。而無論選哪幾門,分值都是平等的,比如音樂、戲劇與經濟學、高等數學就是平起平坐的。由于高考科目是任由學生發(fā)揮其興趣及長項來選,所以高考也就負擔不重了。興趣廣、學有余力的學生,選擇了與高考無關的科目還會增加被大學錄取的機會。此外,在科目程度和高考時間上,學生也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如果一個學生在11年級就選了12年級的數學和外語,并提前一年通過高考的話,那么他在12年級再選幾門功課,不僅多學到東西而且對最后的總分也更有把握。

顯然,兩國的科目設置存在著很大差異,主要表現在:一是在科目設置的范圍上,中國高考的內容只覆蓋高中所學的基本文化知識,只有“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兩大分類;而澳大利亞的科目設置更為廣泛,涵蓋幾十甚至上百種科目,學生可根據自身的特長和興趣自由選擇。二是在考試的要求方面,中國考生只有報考文科或理科兩種選擇,而澳大利亞則不同,除了和中國高考相同的英語、數學等基本課程外,更有豐富多彩的音樂、美術等科目,其選擇范圍更廣,更充分地體現考試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考生的負擔。

借鑒與啟示

通過上述四方面的比較,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高考具有考試形式靈活,注重學生的應用能力;錄取標準科學合理,更加多元化;評分方式公正,不以一考定終身;考試科目設置廣泛,學生有自主選擇權的顯著特點。這些給我國高考制度的完善提供諸多有益的啟示。

一、考試的目的應著眼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考試的終極目標不只是為了獲得學歷證書,而更多的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澳大利亞的高考制度以學生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興趣與需求,強調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給學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與澳大利亞的高考制度相比,我國的高考偏重于書本知識的甄別和選拔,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容易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現象。

二、考試內容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國學校的教學內容也是圍繞著“高考指揮棒”而開展的,由于考試內容偏向書本知識,造成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目前社會和科技發(fā)展聯(lián)系不強,使得學生不能有效地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而且,考試內容不具有選擇性,未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與需求,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考試形式應向多樣化發(fā)展

目前,我國的高考也有了多種考試形式,但主要還是以筆試為主。筆試雖然能較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單一的考試形式不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考查學生的能力。特別容易使學生形成臨時抱佛腳和碰運氣的僥幸心理,不利于形成正確的學習觀。而且固定的考試科目,單一的考試形式,易忽視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束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

四、錄取標準應更加多元化

我國的高考評價體系,除了文理科有明顯的區(qū)別以外,學校與學校之間在錄取標準上只有分數上的要求不同,對考生索質和能力的要求井不明顯。導致的結果是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千篇一律,不能充分體現學校的特色與優(yōu)勢,也很難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多規(guī)格要求。因此,我國高考的改革首先應逐步建立綜合化評價體系以取代簡單的文理分科、只看分數的做法,從根本上為推進素質教育掃清障礙。

綜上所述,設置多元的考試科目、公正的評分方式、不以一考定終身等特點,無不反映出澳大利亞的高考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以促進其未來發(fā)展的教育思想。

當前,我們正處在高速發(fā)展的多元化信息時代,生活是多元的,科學研究領域是多元的,人們的興趣愛好及對各種知識的選擇和追求也是多元的。由此可見,澳大利亞多元化高考制度的精髓將為我們提供很好的借鑒,成為我國在教育改革中很好的參考。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高考制度科目澳大利亞
2024年擬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專業(yè)選考科目要求發(fā)布
澳大利亞RaeRae五口之家
澳大利亞將嚴格限制2,4-滴的使用
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6年10期)2016-04-17
在澳大利亞騎行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漢語或成俄羅斯高考科目
唐朝科舉制度對當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高考制度改革:我們準備好了嗎?
高考制度必須實行重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