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常常會貼上手抱鯉魚的童子畫像或是剪紙的裝飾,寓意年年有余。在古今中外的美術作品中?!棒~”的形象都有其十分豐富的象征含義。在中國,由于魚與“裕”諧音,它自古即為財富和豐裕的象征,同時也代表婚姻和多子多孫。一幅童子和魚的畫暗含著多生貴子的希望;而中國文神魁星,其形象也是站在一條魚上;一對魚象征富有成果的交合,并被用來驅邪,它們是佛祖腳上的“吉兆”之一,同時也是八種幸運標志之一。唐宋時,顯貴達官身皆佩以金制作的信符稱“魚符”,以明貴賤之分。
日本江戶時代,中國“鯉魚跳龍門”傳入日本,傳說鯉魚每年三四月份都要聚集在黃河的龍門處如果能逆流而上,越過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頭地成為龍,所以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好運的象征,為了祈禱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日本人在他們的男孩節(jié)那天,會在房子的室外立起鯉魚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另外,日本神道中七喜神之一的惠比壽或者懷抱一條大魚或用漁竿釣著一條魚。
與中國的文化有些許相似,在西方各國,魚也是“富饒”和“多產(chǎn)”的象征。在古代,魚的形象總會與圖騰崇拜物相聯(lián)系。下埃及的魚神赫特希特的王冠上裝飾著一條魚;蘇美爾人的凈水之神伊亞或是呈魚狀,或是呈羊身魚尾狀(山羊座的起源):伊亞的祭司們在新亞述帝國時代打扮成魚的模樣,印度三大神之一的毗濕奴在其第一化身中被描繪成魚形,或者長著一條魚尾,這與希臘、羅馬的水神們很相似。而海里的神仙,尤其是特里同和涅瑞伊得斯,經(jīng)常帶有魚的尾巴,或也有鰭。
在基督教藝術中,早期即以魚作為洗禮的象征,采用這一意義首見于2世紀的特圖里安(公元160-230)的作品。信徒們被叫做“小魚”,而按拉丁文“洗禮盆”其宇意即為“魚池”。還有一種看法,即希臘文的“耶穌,基督,上帝之子,救世主”的每個詞的頭一個字母合起來,即為希臘文的“魚”字。在羅馬的墓碑和石棺的燈盞和封印的圖案上,還發(fā)現(xiàn)了用魚的形象代表基督本人。象征著“基督復活”的魚(這與《圣經(jīng)》中約拿的故事有關,見《約拿書》)出現(xiàn)于3世紀的喪葬藝術品中。魚同時也象征著受難的圣徒,如帕多瓦的安東尼、圣徒彼得、芝諾以及其他。三條魚則象征三位一體——這種象征性意義的魚常會出現(xiàn)在基督教藝術的工藝品和寓意畫中。由于《圣經(jīng)》中還記載著“耶穌用魚和面包喂飽五千人”、“耶穌讓門徒得人如得魚”及“彼得從魚的嘴里得銀幣”等故事(見《新約全書》),因而在描述性的藝術作品里,魚的形象常會出現(xiàn)在此類題材的作品中,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寓言畫中,花、魚與星被用來裝飾哲學家的長袍,以表明其身份。在西方寓意性的藝術作品中;在天使們旁嬉游的魚,代表四大元素中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