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書祥
情境教學的特點在于教學過程中以合理、感性的情境作為反映物理現(xiàn)象實質,揭示物理規(guī)律的重要手段,使學生能切身感受物理規(guī)律和物理知識的潛在背景,尋求正確結論,以達到掌握知識、開發(fā)潛力,培養(yǎng)能力的教學目的。下面我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進行剖析。
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
例如,在講《電功率》時,回憶生活中這樣的兩個場景:1、陰天打開教室的白熾燈,亮度有什么變化?2、深夜當你打開臥室的燈,你又有什么感覺?教師順勢提出問題:白熾燈的電功率變了嗎?是哪個物理量影響了它?學生憑借生活經驗自然想到功率與電壓的關系。這樣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生對人類科技發(fā)展的認識。
二、應用靈活的物理實驗,展現(xiàn)物理情境
如在講授“慣性,慣性現(xiàn)象”一節(jié)時,為說明“一切物體都有慣性”,除演示課本中實驗外,可用以下簡單的實驗來說明:把裝滿水的杯子水平運動一段距離后,突然由運動變?yōu)殪o止,水就向前溢出,從而說明液體有慣性。用粉筆盒壓在一張紙上,猛一抽出紙,粉筆盒仍停在原處,保持靜止狀態(tài),說明固體也有慣性。以上實驗操作簡單,隨手可得,學生也可以自己動手做。
三、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
如學習“壓強和浮力”這一章之前,可以播放下面的錄像:
(1)一只雄鷹在天空翱翔,或在天空盤旋,或徑直向地面俯沖,或直向藍天……
(2)遠遠飛來幾架飛機,它們排著整齊的隊列,拖著五彩斑斕的煙霧,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3)一艘艘輪船在海面上航行,潛水艇徐徐沉入水中,穩(wěn)穩(wěn)地在水面下前進,一只只魚兒圍繞在它的周圍……
三種情景擺在學生面前,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鳥兒能在空中飛翔是因為它有翅膀,飛機的翅膀不能動為什么也能飛翔?魚在水中暢游是因為它是魚,有魚膘、魚尾,潛水艇為什么也能在水中自由浮沉?帶著這一串串疑問,學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學生求知的欲望被點燃,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總之,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精心創(chuàng)設合理的物理情境,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啟迪。通過情境展示,學生可切身體會物理概念、規(guī)律產生的物理環(huán)境和模型,在學生頭腦中逐步建立概念、規(guī)律得出的過程。情境教學使教師的傳授教學變?yōu)閹熒餐涣鞯碾p向教學,從而使學生學到方法,拓展思維,掌握物理知識,進而深刻體現(xiàn)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切實推進物理學科素質教育的開展,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香河十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