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五四時期的白話運動與新詩運動

2009-08-31 06:46:26
文藝爭鳴 2009年7期
關鍵詞:白話詩國語白話

許 霆

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轉型是從語言變革開始的,正是五四白話運動導致了五四新文學運動的迅速成功并使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為一種文學類型而確立下來。語言即思想、思維、文化和精神,五四白話運動中形成的國語即現(xiàn)代漢語在最深刻的意義上規(guī)定了現(xiàn)代文學的現(xiàn)代特征。中國新詩在五四白話運動中誕生,因此五四新詩運動又被稱為白話詩運動。但是需要明確,“文學的國語”和“國語的文學”是互動的,五四白話運動需要通過新的文學載體來顯示自身現(xiàn)代轉型的實績,其成果是通過新文學經典作品最終予以確立和固化的,因此新文學運動的深入又推動了五四白話運動。五四先驅者鼓動的新詩運動本身是五四白話運動的組成部分,同時又在多個層面上推動五四白話運動健康發(fā)展。

白話正宗論和白話作詩論

晚清白話運動大張“宗白話而廢文言”旗幟,但在白話和文言問題上卻抱二元態(tài)度。如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雖倡白話為本,卻仍用文言文體。其論“白話之益”,重在“智國”、“智民”,還是局限于“只要求在文言的統(tǒng)治之下,給白話一個位置”,文言是上層階級的專利,是現(xiàn)行語言的主體,白話僅是下層啟蒙的工具,試圖利用白話的通俗易懂來更好地向下層社會啟蒙,服務維新。正因為如此,盡管晚清白話運動規(guī)模巨大,但詩界革命和文界革命卻沒有成功,沒有也不可能發(fā)生新文學運動。梁啟超論詩界革命中的“新詩”要素,其中包含著“以古人之風格人之”,黃遵憲等肯定雜謠體、歌體詩以及倡導民歌體,基本共識還是這些詩歌是俗體,可以用于資產階級維新的政治宣傳。而五四白話運動則堅決地主張白話一元,白話是文學語言的正宗。正如陳獨秀在1917年給胡適信中所說:“獨至改良中國文學,當以白話為文學正宗之說,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對者有討論之余地,必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庇谑?,白話正宗的白話運動就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一翼興起,從根本上改變了白話運動的性質而具有了現(xiàn)代意義。對于這種轉變,蔡元培的概括就是:以前“作白話文的緣故,是專為通俗易解,可以普及常識,并非取文言而代之。主張以白話代文言,而高舉文學革命的旗幟,這是從《新青年》時代開始的?!敝茏魅藢Υ说恼f明是:晚清的白話是把文言翻譯成白話,五四白話則是“怎樣說便怎樣寫”;晚清白話是文言的輔助,五四白話則是對文言的取代。這種區(qū)別是正確而重要的。

白話正宗論推動了新文學運動包括新詩運動的發(fā)展,同時,新文學運動包括新詩運動力倡白話作詩寫文又保證了白話正宗論的落實,尤其是先驅者是結合著新文學的提倡來反文言、倡白話。正是基于對詩壇文白二元的不滿,胡適誓作白話詩的嘗試,力爭白話詩的正宗,這在胡適《嘗試集》自序中說得十分明白。據(jù)胡適說,“民國四年八月”,他在文論《如何可使吾國文言易于教授》中“不曾主張用白話代文言”,但已經提出“文言是半死之文字”,“活文字者,日用語言之文字,如英法文是也;如吾國之白話是也。”由“死文宇”和“活文字”引出“民國四年到五年春間”他同叔永等朋友的一場爭論。針對胡適的白話入詩主張和實踐,梅覲莊在來信中明確地說:“文章體裁不同。小說詞曲固可用白話,詩文則不可?!笔逵涝趤硇胖幸舱f:“白話自有白話用處(如小說、演講等),然不能用之于詩。如凡白話皆可為詩,則吾國之京調、高腔,何一非詩?”梅覲莊和叔永的話都沒有全部否定白話,只是認為白話僅能用于小說、詞曲、演講之類的寫作,是一種俗體文字,而詩文歷來是中國士大夫的文體,則還要用文言,否則就是“眩世人之耳目”。這充分顯示了晚清白話運動的特點,即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文白二元論,文言和白話呈現(xiàn)著兩種價值趨向,兩種文體等級。面對于此胡適清醒地認識到:“白話文學在小說詞曲言說的幾方面,已得梅任兩君的承認了。覲莊不承認白話可作詩與文,叔永不承認白話可用來作詩?!F(xiàn)在我們的爭點,只在‘白話是否可以作詩?!庇纱撕m作了針鋒相對的回答:“白話之能不能作詩,此一問題全待吾輩解決。解決之法,不在乞憐古人,謂古之所無,今必不可有,而在吾輩實地試驗?!辈⒆允鰤粝胫械奈膶W革命,其中兩條是:“文學革命的手段:要令國中之陶謝李杜敢用白話京調高腔作詩,要令國中之陶謝李杜皆能用白話京調高腔作詩?!薄拔膶W革命的目的:要令白話京調高腔之中產出幾許陶謝李杜?!边@是打破文白二元論的革命態(tài)度,也是提倡白話詩開啟白話詩運動的宣言,在這同時,胡適明確他表示:“吾志已決,吾自此以后,不更作文言詩詞”,從而開始嘗試白話新詩。胡適試驗的目標指向是白話新詩占據(jù)詩壇,白話成為整個文學語言,即“白話文學的作戰(zhàn),十仗之中,已勝七八仗?,F(xiàn)在只剩一座詩的堡壘,還須全力去搶奪。待到白話征服這個詩國時,白話文學的勝利就可說是十足了,所以我當時打定注意,要作先鋒去打這座未投降的堡壘:就是要用全力去試作白話詩?!焙m等人嘗試白話詩,推動了中國新詩的誕生。1917年初,胡適在《新青年》發(fā)表白話詩八首,隨后白話詩大量出現(xiàn),章士釗說適之之學者“以為今人之言,有其獨立自存之領域,而其所謂領域,又以適之為大帝”,譏刺的語言透露出胡適嘗試白話詩的影響。

