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依群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理論基礎既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科學依據和重要意義所在,也是如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必須把握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理論基礎所涉獵的內容應該是相當廣泛的,本文在此只論述其中的主要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的需要理論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
“人為什么活著?”我們通過仔細閱讀馬克思的原著就可以回答,活著就是為了滿足需求,這種需求主要體現在物質、精神兩個方面。馬克思在1844年系統(tǒng)地論述了人類的需要問題。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指出:“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條件?!边@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在這里馬克思把人的衣、食、住、行稱為人的第一需要,但人的需要遠非僅限于此。我們說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存在的理由都是為了滿足需求,但人與動物卻有本質的不同。動物的生產是自發(fā)的、無意識的。而人的生產是自覺的、有意識的,人類不但要滿足物質的需要,還要滿足精神的需要。人的生命活動是積極全面的,因此人的需求也是豐富多樣的,不斷發(fā)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人類的生產活動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既然每個人都有客觀的物質和精神需求,這種需要對于人類的生產活動起著重要的反作用,所以滿足這些需求必定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重要任務。物質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與人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深遠的聯系。人的全面發(fā)展是相對于人的片面發(fā)展而言的,人的片面發(fā)展是指私有制下的舊社會分工造成的使人終身束縛于一種職能的畸形狀態(tài),這種片面發(fā)展的人,只是承擔一種社會局部職能的局部個人。而馬克思主義爭取實現的人的全面發(fā)展,除了要使“全體社會成員”都普遍地得到發(fā)展以外,還指每一個個體勞動能力(體力和智力)多方面的、充分的和諧的、自由的發(fā)展。這種全面的發(fā)展觀包含了體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發(fā)展,包含了人的才能的多方面發(fā)展,還包含了人的社會關系的高度豐富和發(fā)展。這種發(fā)展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正確認識教育對象,為他們提供好的物質精神的需要,激發(fā)他們的身心潛能;尊重教育對象的個性,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促使人的個性充分發(fā)展??茖W發(fā)展觀的提出,標志著從理論到實踐上一系列重要的進步與變化,標志著發(fā)展的著眼點從強國富民到以人為本,從比較注重物質增長到追求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
二、心理學相關原理
心理學的一個最基本、最核心的原理就是要從人的心理實際出發(fā),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心理積極性。人的心理是怎樣產生的呢?辯證唯物主義學說揭示了人的心理的本質,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因為它是感覺、表象、意識的來源;而意識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因為它是物質的反映,存在的反映,思維是發(fā)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質的產物,即人腦的產物,而人腦是思維的器官。恩格斯指出:“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顯示的;而我們的意識與思維,不論它看起來是多么超感覺的,總是物質的、肉體的器官即人腦的產物?!奔热蝗说乃枷雭碓从诳陀^現實,我們要向教育對象“灌輸”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首先就必須著眼于客觀現實即物質,還教育對象客觀存在的物質的本來面目和客觀規(guī)律,思想問題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同時,思想來源于客觀現實,但在思想的轉變方式和程度上以及速度上往往受其他思想影響,這種思想包括人的性格、情緒、文化等,所以,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除了要解決好一定范圍內的物質利益,還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學原理,解決好人的“精神利益”。也就是要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要求,既要解決好物質的需要,也要解決好精神的需要。
由于教育對象的心理問題千差萬別,有的教育對象個性非常突出,這就必須以尊重人的個性為前提,針對個性解決好其物質和精神的需要——這是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學基礎。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倡以弘揚人性為主要目的的全面教育發(fā)展,旨在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與個人價值,崇尚能力培養(yǎng)。個性心理學還告訴我們,人的需要、興趣是一個人從事社會實踐的動力和保障。人的需要是豐富多彩的,人的需要是發(fā)展變化的,受教育是人在發(fā)展中的一種非常強烈的需要。從發(fā)展心理學上講,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又有不同的需要,教育就是要研究人們的合理的受教育的需要,當然這種需要應該是與社會的需要相一致的。為了滿足這些需要,就必須體現教育的人性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學相關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學作為一門思想政治教育的專門學科,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現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各子系統(tǒng)之間內在關系的一門科學,其研究的立足點就是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發(fā)展,但最終的立足點還是人的發(fā)展。因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只有人發(fā)展了,社會才會發(fā)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學首先涉及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問題,其次才是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的問題。在怎樣對待人的問題上,思想政治教育學強調要尊重個性、人格、興趣、愛好,強調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同時還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以適應教育對象心理的變化,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人的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活動。如果沒有把教育對象的物質和精神的需要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終,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會把受教育者看成人嗎?還會有教育的人性化嗎?顯然是因為這種教育沒有把教育與“人性”結合起來,沒有把教育對象當成人來看待,認為教育對象只是教育的工具,是統(tǒng)治階級思想的“容器”。這本身就違反了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不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精神,不可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我教育職能,因而我們的教育活動最終還是表現為一種得不償失的、不受歡迎的行為。
四、倫理學相關原理
倫理學亦稱“道德哲學”,它既是研究道德及其起源和發(fā)展的學說,又是研究人們相互間關系和人們的行為準則的學說。在階級社會中,一個人的行為究竟是善還是惡,主要是以自己所屬的階級利益為標準的。凡是符合本階級利益的行為就是善,否則就是惡。而且,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變化,善惡觀念也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因此,根本沒有什么超階級的、永恒不變的善惡標準。善與惡,不但在不同社會和不同階級之間,甚至在不同民族之間,都有所不同。
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過程中判斷教育對象的行為是否正確,判斷教育者的行為是否正確,一般要看教育對象對物質和精神的滿足行為是否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行為標準,要看教育者為促使教育對象獲得物質和精神的需要所采取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主義道德。對于教育對象的物質和精神的需要統(tǒng)統(tǒng)不加原則地予以滿足就有可能觸犯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有可能失去了階級立場,因而,我們在滿足教育對象的物質和精神的需要時要充分考慮社會整體道德倫理與群體以及個體道德倫理標準的差異性,對于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倫理的需要不能妄加滿足,對于符合社會主義道德倫理的需要要在現實情況下量力滿足,這就是前面我們在闡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定義時為什么要限定“合理”二字的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一些具有穩(wěn)定性的非常重要的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無疑應該成為教育存在和發(fā)展的倫理學基礎,那就是熱愛、關心、尊重、愛護、誠實、守信、平等,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只有人性化教育才能真正體現這些倫理學準則。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邱偉光,張耀燦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宋希仁主編,當代外國倫理思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舒化魯,關于S—M管理理論的“四道”分析,財經理論與實踐,1997(3)
[5]江光榮,社會變革與人的發(fā)展,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95(6)
[6]班華,德育理念與德育改革——新世紀德育人陸化走向,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責任編輯付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