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斌
我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愈來愈感覺到語文教學已索然無味,很難想象,一個老師這樣的心境,在語文課堂教學時,學生還有多大的學習興趣。
素質(zhì)教育,在理論上發(fā)展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今天,但在實際教學中,我覺得很有必要反思一下當今語文學習中的本末倒置的行為。這種行為突出地表現(xiàn)為:只重視學生應試知識、應試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全面素質(zhì)、研究能力的提高;只重視教學模式,忽視教學創(chuàng)新;只重視學生眼前的利益,忽視學生以后的發(fā)展?,F(xiàn)在學校教育大力推廣應試技能,其危害就如殺雞取卵。
本來倒置行為之一:繁瑣的閱讀指導、閱讀練習。閱讀教學,本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可教師講得太多,各種各樣的分析太多,各種各樣的閱讀題太多。這樣的閱讀,已經(jīng)使學生對所謂的閱讀產(chǎn)生了極其厭煩的情緒。閱讀題海戰(zhàn)術(shù),更使學生疲于奔命。根本談不上什么閱讀興趣。
本末倒置行為之二:以形式為中心的作文教學體系。作文教學本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展現(xiàn)真實思想內(nèi)容的主陣地,可由于我們的指導和講評,都注重于作文形式,我們給作文規(guī)定了許多所謂的“模式”。忽視作文的內(nèi)容?,F(xiàn)在有很多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作議論文時,設(shè)定了許多的“模式”。引申型的作文模式是:引—點—析—聯(lián)—結(jié);闡述型的作文模式是:是什么—為什么—結(jié)論;關(guān)系型的作文模式是:提出命題—闡釋概念—證明命題—得出結(jié)論。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由此帶來的學生作文程式化,對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恐怕不是短時間能消除的。更為可怕的是它造成了學生思維的僵化,更會誤人終身。
這兩種本末倒置的語文學習行為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該休了。
首先。要引導學生多讀。原來人教版的也好,現(xiàn)在蘇教版的也好,都有與課本相對應的課外閱讀文章。在教《鷴門宴》這篇文章時,我把高二將要學的《史記》選讀中的《高祖本紀》與《哽羽本紀》發(fā)給學生看,沒有布置任何作業(yè),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也讓學生更全面了解了兩人的性格特征,甚至還有學生要跟我單獨討論,閱讀要的就是激發(fā)情趣嘛!
學生只有經(jīng)常地、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對言語對象進行認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語感素質(zhì),使學生由初級的、淺層次的語感水平向高級的、深層次的語感水平推進。我們要做好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工作,積極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活動,使語文課外閱讀成為“真實的閱讀”,不斷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應背的背,應記的記。這樣通過閱讀,讓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提高認知思維水平。完成積淀;學生和閱讀材料之間存在著的“信息落差”,也會由于學生為了獲取未知信息,啟動自己的語言習得機制,與閱讀材料進行信息交流而消除,從而自然習得母語書面語能力。這與母語習得理論是一致的。
閱讀,真實的閱讀,它有自己的鮮明特點。我強調(diào)的是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教師不需要對閱讀材料進行內(nèi)容上、形式上的大量的講解,也不需要讓學生作各種各樣的閱讀檢測題。閱讀教學有一個很值得我們深思的現(xiàn)象,老師們認為對閱讀缺乏興趣的同學,閱讀課上沒精打采,他們總是說課文枯燥無味,可在課外他們卻什么作品都喜歡看,隨便翻翻,有《讀者》《讀者文摘》《小說月報》《雜文報》《青年文摘》等。有時一張《揚子晚報》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廢寢忘食。美國著名語言教學理論家克拉申認為,真實的閱讀就是讓學生自由地讀,沒有什么限制,不要求學生作閱讀練習,也不要求學生寫閱讀筆記,讓學生的閱讀活動直接指向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或包含的信息,在大量的以了解內(nèi)容或獲取信息為中心的閱讀中發(fā)展、提高閱讀能力和語文水平。讓學生在閱讀時心無所牽,真正放松,以避免出現(xiàn)閱讀教育中存在的“課內(nèi)海明威沒有課外的海明威精彩”的現(xiàn)象。這不是對學生的閱讀放任不管,因為學生對原汁原味的作品的品味是實現(xiàn)自我擴張的過程。我記得呂叔湘先生在《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的問題》一文里提到過:“少數(shù)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jīng)驗,異口同聲地說得益于課外讀書。”許多大作家之所以成功,不是他們聽了多少次閱讀分析課。做了多少道閱讀練習,而是他們閱讀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作品。因此,我們要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讓學生多看點東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要多給學生一些米,相信我們的學生,他們渴求知識的欲望還是蠻強烈的。
其次,要讓作文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讓作文成為“真實的”寫作,使“作文成為學生抒寫心靈的園地,聯(lián)系社會的紐帶”,成為他們?nèi)松慕M成部分。啟發(fā)學生認識“我口說我心,我筆寫我志”,培養(yǎng)自己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能力,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科勒涅斯克)。教師應對學生反復強調(diào),除了多閱讀以外,感受生活、體味生活的重要性,只有生活才是寫作之源。要引導學生大量地閱讀,歐陽修說寫作“無他術(shù),惟勤讀而多為之”。魯迅說過:“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和方法的?!敝挥卸嘧x才會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此外,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評論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終身有益,對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就是我們民族未來的優(yōu)良品質(zhì),一定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