在新文學發(fā)生期,足以引起反對派張目和口實的要以白話詩為最,白話文運動和新文學運動能夠取得成功同白話詩能夠占領詩壇關系重大。俞平伯在《社會上對于新詩的各種心理觀》(1919)中分析了當時反對白話詩的對象,大致一類是一班“遺少”和“國粹派”,一類是有外國文學知識背景的“中外合璧的古董家”,一類“不攻擊新詩,是攻擊做新詩的人”。這就充分說明,白話詩有了嘗試以后,其成立還有個艱苦的過程,其間需要解決的課題是白話詩合法性的社會認同和形象性的自我塑造。胡適等創(chuàng)作了最早的白話詩,但白話詩合法性的確立和形象性的塑造卻有待更多詩人共同努力。尤其是在隨后的白話詩形象的塑造過程中,除了新與舊的歷史沖動價值標準外,還有詩與非詩的價值標準,正是兩種價值標準的雙重變奏,白話詩終于在詩壇替代文言詩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面對時代課題,新詩運動倡導者付出了艱苦努力。一是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白話新詩,正如胡適所說“白話詩的實驗室里的實驗家漸漸多起來了”,使白話詩真正出現(xiàn)了堪與舊詩抗衡且在抗衡中愈顯茁壯成長的局面,迎來白話新詩創(chuàng)作的繁榮;二是新文化運動的報刊雜志,爭先恐后地發(fā)表新詩,同舊詩爭奪勢力范圍和發(fā)生空間,形成自足的傳播空間,“報紙上所載,自北京到廣州,自上海到成都,多有新詩出現(xiàn)”,連《禮拜六》也登過新體詩,從而打破舊詩統(tǒng)治地盤;三是繼續(xù)鼓吹白話詩理論,如《嘗試集》出版時胡適和錢玄同分別寫了序言,揭示白話文學整體背景,揭示其發(fā)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辯護白話詩的歷史合法性,反擊反對白話詩的言論,如劉半農的《詩與小說精神上之革新》、俞平伯的《白話詩的三大條件》、胡適的《談新詩》等闡明白話詩體的基本特征,

宗白華、田漢、康白情等給新詩命名,都在完成白話詩形象的自我想象;四是反思白話詩創(chuàng)作,在確立白話詩合法性過程中謀求其自身的進步,如俞平伯就明確地說:“要新詩有兼顧的基礎,先要謀他的發(fā)展:要在社會上發(fā)展,先要使新詩的主義和藝術都有長足的進步,然后才能夠替代古詩占據(jù)文學上的重要地位。”在反思中推動白話詩的不斷進化。通過種種努力,白話詩運動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成績最為顯著的方面,成為新文學運動的標志性符號,顯示了白話成為新文學語言正宗地位的重要實績。五四時期,文白爭論最終以白話取得勝利而告終,白話不僅成為詩文也成為全民交際語言,其中新詩運動功不可沒。

