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學競賽IMC(InternationalMathematicsContests)
該競賽始于2005年,是由世界各地致力于普及青少年數學教育的機構、團體和個人組成的合作性組織IMC國際數學競賽,迄今為止已經在新加坡舉辦了四屆,已有來自新加坡、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中國等國家的經過選拔的數千名學生參加了競賽活動。各國按年級競賽成績分別評獎,參賽學生根據競賽排名分獲金、銀、銅獎。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InternationalMathematicalOlympiad)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國際中學生數學大賽,在世界上影響非常大。這一競賽1959年由東歐國家發(fā)起,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由參賽國輪流主辦,參賽選手必須是不超過20歲的中學生,每支代表隊有學生6人,另派2名數學家為領隊。試題由各參賽國提供,然后由東道國精選后提交給主試委員會表決,產生6道試題。試題確定之后,被翻譯成英、法、德、俄文等語言,由領隊譯成本國文字。考試分兩天進行,每天連續(xù)進行四個半小時,考3道題目。每道題7分,滿分為42分。同一代表隊的6名選手被分配到6個不同的考場,獨立答題。答卷由本國領隊評判,然后與組織者指定的協調員協商,如有分歧,再請主試委員會仲裁。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CUMCM(ChinaUndergraduateMathematicalContestinModeling)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全國高校中規(guī)模最大的課外科技活動之一。本競賽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個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舉行,競賽面向全國大專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MO(ChineseMathematicalOlympiad)
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前身是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它是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較高層次的數學競賽。1985年,由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大學倡議,并由中國數學會決定,自1986年起每年一月份舉行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冬令營為期5天,第一天為開幕式,第二、第三天考試,第四天學術報告或參觀游覽,第五天為閉幕式,宣布考試成績和頒獎。CMO考試完全模擬IMO進行,每天3道題,限四個半小時完成。每題21分(為IMO試題的3倍),6個題滿分為126分。頂尖學生將進入國家集訓隊,準備同年7月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從1991年起,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被正式命名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