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良
夏天來了,一批大學生將告別校園,一批新生又將走進大學。大學及大學的精神,熏陶著一代又一代“幸運兒”。
近些年來,大家都在講大學改革,這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對大學精神的回歸,同樣不可忽視。曾經(jīng)有個說法,要把大學的圍墻拆掉。但我覺得物理的圍墻可以拆掉,“精神圍墻”絕對不能拆。沒有了“精神圍墻”,大學就無法滿足人們對她高尚性和純潔性的期盼,也就喪失了大學存在的價值。
大學擔負著積淀與傳承人類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任務。這個任務決定了大學是非常特殊的組織機構,和政府或企業(yè)都不一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有人提出大學校長要“經(jīng)營”大學,結果遭到普遍反對。因為強調“經(jīng)營”,就有把大學當作公司來進行商業(yè)運作之嫌。如果把大學看成公司,就會忽視了她在知識的積淀與文化的傳承方面的功能。
同時,大學也是民族性極強的教育和學術機構。國內有人認為,應該把國外一流大學當作我們的參照物。這在總體上是正確的,但絕不能簡單地把國外的一流大學當作我們辦學的模板,因為這就忽視了大學的民族性特征。比如說,如果要論科研成果、諾貝爾獎等“硬指標”的話,也許北大還算不上世界一流的大學。但如果看一所大學在她的民族文化以及在國家轉型過程中所起作用的話,那么全世界可能沒有一所大學,能像北大、復旦等國內一流大學這樣,曾起到過那么重要的作用。
大學的特殊性還在于她承擔著培養(yǎng)人才的任務。學生尤其是大學生,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大學所要做的就是把思想和文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將其轉變?yōu)檎n程,把它傳授給學生,把包括中國在內的人類所有文明、精神進行傳遞。美國教育家德懷特?艾倫就曾說過:“如果我們使學生變得聰明而未使他們具備道德性的話,那么我們就在為社會創(chuàng)造危害?!边@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傳授專業(yè)知識固然重要,但培養(yǎng)一個人的精神卻更加重要。
英國教育家阿什比曾指出:“任何大學都是遺傳環(huán)境的產物?!薄碍h(huán)境”是促進大學改變的外部力量,“遺傳”則是大學對自身道德與文化的傳承。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是“保守”的。這個“保守”有“堅守”之意,是要堅守道德、堅守學術。也正是大學的“保守性”,要求她在不脫離現(xiàn)實的同時,又與世風俗流保持一定的距離,遠離塵囂,保持一份寧靜和清醒。這些年大學有不少失范的地方,根本原因就在于喪失了寧靜與清醒,喪失了“精神圍墻”。
大學要在“堅守”和“創(chuàng)造”之間維持一種張力。一味保守而偏執(zhí)復古固然不行,但忘記傳統(tǒng)而完全流俗,也就是放棄了責任。只有把“堅守性”和“創(chuàng)造性”結合起來,方能構成“大學之魂”。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