語言本體論與詩體解放論

晚清白話運動的語言觀,大致可以用工具論來概括??涤袨樵凇洞笸瑫分姓f到語言文字與人的關系:“語言文字,出于人為耳,無體不可,但取簡易,便于交通足矣,非如數(shù)學、律學、哲學之有一定而人所必須也,故以刪汰其繁而劣者,同定于一為要義?!彼^“出于人為”,似乎肯定了“語言文字”與“人”的同一關系,但事實上康有為的“人為”強調的是語言文字的性質是單方面由人所決定的,是處于被動和從屬的那種被人決定并被人利用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上,語言文字已經淪為單純的工具。吳稚暉在與章太炎論難的《書(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后》中,把這語言觀說得更明白,即“語言文字之為用,無他,供人與人相互者也?!边@種工具論,成為從晚清到五四白話運動的思想指導。語言工具論,在晚清是把白話視為思想啟蒙、宣傳革命、開通民智的工具。晚清白話運動在為白話爭地位,但那是出于資產階級維新需要而推行的文化普及運動,主要是解決文言在表達和理解上的障礙問題,其實就是使文言通俗化的問題。在晚清,梁啟超把小說推向了文學正宗,其理由極為簡單,即“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說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說始?!蔽逅陌自掃\動從理論常常也認為語言是傳達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但是在實踐中卻接觸到本體論的現(xiàn)代語言學本質。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胡適在倡導文學革命時說:“歷史上的‘文學革命全是文學工具的革命?!薄叭魶]有各國的活語言作工具,若近代歐洲文人都還須用那已死的拉丁文作工具,歐洲近代文學的勃興是可能的嗎?”這里似乎仍在強調語言工具論,但其要質是表達革命思想,五四白話與晚清白話只是在語言作為在工具層面上相同,而在語言作為思想的層面上則根本不同。五四白話運動是新文化運動,而不是文化大眾化運動。五四也開啟民智,但不是把傳統(tǒng)的用文言表達的封建思想翻譯成白話,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用白話表達新的思想,新思想是五四白話更為重要的本質。傅斯年一方面說語言是工具,另一方面又認識到語言本體陛:“我們在這里制造白話文,同時負了長進國語的責任,更負了借思想的語言,借語言改造思想責任?!边@里明確了五四白話運動的思想革命性質。第二,晚清人士認為語言是工具,白話和文言各有所用,都可以用來表達現(xiàn)代思想;而五四人士則認為不能再用已死的文言作工具,而要用“活語言作新的工具”。周作人用實例說明五四提倡白話的動機,再也不是“為一般沒有識字的平民和工人才寫白話”,而是“由于西洋思想的輸入,人們對于政治,經濟,道德等的觀念,和對于人生,社會的見解,都和從前不同了。應用這新的觀點去觀察一切,遂對一切問題又都有了新的意見要說要寫。然而舊的皮囊盛不下新的東西,新的思想必須用新的文體以傳達出來,因而便非用白話不可了。”這里體現(xiàn)了新的語言本質觀,語言變化的本質是思想變化。第三,五四人士認識到舊思想和文言文之間的聯(lián)系,錢玄同說,中國文字“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為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記號。此種文字,斷斷不能適用于二十世紀之新時代”。五四人士已經認識到新思想和白話之間的關系。胡適說,時代變化太快,新事物太多,新知識太復雜,新思想大廣博,文言無法應付這個時代,“有了新工具,我們方才談得到新思想和新精神等等其他方面?!币陨辖Y合五四時代課題揭示了白話運動與新文化運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晚清白話運動,因為沒有認識到語言在深層上與思想或維新之間的關系,因而不是思想運動,而是單純的語言工具運動,是宣傳和普及運動,所以沒有導致文化變革和文學的現(xiàn)代轉型。五四白話運動由于揭示了語言與思想之間的聯(lián)系,揭示了現(xiàn)代思想與現(xiàn)代白話之間的聯(lián)系,揭示了白話運動與文學運動之間的關系,因而實現(xiàn)了白話運動從宣傳工具到語言本體的根本轉變。五四白話運動和思想運動在新文化運動中是有機結合著的。它改變了五四白話運動的性質,也改變了五四思想革命的性質,這種結合實際上把白話運動變成了思想革命,把抽象的思想革命變成了具體的白話運動,正是這種結合中國文學發(fā)生了現(xiàn)代轉型。

