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字用法很多,不過,現(xiàn)在主要用在數(shù)目字前面表示次序,如第一、第二、第五、第十……需要注意的是“第”字后面的數(shù)字,必須是整數(shù),如果寫“第二點五”、“第三點六”,就不大合漢語習慣了。
“第”字還有其他解釋,雖現(xiàn)代漢語并不常用,但是在某些詞語或成語中仍用,則應該弄清楚它的詞義了。比如“等第”即是等級之意,因此,科舉考試時代常說的“科第”,即每科按照成績高低劃分的等級。所以現(xiàn)在有時還能見到“落第”、“不第”的說法,是“落在等級之外”或是“不在等級之內(nèi)”,當然是沒考中的意思!“及第”也不難理解,“及”是“到”意,到了等級是說考中了!在科舉時代,“及第”不是一般考上了那么簡單,它在古代是說考中了進士;在明、清兩代更指的是考上了皇帝親自殿試的前三名(即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梢姟凹暗凇辈煌岔?,指在全國最高級科舉考試中拿到前三名!現(xiàn)在仍說“及第”者不多,但是粵語地區(qū)有個粥名叫“及第粥”,大家或許都吃過此粥,那是當年中了前三名的大才子回鄉(xiāng),家人高接遠迎煮的最美味的慶賀之粥呢!
科舉考中了稱“及第”,及第者必做官是常理,所以“第”又同“官”拉上了關系,達官貴人的宅院又叫“宅第”或“第宅”,“第”可解作大宅院。因此,府第、宅第、門第、大夫第、進士第等稱謂,都是指有地位、有身份的大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