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 然
小學一年級是閱讀理解能力飛速發(fā)展的階段,也是挖掘孩子興趣愛好、養(yǎng)成孩子良好習慣、塑造孩子個性的一個重要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的閱讀,不僅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語言表述能力的好壞,也決定了孩子未來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那么怎樣讓我們的寶貝在一年級就愛上閱讀呢?
[選材篇]
一年級是培養(yǎng)孩子自主閱讀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給孩子選擇任何書籍,目的都是為了讓他們保持閱讀的興趣,而不是學會什么高深的學問或者認識更多的字。給一年級的孩子最好選擇文字量不大、篇幅短小、內(nèi)容有趣生動的圖書。
童話類
一年級的孩子大都喜歡讀童話故事,因為這些故事想象力豐富,能滿足他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但是一年級孩子喜歡的童話大都是比較貼近他們的生活、比幼兒園里讀的情節(jié)更為曲折的故事,而且富有幽默感。
詩歌類
一年級的孩子對語言的韻律仍然十分敏感,有趣而瑯瑯上口的詩歌仍然會博得他們的青睞,但是,一年級的孩子喜歡的詩歌通常有一定長度,比三言五言的童謠復雜得多,并且,內(nèi)容有一定的情節(jié)性,一般來說,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詩最受他們的歡迎。
圖畫書類
一年級孩子適合讀的圖畫書非常多,實際上,圖畫書這種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可以讓識字量不是很大的一年級新生從聽故事順利過渡到自主閱讀,是最為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讀物。
動手動腦類
平時在家里讀書,如果讀的是可以結(jié)合書中描寫的方法做一些游戲或者是試驗的書。會讓孩子感覺更加開心,而且這類書籍也對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大有好處。
[方式篇]
不同的孩子,讀書的方式也應該有所不同。
獎勵式閱讀
將書做為禮物送給孩子,或者將讀好玩的書,作為對孩子按時完成作業(yè)的一種獎勵,這對促進孩子讀書的渴望會有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大多數(shù)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來說,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就越想要,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得到的獎勵也會格外讓孩子喜悅和珍惜。使用這種方法要特別注意的是讀物的選擇。最好是圖畫書或者游戲書等讓孩子看了就喜歡的書籍,這樣才能更好調(diào)動孩子去贏得獎勵的積極性,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互動式閱讀
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父母讀一段,孩子讀一段,最適合這種方式的是詩歌類書籍,因為瑯瑯上口的句子特別適合大聲地朗讀。另外還有一種互動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猜書里的謎語、做書中的游戲,這樣的閱讀可以不拘時間。
分享式閱讀
家里來親戚朋友的孩子時,拿出有趣的游戲書和手工書,讓孩子們一起閱讀和玩耍。還可以讓孩子拿出讀過且喜歡的文字書和圖畫書,讓他讀給別的小朋友聽,這對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我已經(jīng)會讀書給別人聽了”的自信感都非常有好處。
計劃式閱讀
這種方式只適合于一些比較熱愛讀書且有閱讀基礎的孩子。制訂閱讀計劃,首先要選擇一些長度適當?shù)淖x物;其次。要讓孩子學著自己制訂計劃;另外,計劃中應該包括其他的活動,如做作業(yè)和游戲的時間??梢越o孩子一張好看的彩色紙,用尺子打好格子,然后讓他自己去填寫計劃。如果他每天都能按照自己的計劃完成任務,就讓他在表上貼一朵小紅花或者是一顆小星星,這樣孩子會因為自己完成了計劃而產(chǎn)生成就感,可以幫孩子養(yǎng)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好習慣。
[幾種錯誤的閱讀方式]
在孩子讀書時不斷提問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不認識字或者看不懂故事而頻頻提問,這一來會造成孩子在閱讀中的心理壓力,二來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既然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孩子讀書的時候就盡量不要多問,而是自己也找一些書看,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如果孩子主動向你提問,不要急于回答,而應該以反問的形式,如“要是換作是你,你會怎么辦呢”等問題來促使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讀注音版的讀物
如果孩子以拼音為基礎來閱讀一本書,他肯定會把主要的注意力用于看拼音而非看文字,所以注音版的讀物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識字興趣,而且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不看字也照樣可以讀書”的概念,所以,應該給識字不多的孩子購買圖文結(jié)合較緊密的圖畫書,大人先給孩子讀這些書,再讓孩子自主閱讀,這樣可以讓孩子由理解故事過渡到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閱讀,而且圖畫書的文字量不大,而情節(jié)又大都比較生動,最能調(diào)動一年級孩子的閱讀興趣。
讓孩子寫讀后感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文字表達能力尚處于初級階段。讓孩子去寫讀后感,只會令孩子因為表達不出自己真正想說的話而增加煩躁感和對讀書的畏懼心理。不過,可以讓孩子用畫畫、做讀書卡片、復述故事、編故事等形式做一些簡單的讀書記錄?!?/p>
(責編張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