五四新詩運動是在從工具到本體的語言觀轉變基礎上沿著正確軌道前行的,因而是五四白話運動的重要成果;同時也要看到,五四語言本體觀的提出、成形并成為新文學運動的思想指導始終得到新詩運動推動。早在五四前夕,胡適等人就文言與白話、舊詩與新詩、活語言與死語言、活文字與死文字等展開爭論,就是在這種爭論過程中逐步確立了新的語言本體觀。胡適等所提倡的白話即是五四期的“國語,是語言體系,廢文言不是廢文言的字和詞,是廢文言作為語言體系,不是廢文言作為工具系統(tǒng),而是廢文言作為思想系統(tǒng)。胡適的新詩革命是從形式著手的,但其指向卻是內容的,他明確地說,我們也知道單有白話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學,我們也知道新文學必須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們認定文學革命須有先后的程序。他的論斷是:“近幾十年來西洋詩界的革命,是詩的語言文字的解放。這一次中國文學的革命運動,也是先要求語言文字和文體的解放。新文學的語言是白話的,新文學的文體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初看起來,這都是‘文的形式一方面的問題,算不得重要。卻不知道形式和內容有密切的關系。形式上的束縛,使精神不能自由發(fā)展,使良好的內容不能充分表現(xiàn)?!边@就把語言形式與思想精神結合起來思考新詩革命問題,成為新詩運動的理論指導。胡適等所處的是一個現(xiàn)代轉型的激烈變動期,其嘗試白話寫詩,是不滿中國傳統(tǒng)詩歌,而這種不滿不僅是其語言形式,而且是其思想內質。劉半農在《詩與小說精神上之革新》中指出,由古典詩歌形成的虛假詩風,“不知不覺與虛偽道德互相推波助瀾,造出了不可收拾的虛假社會來”,成為維系封建社會制度的罪惡源藪;新詩則反其道而行之,要突出“真”字:“作詩的本意,只須將思想中最真的一點,用自然音響節(jié)奏寫將出來,便算了事,便算極好?!边@是五四新詩運動的價值追求,其提倡的白話實質上不只是語言形式,同時也是思想本體,文學的作用不只是具有詩體形式的改良意義,更具有思想內容的革新意義。這種價值追求直接呼應著五四白話運動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語言本體論。五四白話運動之所以能夠超越語言工具論束縛,其實是同新詩運動中這種自

覺的推翻舊詩提倡新詩的價值追求相關的,其根本價值是自覺地把語言與思想結合起來,因而本身就超越了晚清詩界革命而具有現(xiàn)代意義。

五四新詩運動不僅提出了現(xiàn)代價值追求,還提出了達到這種追求的途徑,這就是“詩體解放論”。胡適對詩體解放論的解釋是:“若要做真正的白話詩,若要充分采用白話的字,白話的文法,和白話的自然音節(jié),非做長短不一的白話詩不可。這種主張,可叫做‘詩體大解放。詩體的大解放就是把從前一切束縛自由的枷鎖鐐銬,一切打破:有什么話,說什么話:話怎么說,就怎么說。這樣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話詩,方才可以表現(xiàn)白話的文學的可能性?!边@里說的是如何作白話詩的方法,就是要寫出真正的白話詩,就要打破舊詩形式的束縛,因為舊詩形式不合語言自然,不能不有截長補短的毛病,不能不時時犧牲白話的字和白話的文法。這種理論存在偏頗,但卻是徹底的語言本體論觀點,正是詩體大解放的實施,迎來了胡適自稱的真正白話新詩的誕生。由此出發(fā),胡適形成了“新文學之要點”,約有八事,較好地將詩歌形式革新和精神革新有機結合,后來他又把八事歸結為四條:“一、要有話說,方才說話;二、有什么話,說什么話;話怎么說,就怎么說;三、要說我自己的話,別說別人的話;四,是什么時代的人,說什么時代的話?!卑堰@四條同五四期胡適等推動的新文化運動聯(lián)系起來,可以認為,新詩革命主張實際上已經超越了語言工具論,把詩的語言革命與詩的思想革命統(tǒng)一了起來。這種主張同晚清詩界革命倡言俗體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五四白話詩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組成部分,五四詩歌的白話與傳統(tǒng)詩歌的文言的矛盾是新與舊的矛盾,而不是懂與不懂的矛盾。如沈尹默的《月夜》如下:“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我和一棵頂高的樹并排著,腳沒有靠著?!边@首詩使用了白話,使用了四個“著”字結句,讀來有著驚世駭俗之感。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白話同詩的思想有機統(tǒng)一,詩暗示了五四時期流行于青年人中的一種不畏強暴而追求人格獨立的情懷。這是一個普遍性的時代主題。魯迅在小說《傷逝》中,通過為了婚姻和精神自由而反抗舊禮教束縛的子君說的一句名言:“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一用邏輯性語言表達的思想,沈尹默用白話詩的語言,給予更富暗示力量的表達??蛋浊榉Q贊該詩‘具備新詩的美德”,體現(xiàn)了中國詩歌的現(xiàn)代轉型。梅覲莊等反對胡適把文言稱為死文字,把白話稱為活文字。周祖謨批評胡適“把白話和文言割裂成為兩種毫無關系的對立體”;其實,胡適并非沒有意識到白話與文言的連續(xù)性,他只是通過激進的語言,使白話運動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組成部分,推動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轉型。

