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凱
這是個有趣的實驗:當有人談起“計算機”這個詞語,第一時間浮現在頭腦中的圖景會是什么呢?如果換成“網絡”這個詞語,最先在頭腦中“看”到的圖景又會是什么呢?無論結果如何,后者的回答種類一定比前者豐富得多。筆者搜集到幾十種不同的答案,有的人“看”到一大堆亂纏的網線;有的人“看”到一臺交換機,有的人“看”到整個網吧;有的人“看”到拓撲圖(這常常是信息技術教師給出的答案)。當然,還有少數朋友“看”到的是動態(tài)的場景,如敲打鍵盤聊天或是背著儀器勘察線路等。盡管如此,仍有人堅持認為,不應該為網絡這樣一個抽象詞語構造具體的圖像。但這個實驗的目的不是為了用來描述網絡是什么,而是為了說明不能像理解計算機那樣去理解網絡。本期文章,試圖從一些獨特的角度,幫助大家詮釋網絡。值得一提的是,用以協助詮釋的正是各類網絡服務工具。
和計算機無關的Network:如果您查詢網絡在線詞典,在看Network詞條時會發(fā)現,倒數幾行處才會提到計算機。顯然,只是到近期,Network才頻繁地和計算機聯系在一起。關于Network語義的早期歷史,詞源(etymonline.com)網透露了一點小秘密,目前所記載的和Network有關的最早記錄大約出現在16世紀中期,而它很可能是某一種編織制品(Net+Work)。
Network與數學:在谷歌新聞檔案(Google News Archive Search)中搜索“Network Theory”,可找到不少精彩的歷史資料,如極其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橋問題”。18世紀中期,歐拉成功解決了這個后來歸于拓撲學的網絡問題。如今,不少教師在講授計算機網絡拓撲前,都喜歡用“哥尼斯堡七橋問題”來引入。然而,請注意拓撲學中的網絡和網絡拓撲是有關聯但卻不同的兩回事。
Network與大眾文化:廣大用戶在使用詞匯時,從不主動考慮詞典編寫者的感受。盡管在今天,人們普遍將Network作為Computer Network的簡稱。然而Network在另一個時代,則代表著另一個事物、另一種文化。那究竟是什么?如果沒有頭緒,請試試在豆瓣網或者射手網里搜索Network。
計算機網絡的模糊歷史:在一些知名視頻網站搜尋“History of the Internet”,可以找到一段點擊率很高的關于Internet歷史的動畫片,它將人們的視線拉回到1957年的遠程終端系統(tǒng)。而著名的《Internet的50年口述歷史》一文則把Internet的誕生定格在1969年。此后,又有不少行業(yè)標準將Internet與TCP/IP捆綁在一起,而TCPAP的出現及成熟,大約在20世紀70-80年代?;诖?,請不要再試圖理清這段模糊的歷史,也不要給歷史中的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這個詞語設立明確的分界。因為這些本來就是復雜且模糊的,不妨先仔細欣賞動畫并猜解、分析其中的含義,然后以崇敬之心閱讀口述歷史中的“名人名言”,最后稍微了解一下當前的行業(y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