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
小說:中長篇最能出彩
讀小說是最好的從現(xiàn)實中逃離的方法,拿起或厚或薄的一本,幾頁下去,生活的時空便與小說中的同步,然后和主人公同喜同悲,深深地投入后,還會時常感覺自己變成主人公,那種感覺就更加刻骨銘心。
不過,讀長篇小說的時候畢竟少了,那種很長時間不知肉味的快樂也因此變少,但不長的小說卻似乎精品更多。也許目前的中國作家,在不到20萬字的中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功力最深,作品的水平也最高,因此閱讀這個長度的小說,自己最有信心,結果也往往是這樣。
散文:讀它有五忌
現(xiàn)在讀散文并不是件太輕松的事,散文一熱,寫散文的人就多,而寫的人一多,水平就參差不齊了。時間本來寶貴,如果很多閑暇被劣質散文占了去,那享受就成了苦澀。也因此,我在讀散文之前,選擇時常是慎重的。那些在好幾個地方開專欄的作家,他們的散文我不讀,小女人散文不讀,過分風花雪月的不讀,急就章不讀,太前衛(wèi)的不讀……雖然如此慎重,但也時常看走眼,不過往往讀過幾段,劣質的散文也就讓你斷了往下讀的念頭。
但千萬別因為沒遇到真貨就躲開散文,在諸種文體中,散文是最容易讓人找到讀書樂趣的。無論是嚴冬還是酷暑,無論是深秋還是初春,一篇好的散文,讀過之后,都會讓窗外的平常景致變得美麗起來。
詩歌:可讀的慢慢沒了
在所有的文學作品里,詩歌是最為濃縮的,與其說它是由筆寫成的,不如說是由詩人們的血和淚濃縮而成的。也因此,讀詩便能體會到一種強烈的心靈碰撞?!氨氨墒潜氨烧叩耐ㄐ凶C,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樣的詩句早已刻進生命中,思考也因此而產生。讀詩的時候,血是熱的,也因此,詩歌多屬于青春歲月。
由于和詩歌深深地結過緣,便時常想在新詩中找到感動,但遺憾的是,可讀的詩卻慢慢沒了。于是知道,讀詩的快樂與震撼只能在回憶中尋找了。
紀實:應先天下之憂而憂
讀紀實文學讀到的總是一種內心的憂患,歌功頌德的紀實作品少有優(yōu)秀之作。近20年來,打動人心的紀實作品都擁有一種或悲壯或憂憤的內在氣質。
讀這樣的紀實作品,心情總不會很好,與其說是帶著樂趣去讀,不如說是帶著責任去讀。這樣的作品很多,讀起來也讓人感慨萬千。如果說好的散文在讀過之后讓人有種靈魂升空的愉悅感,那么好的紀實作品則會讓人在讀過之后有種雙腳再次著地的沉重感:我們畢竟不能遺忘過去,即使無法提醒別人,但通過閱讀提醒自己也是好的。
傳記:體驗不同人生
讀傳記是體驗不同人生的最好方法。可惜,讀人物傳記在我們國內并沒有成為一種閱讀的時尚,這一點和國外大不相同。楊振寧在接受采訪時就告訴我,他在閑暇時最愛讀人物傳記,而在國外圖書排行榜上,各種人物傳記也時常名列其中。
可能是由于工作的關系,時常要和不同的人生打交道,因此各種人物傳記也看了許多。看傳記不是看人的一帆風順,而恰恰是看傳記中的人物在苦難面前是如何走過的,人生最關鍵的幾步又是如何定奪的。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重來,因此關鍵處也就那么幾步??炊嗔藙e人的傳記,關鍵時自己的主意也就好拿些,會避免一些錯誤和失誤,當然這是一種實用性的做法,而更多的,在優(yōu)秀人物傳記中,我們會讀到一種人生觀,一種對生命的感悟與思考,這正是開卷有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