文學的國語與國語的文學

晚清白話運動所說的“白話”,指的俚言俗語,是“口語”。因此,倡導白話的選擇是“言文一致”。黃遵憲在21歲時作《雜感》詩,表達了對“古文與今言,曠若設疆圉”現(xiàn)象的困惑,提出了“我手寫我吾口,古豈能拘牽”的主張。晚清人士把言文合一作為目標追求,包括兩個方向:一是提倡同日常口語、文學俗體相一致的白話,二是造音造字,推動國語運動。以上兩個方面運動,都對五四白話運動起著積極推動作用,但都歸于失敗。五四白話運動同晚清的國語運動和白話運動是銜接的,因此“言文合一”的目標指向也曾經激勵過五四人士。胡適在1916年同友人爭論中,曾用“歷史的文學進化觀念”論述過文學革命規(guī)律,基本主張也是言文合一;后來的錢玄同提出用世界語來代替漢字,作為國語來寫文章,后又主張漢語用羅馬字母拼寫。但同人多有異議,傾向性意見如胡適所說:“必須用白話文字來代文言,然后把白話的文字變成拼音文字”??梢?,言文一致在其時就具體表現(xiàn)為白話正宗的主張。但是,這種主張難以實踐,轉機出現(xiàn)在1918年胡適發(fā)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在這篇論文中,胡適把國語運動和白話運動綜合起來,他說:“我的‘建設新文學論的唯一宗旨只有十個大字:‘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我們所提倡的文學革命,只是要替中國創(chuàng)造一種國語的文學。有了國語的文學,方才可有文學的國語。有了文學的國語,我們的國語才可算得真正國語。國語沒有文學,便沒有生命,便沒有價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發(fā)達。這是我這一篇文字的大略。”這就在更高層次上發(fā)展了“言文一致”的思想,從而確保了五四白話運動的成功。胡適提出“先須有‘國語的文學,然后可有‘文學的國語”,體現(xiàn)著創(chuàng)造新國語和新文學的統(tǒng)一。晚清白話運動僅將白話視為啟蒙工具,并把白話等同口語,而且是簡單粗糙的工具,沒有意識到它的文學可能性,沒有把它同文學聯(lián)系起來,因此只求通俗易懂,缺乏審美品格,缺乏文學意味。胡適提出創(chuàng)造“文學的國語”,肯定白話的文學價值,提高白話自身的審美品格,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書面語言,要求將白話從“引車賣漿之徒”的手里提高到大學學術和文學的殿堂之上。胡適明確地宣布:“我們以為若要使中國有新文學,若要使中國文學能達今日的意思,能表今日的情感,能代表這個時代的文明程度和社會現(xiàn)狀,非用白話不可?!币虼?,胡適要求有志造新文學者,無論通信,做詩,譯書,做筆記,做報館文章,編寫學堂講義,都用白話來做。在這樣的意義上提倡白話,就把白話文運動同新國語運動、新文學運動、新思想運動有機結合,推動了現(xiàn)代漢語的成形,也推動了現(xiàn)代文學(新詩)的誕生。

對于“國語”,胡適認為“不是以教育部也不是以國音籌備會所規(guī)定的作標準”,而是以新文學的語言作標準,即文學的國語。新的語言體系的確定,必定是依賴于一些具有原創(chuàng)性質的元典作品,古代漢語是由四書五經這些中華元典性質的著作所確定的,作為國語的現(xiàn)代漢語也要通過自己的元典作品來確定,這就是由五四期的魯迅、胡適、郭沫若、周作人、田漢等人的現(xiàn)代文學優(yōu)秀經典作品奠定的。李歐凡認為‘在五四文學中形成的‘國語是一種口語、歐化句法和古代典故的混合物。在文學的國語創(chuàng)制過程中,與“國語的文學”互動發(fā)展,取得重要實績。語言的現(xiàn)代性是構成新文學現(xiàn)代性的深層基礎,新的語言體系改變了文學的內容并從根本上改變了文學精神;在這同時,中國現(xiàn)代文學包括新詩的創(chuàng)作為國語的語言體系包括外在形式和內在精神奠定了基礎。正是在“文學的國語”和“國語的文學”的雙向運動中,胡適的《嘗試集》中一批白話詩陸續(xù)發(fā)表,到更具現(xiàn)代語言和思想色彩的《關不住了》誕生,胡適認為新詩的紀元已經成立。劉半農、沈尹默、康白情、俞平伯以及緊接著的郭沫若等人的新詩陸續(xù)發(fā)表,宣告了中國詩歌基本完成了由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型。其中胡適和郭沫若的新詩成為五四白話新詩的經典作品,為文學的國語提供了基礎。胡適和郭沫若的白話新詩打破了傳統(tǒng)詩歌的語言程式和精神品質,采用自然節(jié)奏的理論指導,同傳統(tǒng)的形式節(jié)奏形成了鮮明對比,在白話新詩和文言舊詩之間劃出了明顯界限,從而從語言形式和思想品質上開辟了中國詩歌現(xiàn)代

