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洪林 曹桂艷
一、壟作甜菜栽培的優(yōu)越性
1采取秋季起壟,人工點播,延長甜菜的生育期。起壟栽種解決了因機械下地晚、氣溫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產量低的問題,且由于起壟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溫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積溫,利于積雪早融化。早春一能下地即人工進行點播,比陸地播甜菜可提早20天左右,前期積溫高,生長快,有利于甜菜早發(fā)早長,比平播甜菜的生育期延長12天。壟作栽培無論地面是否平整都可確保每穴有種子,壟溝進水避免地不平造成積水,干旱季節(jié)也可在溝中灌水浸壟,陰雨氣候,利于排水,確保全苗,為甜菜高產高糖奠定基礎。2增加了土壤厚度和肥力,透光通風效果較好,充分發(fā)揮壟作甜菜的邊際效應,促進根生長快,個體大。與平作相比,每一行壟相當于一個小邊際,充分體現(xiàn)了大田的邊際效應,增加了通風透光性,光合作用強,促其塊根膨大,提高單株產量,增產效果較明顯,有利于形成高產高糖。3增加種植密度,提高甜菜含糖率。甜菜的含糖率在一定范圍內與密度成正比,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甜菜含糖率呈上升趨勢。通過縮短行距,人工點播,提高保苗率,667平方米保苗6670~7411株,比平作667平方米保苗增加1000~1500株,增加了667平方米保苗密度,將甜菜的單株重控制在1~2千克,其含糖率最高,在地下水位高、鹽堿地、土質粘重的地區(qū),增糖效果顯著。在本地區(qū)甜菜含糖率提高2個百分點。
4合理灌溉,減少水害,降低后期褐斑病的發(fā)生。甜菜喜水,但也怕水淹,由于地不平,采取平作不易控制灌水量,水過多促葉生長,易造成水淹爛苗、腐爛死苗,降低含糖量;水過少不利肥料吸收。壟作種植后可根據甜菜不同生育期灌水,做到勤灌,少灌,有利于甜菜塊根膨大。5.機械起壟易采挖。平作時由于土質粘重,用機械起拔后人工不能直接拔出,仍要用鐵鍬才能起出,起壟后土壤厚度增加,較易采挖,便于收獲。
二、主要技術指標
1產量指標。667平方米產6000千克。2產量構成。上等肥力的地塊667平方米保苗4500~5000株,中等肥力地塊保苗5000~5500K,下等肥力的地塊保苗5500~6000株,收獲株數(shù)5000株左右,單株塊重1~1.2千克,塊根含糖率14~15%。
3品種選擇。我地選擇的甜菜品種為德國單粒、華丹2號、KWS5075。4肥水指標。全生育期施標肥150千克,有機肥2000千克以上,氮、磷、鉀比為1:0.5:0.15,全生育期澆水4次。
三、播前準備
1土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中上等肥力、灌排條件好的砂壤土和輕粘土,嚴禁重茬和迎茬,實行3~5年的輪作,前茬以麥類、豆類、油菜、瓜類為宜。2施肥。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2000~3000千克、二銨25千克、尿素10千克、鉀肥8~10千克,于冬翻犁地前一次性施人。
3整地。早春土地解凍時,機力耙、耱、鎮(zhèn)壓,達到“六字”標準。
4起壟。壟溝距90厘米,溝高30厘米,壟面寬50厘米,做到壟面上細、碎、無坷垃,冬前起壟。
5種子處理。采用種子包衣技術,預防短期苗期蟲害及病害。
6適期早播。早春氣溫回升快,風多,土壤蒸發(fā)量大,不易抓全苗。采用壟作栽培克服了抓全苗難這一關鍵。當5厘米土溫達到8℃播種,一般在4月10-25日,667平方米播種量500克,播深3厘米,株距16-18厘米。
四、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①土壤處理因地下水位高,雜草大,于播后苗前667平方米用72%都爾150毫升地面噴霧。②查苗補種株間距大于50厘米處予以補種。③及時定苗兩對真葉時及時定苗,去小留大,去弱留壯,去病留健,杜絕雙株,去苗時帶根。④中耕、松土、除草苗期中耕3次,人工除草1~2遍。⑤葉面追肥定苗后至封壟前;葉面追肥兩次,667平方米用硫酸鋅和硫酸二氫鉀各200克。⑥蟲害防治用敵殺死、速滅殺丁等農藥防治甜菜象甲、跳甲和甘藍夜蛾。
2葉叢繁茂期管理(6~7月上旬)。(1)追肥封壟前667平方米施尿素25千克、二銨15千克。②澆水第1水于6月上旬灌溉,第2水與第1水間隔15-20天。采用壟作栽培可解決田問澆水時由于土地不平整而造成爛根的現(xiàn)象。③化控于6月上中旬葉面噴施矮壯素,防止甜菜葉片徒長。④病蟲害防治667平方米可用50%多菌靈100克和20%粉銹寧70克,防止白粉病和褐斑病發(fā)生,用敵殺死20毫升防治甘藍葉蛾的發(fā)生。
3塊根糖分增長期管理(7—9月)。①葉面追肥667平方米施磷酸二氫鉀200克,加硼砂100克,有利于塊根膨大和糖分積累。②灌水灌第3水,嚴防高溫灌水。③防病害防治褐斑病、白粉病、根腐病。④保葉嚴禁采葉,防止牲畜啃踏。
五、適時收獲
10月上旬收獲,要求做到“四凈”,挖凈、削凈、拾凈、運凈;“四隨”:隨起拔、隨切削、隨堆積、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