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課堂互動在英語教學中一直倍受英語教師及英語教育研究者的關注。有的教育專家指出,課程的進展及其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因此,教師對課堂教學互動的充分理解有利于其外語教學。
根據(jù)交際法教學理論,教師提問應鼓勵學生參與語言活動,形成課堂從靜到動的根本轉(zhuǎn)變。研究者們認為教師提問方式是改善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好的提問能夠引起并促進師生間的互動,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一、教師提問的重要性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認真的完成教學大綱,學生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yè),雖然老師學生間互有問答,但老師基本上是照本宣科的提問。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既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啟發(fā)學生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學生排斥課堂提問,最終導致不愿意主動運用語言,不愿意開口發(fā)言。
但隨著外語教學的改革,新的教學模式的不斷出現(xiàn),教育專家們大力提倡課堂教學互動。這種互動的優(yōu)勢,在于有一個較寬松的課堂氛圍,啟發(fā)式的教師提問方法成為主流。在大多數(shù)的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提問是產(chǎn)生課堂互動的一個主要因素。
教師的問題是衡量學生對語言理解和參與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評測學生是否獲取了教師傳授的知識。英國一名教育專家也強調(diào)了教師提問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有效的利用課堂提問技巧對課堂管理至關重要,同時也對提升學生的語言技巧和社會互動,以及拓寬學生的思維和促使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的認知介入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師如何問
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中的首要部分,創(chuàng)造好的英語環(huán)境首先要從課堂做起。舊的課堂環(huán)境,少有表達自我的機會,學生沒聽懂或有疑問,往往沒有機會表達,而且老師的“滿堂灌”也不注意學生的反應,久而久之,死氣沉沉的課堂教學氣氛就形成了。
實踐證明,這種靜態(tài)的沒有交流的學習氛圍,是不利于英語學習的。所以作為課堂教學的師生雙邊活動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提問就能扭轉(zhuǎn)著這種情形。有效的英語課堂提問能促進學生較多地參與課堂活動,增進師生間的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1.提問的普及性。教師在提問時盡量避免把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留給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要做到全員參與和有效參與,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嘴巴動,腦子動,彼此互動。同時還可以把學生的參與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把學生提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情況計入平時成績,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提高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回答問題為主動積極。
2.提問的適當性。教師的提問不要超出課堂所學的范圍,選擇適當?shù)膯栴}。還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時間,而不是將學生的提問留到課堂最后結(jié)束的幾分鐘。同時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授隨時當眾提出疑問。對學生所提問題給予足夠的尊重與重視,并當堂解決,加深印象。
3.提問的靈活性。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觀點的表達方面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它需要學生在探討過程中去尋找,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以及他們?yōu)榛卮饐栴}時所做出的努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和盡情地發(fā)揮。這樣的提問既不能扼制資優(yōu)學生的想法也不能成為差等生的桎梏。
4.教師提問的通俗性。提出的問題簡單明了,易被學生接受。總之,教師提問應注意使用恰當?shù)恼Z言來引導、正確把握提問的技巧、啟發(fā)和鼓勵學生,并經(jīng)常性地給他們提供反饋意見,幫助他們達到更高的認知水平。
三、教師問什么
教師的課堂提問可以分為低認知水平問題和高認知水平問題,或展示性提問和咨詢性提問。展示性提問是指教師已知答案的提問,多半是學生在課本中能找到現(xiàn)成答案的提問,很少在日常交際中使用,而且?guī)熒g缺乏信息溝通,思維水平也較低。
教師通常利用展示性問題檢測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就課文中的字詞句或者是某個重要的細節(jié)向?qū)W生發(fā)問。咨詢性提問是指教師尚不知道答案,學生也要經(jīng)過尋找、思考后才能知道答案的提問。由于從教師那里得不到現(xiàn)成的答案,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盡量以自己有限的英語語言能力通過合作與交流尋找答案、解決問題。
這兩種提問各具特點,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為了保證課堂上學生較高的參與率,教師在整個提問過程中應適時調(diào)整提問方式,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從而成功地駕御課堂,實現(xiàn)課堂互動效果的最優(yōu)化。
四、教師提問的誤區(qū)
實現(xiàn)課堂互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提問有時也保證不了互動的產(chǎn)生。某些問題反而妨礙互動性學習。Kinsella總結(jié)出了以下6條。
①教師提的問題眾所周知,過于簡單,學生會不屑于或不答。②展示性問題提得過多,學生容易對非真實語里的逢場作戲產(chǎn)生厭倦。③含義抽象或有歧議的模糊問題應避免。④不要提語言結(jié)構(gòu)復雜或堆砌詞藻的問題。⑤過多的修辭疑問句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學生準備回答時,而你自己回答了問題。⑥隨心所欲提出來的多個問題次序紊亂,缺乏邏輯聯(lián)系。
顯然,教師的提問方式影響著學習者的參與,同時也影響課堂互動的產(chǎn)生??v觀大量的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看出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也就是問題的設置、提出、回答等,對啟迪學生思維,更好地、主動地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zhì)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對于自己的課堂提問應該事先有一個明確的設計目的,而不是僅僅用提問來檢測學生掌握的知識,有明確設計的提問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策略。
(河北省大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