發(fā)展道路。如胡適的《關不住了》是一首抒情獨白詩。從句式看,運用了純熟的散文語言,體現(xiàn)了以文為詩的理論主張,突破了傳統(tǒng)的韻文詩語的束縛;從詞語看,基本用口語寫成,如“人家”、“生生的餓死”、“街心”、“有點醉了”等,都是鮮活的詞語。從節(jié)奏看,采用了自然語調節(jié)奏,體現(xiàn)了“話怎么說,就怎么說“的理論追求,整個諍隋的進展呈現(xiàn)了順流單線狀態(tài),讀來自然流暢。詩人采用白話的字、白話的文法,和白話的自然音節(jié),突破了傳統(tǒng)詩歌的文人化和貴族化的文言,在詩的散文化和白話化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詩在內容上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精神,通過描述政治倫理與自然人性的沖突,描述愛情作為人性對道德的勝利,表達了對自由的追求和渴望?!白杂伞辈皇侵袊鴤鹘y(tǒng)的基本內涵,形式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體現(xiàn)了新詩現(xiàn)代性。同樣,郭沫若在五四期的詩歌,同樣體現(xiàn)了精神和形式的新追求,聞一多就這樣指出:“若講新式,郭沫若君的詩才配稱新呢,不獨藝術上他的作品與舊詩詞相去最遠,最要緊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時代的精神——二十世紀地時代的精神。有人講文藝作品是時代底產兒?!杜瘛氛娌焕闀r代底一個肖子。”””胡適和郭沫若的新詩為五四白話文學提供了范例。

需要補充的是,最初的白話詩語遠非完善,尤其是新詩發(fā)生期核心詩學觀念是詩體大解放,包括以文為詩的散文化和沖破韻語的自由化等要旨,因此存在著大量非詩甚至反詩因素,這些因素同樣表現(xiàn)在詩語層面,“大白語”就是時人對新詩的譏諷。那時的胡適對白話的“白”有個解釋:“白”是戲臺上說白的白,是俗語土白的白,白話也就是俗語;“白”是潔白的白,明明白白,白話要明白如話;“白”是黑白的白,白話是干干凈凈,沒有堆砌浮飾的話。十分明顯,依靠這種白話來作現(xiàn)代詩語是難以爭取新詩光明前景的。因此,初期詩人開始反思新詩語言,如俞平伯就認為:“新詩尚在萌芽,不是很完美的作品”,要求人們去更好地掌握工具。俞平伯說:“新詩現(xiàn)在雖很幼稚,卻大有長成的希望;雖不很完美,卻可以努力進步使他完美;我們認定這種缺憾是一時的,是應有的,我們可以盡力去彌補他。”俞平伯深情地說:“白話詩的難處,不在白話上面,是在詩上面;我們要緊記,做白話的詩,不是專說白話。白話詩和白話的分別,骨子里是有的,表面上卻不很顯明;因為美感不是固定的,自然的音節(jié)也不是要拿機器來試驗的。白話詩是一個‘有法無法的東西,將來大家一喜歡做,數(shù)量自然增加,但是白話詩可惜掉了底下一個字。社會上本來在那邊尋事,我們再給它‘口實,前途就很難樂觀了?!庇崞讲闹鲝埓砹诵略姲l(fā)生期詩人改善詩語的自覺意識,由此我國詩人就踏上了完善詩語的詩性建設道路,大致在大眾口語、傳統(tǒng)韻語和歐化詩語三個方向努力,推動著中國新詩語言趨向完善和精美。

