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芳
2009年5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對學生黃曉軍剽竊成果的“聲討”一度占據(jù)了很多媒體的重要位置。這讓學術道德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就事論事,僅憑一面之辭,筆者難以判定孰是孰非。但從與之事隔不久的李連達事件,到今天的師徒之爭,筆者認為一個核心的問題是:誰來擔任學術“第三方”,成為準確、公正、客觀的仲裁者?
在這幾起學術事件中,舉報者都認為,之所以通過媒體發(fā)表訴求,是有關單位沒回音、無作為的“無奈之舉”?;蛘呦耜懙琅噙@樣,認為調(diào)查方即是利益方,這樣的調(diào)查結(jié)果有失公允,難以認可。然而科研單位也有科研單位的苦處:大多數(shù)的科研單位都沒有專門從事調(diào)查的機和人員。以中國工程院的科學道德委員會為例,除了作為委員的十幾位院士,并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后,也只能按慣例交由被投訴者所在單位進行調(diào)查,或者聽取投訴人和被投訴人以及涉及的某些人員和單位等各方面的意見,然后綜合各種信息作出判斷。
“以前的科技界很單純,從來沒有這么多的紛爭,有問題就向上級反映,從沒想過要設立什么調(diào)查機構(gòu)?!币晃焕峡萍脊ぷ髡咴?jīng)這樣說。的確,長期以來,科技工作者在我國已經(jīng)成為“正直、客觀、謙讓”的代名詞,侯祥麟、吳文俊、吳征鎰……大多數(shù)老科學家也確實是這樣的表率。
然而今天,成果就代表著名利,科技工作者也不是圣人,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紛爭也在所難免。而且隨著科研單位的改組改制,原來垂直的管理體制被打破,“有問題找上級”的老方法不再行得通。
在這種情況下,盡早設立超脫于各方利益的仲裁機構(gòu)或調(diào)查機構(gòu)就成為科技界日漸興起的一種呼聲。然而知易行難,建立第三方的前景并不樂觀。首先,大部分的科技成果之爭還是在道德范疇內(nèi),學術道德“守”與“違”之間的界限并不明顯,也就難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規(guī)則規(guī)范。道德范疇里并非全部非黑即白,說到底,模糊地帶的道德防線還是要靠良心把守。其次,科學技術是個復雜的范疇,其中涉及的某些科學問題若不是專家很難判定,那么相關仲裁機構(gòu)該由什么樣的人組成?僅僅有相關知識背景是不夠的??萍贾疇幎际菍I(yè)問題,沒有相當?shù)馁Y歷和威望,仲裁結(jié)果如何服眾?然而,領域內(nèi)的專家們都在忙著科研,讓他們專職做仲裁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是對智力的極大浪費,但兼職又很難避免各種關系牽絆、做到超脫。
其實,科技界的問題并不像媒體渲染的那樣聳人聽聞,好像一夜之間,科技界變成了是非窩。中國有幾千萬科技工作者,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善良而平和,對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
也許大家都把名利看得淡一些,這樣的紛爭就會少一些。萬維網(wǎng)的發(fā)明人伯納斯·李這位本可以坐擁億萬財富的科學家把自己的發(fā)明無償貢獻給了全人類,并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默默無聞。他說:“我只不過是碰巧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做成了一項合適的技術合成?!?/p>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