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崢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喜歡和書中的人物一起開心,一起憤怒,一起驚訝,一起領悟人生……(開頭點出全文主旨,借名人名言引出與書交往,總起全文。)
記得兩三歲時,我就認識了書。當時,媽媽經(jīng)常給我讀書中的故事,每一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每一個故事都是那么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幼時聽書,受到熏陶,為以后成長中的“愛讀書”埋下伏筆。)
后來上了小學,我覺得能獨立讀書會更好。于是我開始不斷地識字,并向自己能流利地閱讀這個目標前進,我要去打開知識的寶庫,登上知識的高峰。當我第一次能夠流利地閱讀完一篇完整的故事時,我欣喜若狂。(“我”年紀不大,志氣不小。通過學習,自主閱讀書籍,可見興趣確實是最好的老師。敘述中融入心理描寫,好!)
在書中,我認識了射虎英雄李廣,認識了勇敢機智的福爾摩斯,認識了鞠躬盡瘁的焦裕祿;我仿佛經(jīng)歷了關羽夜走麥城、董存瑞炸碉堡和文天祥的寧死不屈;我讀懂了書中的豪情壯志、肝膽俠義、憂國憂民、顛沛流離……讀書后,我還明白了“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明白了“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明白了時間就是生命……所以,我把我們學校的校訓——“書能讓我們一生快樂”作為我的座右銘。(本段有條理地列舉,古今中外,可見涉及面之廣,積累之豐富。)
我酷愛讀書。在每個假期里,天天都在變化之中,但是,不變的是我每天下午都會捧起一本好書坐在窗前,聚精會神地品味起來。到了傍晚,我會放下手中的書,去欣賞落日的余暉。讀了書之后,我發(fā)現(xiàn)書能給我許多啟示,能讓我明白許多道理,我就把它記下來,這也就是我的讀后感。(小作者的讀書已經(jīng)成一種習慣了,并能善讀,提升自己。小小年紀,難得呀!“變化”一詞引領全段,妙!)
我一天天在長大,也更深刻地懂得讀書對人的好處。以后的日子里,我還要與書為伴,一起走過更多的日子。(淺談收獲,同時照應開頭,一個漂亮的結尾。文章前后呼應,可見小作者構篇之用心。)
【指導老師:符碧玲】
總評
文章以名人名言開頭,引入讀書的好處。全文行文流暢,文筆優(yōu)美,通過一件件小事寫出了作者與書一起成長的快樂,對讀書的收獲又進行濃墨闡述,使文章很有深度,讀后令人深思。讀了本文,讓人仿佛看到一個熱愛讀書的陽光少年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