語言現(xiàn)代性和新詩現(xiàn)代性

綜合五四先驅的意見,文學的國語大致是一個基礎三個來源。一個基礎就是以古代白話文的語言為基礎。錢玄同在《嘗試集》序中認為中國的白話詩自從《詩經》起,直到元明的戲劇,是沒有間斷過的。但是說從前有白話文,“并不是說我們現(xiàn)在所提倡的新文學就是這從前的白話文學,更不是說我們現(xiàn)在就應該學這從前的白話文學。”理由是“某時代有某時代的文學,應該自由使用現(xiàn)代的白語”,“自由發(fā)表我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這才是現(xiàn)代的白話文學,——才是我們所要提倡的‘新文學。”傳統(tǒng)白話只是創(chuàng)造現(xiàn)代白話的語言資源。文學的國語另一來源就是文言,劉半農主張“吸收文言所具之優(yōu)點”,“側文言必歸于淘汰”。周作人在《理想的國語》中說:“我們所要的是一種國語,以白話(即口語)為基本。加入古文(詞及成語,并不是成段的文章)、方言及外來語,組織適宜,具有倫理之精密與藝術之美?!痹趧?chuàng)建國語時以古代白話為基礎吸納文言優(yōu)勢,有利于形成審美的現(xiàn)代語言。但是創(chuàng)建國語最重要的是引入西方外來語和外來話語方式,自覺地融入西方語言在思想和思維層面的東西。中國走上通向現(xiàn)代社會之路的變革是由外力推動的,由于全新的外部因素介入,中國被卷入世界發(fā)展大潮,根本打破了自身的王朝循環(huán)。中華文化(包括語言)在五四期轉折正是在破壞傳統(tǒng)文化(語言)和引人西方文化(語言)的雙重力量下完成的。用白話代替文言的正宗地位,不僅是一個語體形式的革命,而且是一個創(chuàng)新語義系統(tǒng)的過程,其目的是適應變遷了的現(xiàn)代社會以及與世界交流的需要。因此,“現(xiàn)代白話文實際上就是在傳統(tǒng)的白話文基礎上吸收了西方語言系統(tǒng)的語法、詞匯特別是思想詞匯,繼承了一定的傳統(tǒng)思想而形成的,它本質是一種新的語言系統(tǒng)”。由于中國現(xiàn)代化的“外發(fā)外生型”,“中”、“西”始終是我們鑒別現(xiàn)代性的一個重要尺度,特別是在現(xiàn)代化的早期,“西化”即現(xiàn)代化,這是不爭的事實。現(xiàn)代白話新詩同樣如此,它有著中國傳統(tǒng)的因子,但是新詩的詩質、詩語和詩體主要也是從西方過來的。五四啟蒙思想是民主和科學,在新文化和文學運動中,首先是形成新的知識系統(tǒng)(新學),其次是新的知識系統(tǒng)帶來對傳統(tǒng)價值觀的沖擊,促成新的價值系統(tǒng)建立(人的發(fā)現(xiàn)和科學的發(fā)現(xiàn)),再是新的意識形態(tài),根本標志是建立在血緣關系上的道統(tǒng)宗法體系的崩潰,在承認個體獨立價值基礎上形成現(xiàn)代民主國家,再引起審美觀念的轉變。這種種變革主要源自西方,在這變革過程中,詩語和詩體不可避免地發(fā)生著變化,而其變化也主要是接受了西方近代以來現(xiàn)代詩運動的成果。朱自清對此的概括是:新詩進步“就因為我們接受了外國的影響,‘迎頭趕上的緣故。這是歐化,但不如說是現(xiàn)代化。”白話國語和白話新詩在特定的五四時代語境中互動趨向現(xiàn)代化,鑄就了自身的現(xiàn)代品格。

五四白話即國語即現(xiàn)代漢語體系,包括語音、詞匯和語法等;五四新詩體是一種在自己的聲音中有序化的語言,在音韻、句法、詞匯、結構上都呈現(xiàn)出有序性;因此在五四時期兩者必然相互影響,呈現(xiàn)共生共存狀態(tài)。先說語音?,F(xiàn)代漢語在元明清共同語的基礎上規(guī)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而且由政府規(guī)定在全國推行。新詩初創(chuàng)用韻不統(tǒng)一,隨著國語標準音的確定,新詩逐步把音韻統(tǒng)一到普通話上來。那時的口號是“破壞舊韻重造新韻”,劉半農在《我之文學改良觀》中提出三步設想:1、作者各就土音押韻,而注明何處土音于作物之下;2、以京音為標準,由長于京語者為造一新譜,使不解京語者有所遵依。3、希望于“國語研究會”諸君,以調查所得,撰一定譜,行之于世,則盡善盡美矣。這主張得到陳獨秀、錢玄同贊同,1922年音韻學家趙元任出版《國音新詩韻》,1923年語言學家陸志韋根據(jù)王璞氏《京音字匯》,把404個韻合成23個韻。這推動了各地方言向國語靠攏,也推動了詩歌的現(xiàn)代轉型。

再說詞匯。詞匯變化最活躍,王力認為晚清到五四漢語詞匯的發(fā)展速度,超過以前三千年,而“從鴉片戰(zhàn)爭到戊戌變法(1898),新詞的產生是有限的。從戌變法到五四運動(1919),新詞的產生得比較

快。五四運動以后,一方面把已通行的新詞固定下來,另一方面還不斷地創(chuàng)造新詞,以適應不斷增長的文學需要?!毙略~增加來源包括西方的、古代的和按正常規(guī)律增生的三途,其中主要是吸收西洋的詞匯,包括音譯、意譯和盡量借用日本的譯音。歐化的新詞進入,就是西方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輸入中國,推動了現(xiàn)代漢語形成,也推動了現(xiàn)代新詩發(fā)生。五四新詩主動讓大量新名詞、新思想和新概念進入,如聞一多分析了郭沫若新詩反映了“動的世紀”(如“火車的飛跑和輪船的鼓進”)、“反抗的世紀”(如“拜倫,康沫爾底靈火”)、“科學底成分“(如“人體上的名詞如腦筋,脊椎,血液,呼吸”)、“大同色彩”(如“有黃人,有白人,還有火一樣的心腸的黑奴”)、“絕望與消極”等,結論是“不愧為時代底一個肖子”。由于大量采用新詞人詩,五四期還展開過關于“丑的文字”是否可以入詩的討論。新詞的進入,打破了傳統(tǒng)詩歌審美品質,新的文本具備了現(xiàn)代品質,同時也傳播了新的思想,推動了現(xiàn)代漢語的成形與傳播。

