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老爺爺早晨起床,記得做的第一樁事情,是把一張小板凳搬到院子里;老婆婆早晨起床,記得做的第一樁事情,是把一小盆蟹爪蘭搬到陽臺上。
不一會兒,樓上有人探出頭來,看見小板凳,一笑;對面一幢樓,有人拉開窗簾,看見蟹爪蘭,放心了。
如今社區(qū)干部的工作做得真到位,與轄區(qū)的獨居老人制定各種各樣的暗號,萬一有啥狀況,可以及時救助。
這樣的報道首先是令人暖心,但細(xì)想之下,也有一絲悲涼,獨居老人中,其實絕大多數(shù)有子女。社區(qū)干部的做法,固然保障了老人的基本安全,但漫長的一天又一天,誰來陪伴?如何打發(fā)?
“3·15”前后,有相當(dāng)多的投訴是關(guān)于各種各樣的康復(fù)治療儀的。投訴者說,這些東西動輒數(shù)千上萬的價格,宣稱能治療頸椎病、高血壓等等老年人易患疾病,怎么看怎么像是騙錢的花招。
但是受騙的老人們不以為然,投訴者多為中青年人——受騙人的兒女,讓兒女們頭疼的是,年邁的父母還為此與他們吵架、翻臉。
也難怪老人深信不疑,他們天天到醫(yī)療器械康復(fù)體驗中心去做免費體驗,這免費完全是真的。在這兒,老人們體驗了又體驗,沒關(guān)系,最后什么不買,也沒關(guān)系。從沒有人強迫他們購買,絕對是自愿的。
有位做女兒的去暗訪了一下,不禁吃驚,原來體驗中心的工作人員都是長得清爽清秀的小年輕,對每一位前來體驗的老人都是那么親切,“爸爸您來啦?!薄皨寢屇摺!眽ι蠈懙耐ㄖ彩?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幾天來體驗的人多,可能讓您多等些時間,請爸爸媽媽諒解……
做一場體驗大約半小時,在體驗時,工作人員還會輕聲細(xì)語地跟老人聊天。
前去暗訪的女兒不禁掉下淚來,有多久了,自己沒有這樣耐心地陪一陪爸爸媽媽?
(阿莉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