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海
記者:聽說您提議每個公民要征收二十元呼吸費,在民眾中引發(fā)強烈反響……
“專家”:確有此事。
記者:收此費搞一刀切,每人不管大人小孩,不管肺活量大小,統(tǒng)統(tǒng)收取一定的數額,難以體現公平的原則……
“專家”:首先感謝你沒有對我提出收取呼吸費的方案提出反對意見。每人收取二十元,只是暫定的理論值,具體收取多少,以后還可以改動。如果付諸實施,還要制定呼吸費的收費辦法或條例,可以按人的肺活量大小決定收取標準。如果你的肺活量在一千毫升,可以收十元,每增加一千毫升增加十元。比如美國的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肺活量是一萬五千毫升,就要繳納一百五十元的呼吸費。當然了這只是比較,我們的法規(guī)不可能在美國實施。但是中國運動員姚明、劉翔等人的肺活量應該在七千毫升左右,就應收七十元左右的呼吸費。
記者:姚明、劉翔等人的收入高,收他們七十元左右呼吸費也不多,他們拿得起。但那些出苦力的農民工,像礦工、送水工、泥瓦工、搬家工、修路工等等,他們的肺活量也在四千到五千毫升之間。他們進行著繁重的體力勞動,而收入又相對低下,大都在一千元左右,但他們要繳納四十到五十元的呼吸費;而那些機關干部和一些從事腦力勞動的群體,他們的肺活量都較低,平均約在兩千毫升左右,他們的收入平均又在五千元左右,他們的收入高,而呼吸費又繳納得低。這種情況拉大了貧富之間的距離,勢必打擊一些人的勞動積極性,引發(fā)社會動蕩。
“專家”:創(chuàng)新嘛,就要有一些人做出犧牲,要顧大局。在世界金融危機的今天,收呼吸費對國家有大利而無小害;它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可以增加就業(yè),可以成立空氣控股公司,還有空氣收費公司,以及市縣的收費站所,這在全國可以解決因金融危機造成的失業(yè)人員再就業(yè)問題。從這方面來說,不但不會引起社會動蕩,而且還能促進社會和諧。
記者:呵,可負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會不會導致人人都不愿意再搞體力勞動,也不愿意再搞體育訓練。如果他們不能像劉翔、姚明等那樣出人頭地,一生就要承擔難以承受的費用。我國國民的體質現在普遍下降,發(fā)病率比三十年前高了很多。如果運動員都不搞體育訓練,民眾都不搞體育鍛煉,他們的體質還要下降,他們的肺活量都不敢超過兩千毫升,發(fā)展下去,中國人會不會再度淪為東亞病夫?即便有些肺活量大的人,也要弄虛作假,他們不敢說話,說話多了,聲音大了,表明他們的肺活量也大。這會不會形成全社會出現噤若寒蟬的局面呢?
“專家”:這不是我研究的課題。我是研究生態(tài)學的,運動學、疾病學、民生學不是我的課題。
記者:但要收呼吸費,將改變百姓的生態(tài)。他們付出繁重的勞動,收入偏低,又要繳納高額的呼吸費,將增加他們的生存壓力。
“專家”:我是研究自然生態(tài)的,不研究民眾生態(tài)。
記者:哦……我在采訪您之前,在網上查看了您的資料,您研究了幾十年的自然生態(tài),您認為目前我國的自然生態(tài)是好了呢,還是惡化了?
“專家”: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你,即便自然生態(tài)惡化了,也是實施不力造成的,與我無關;我只負責研究,具體實施還要有好多環(huán)節(jié),比如資金,比如政府的措施,比如全社會的理解和配合。
記者:那些富裕起來的人們,他們都能繳得起,問題是那些底層的百姓,在各種雜費面前,他們的壓力已經夠大了,假如他們繳不起,該怎么辦?是否應制定一些補救措施?
“專家”:這好辦,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交不起有線電視費,你不要看電視;交不起水費,你別吃水;繳不起呼吸費,你就停止呼吸……
記者(先是驚訝,后是出了一身冷汗):停止呼吸!這個詞匯在醫(yī)院經常使用,比如“經搶救無效,病人×××停止了呼吸”。如果停止呼吸在醫(yī)院以外的地方廣泛地使用,“×××因繳不起呼吸費,而停止了呼吸”,那也太讓人不寒而栗了吧……
“專家”:……
【原載2009年5月17日《邯鄲日報》本刊有刪節(jié)】
●河南省南陽袁德貴薦
題圖/科學收費/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