還說語法。在五四白話取代文言主流地位過程中,漢語語法發(fā)生變化,主要是雙音詞的發(fā)展和情貌語法規(guī)則的充實;漢語句子結構在嚴密性上起了變化,包括定語、行為名詞、范圍和程度、時間、條件和特指等方面;概括起來就是“復音詞的增加和句子的嚴密化”。這種變化是接受歐文滋養(yǎng)的結果。它對新詩的審美意義重大,復音詞的增加,有利于現(xiàn)代漢語表達復雜思想和現(xiàn)實生活,新詩以復音詞為主寫成,就能自如地表達復雜的和高深的思想,就能充分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和現(xiàn)代人生。而且,新詩以復音詞為主寫成,改變了自身的節(jié)奏特點,“首先,現(xiàn)代漢語雙音化使得新詩保持古詩的平仄格律成為不可能。其次,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化及句法的嚴密牢固使新詩無法保持一個標準的等量建行,當然也就無法保持一種上下對稱的句式?!爆F(xiàn)代漢語句式嚴密化,就在審美上突破了文言含混模糊加上濫調套語描寫的類型思想,更適宜文學個性化描寫,其結果就使新詩在品質上區(qū)別舊詩,普克實認為,中國舊詩的基本方法是從現(xiàn)實中選取一些富有強烈情感而且往往能表現(xiàn)主要本質的現(xiàn)象——我們實際上可以把它稱之為表記或象征——用他們創(chuàng)造某種意境,而不是對某一特定的現(xiàn)象或狀態(tài)準確地描敘?,F(xiàn)代散文(還有現(xiàn)代詩歌)使用的方法,則是分析性的。五四詩人清楚地認識到現(xiàn)代漢語對于新詩語言的意義,主動提出了“以文為詩”論即詩的散文化選擇,主動提出了“自我表現(xiàn)”論即詩的自由化選擇,從而形成了以胡適為代表的說話節(jié)奏自由詩體和以郭沫若為代表的情緒節(jié)奏自由詩體。前者文本特點是:與詩的意義和文法自然區(qū)分一致的自然音節(jié),與口語說話相一致的聲調韻律,以現(xiàn)代漢語白話詞匯取代傳統(tǒng)詩句,句式章法趨向現(xiàn)代散文,散文化的語言結構造成語象世界意象稀釋化,明白清楚的美學追求形成語義表達的平實通俗。后者文本特征是:同情緒的自然消漲完全一致的內在旋律節(jié)奏,以歐化和散文化的文法和章法建行布局,抒情者的演繹說明和直接抒情成為語象和語義的基本表達方式,主觀操縱和情理結構成為語象世界和語義世界的基本特征。這使五四新詩同舊詩在思想和語言上劃清界限,也使文學的國語的創(chuàng)造推動了現(xiàn)代漢語的誕生。

猜你喜歡
白話詩國語白話
論新加坡華文詩人劉思抗戰(zhàn)時期的白話詩
新楚文化(2024年18期)2024-12-31 00:00:00
微博歷史
領導文萃(2024年9期)2024-06-06 15:54:26
《左傳》《國語》所見舊有繇辭及臨時自撰繇辭考辨
白話寄生蟲
當代水產(2021年5期)2021-07-21 07:33:10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南方周末(2021-07-15)2021-07-15 19:49:39
Kiss and Ride
《國語·周語》“奉禮義成”辨析
《國語》故訓與古文字
巧接白話詩
論“國語騎射”政策在清朝教育中的推行
府谷县| 田阳县| 晋州市| 乌审旗| 南川市| 连云港市| 苍南县| 绵阳市| 正蓝旗| 瑞昌市| 奉节县| 南和县| 公主岭市| 永兴县| 怀化市| 绵竹市| 吉隆县| 甘肃省| 泽库县| 庄浪县| 嵩明县| 香格里拉县| 乌拉特后旗| 集贤县| 仁怀市| 北辰区| 星子县| 皋兰县| 泰宁县| 尉犁县| 苍山县| 江孜县| 河间市| 广宁县| 白河县| 涞源县| 鄂尔多斯市| 盐亭县| 临桂县| 荆门市|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