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麗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態(tài)度的體驗,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積極豐富的情感能促進認識過程、意志過程,使個性品質得到全面發(fā)展。由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情感必然成為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部分,它使人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全神貫注地學習,不以學習為負擔,而以學習為享受,所以人們在濃厚的興趣下所獲得的一切會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影響學生學科情感的直接因素存在于師生之間。教師和學生構成了中學物理教學兩個重要的方面,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于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師課堂上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著積極、熱情、信任的態(tài)度,并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態(tài)度,當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積極的期待和希望時,他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而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皭畚菁盀酢?由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從而愉快接受教師的教誨,并努力將教誨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xiàn)教師的期望。反之如果學生對教師的政治業(yè)務素質不滿意,或受到教師的漠不關心、過多的指責等,都可能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變壞,從而對教師產生討厭、對抗的不良情感,繼而老師一上課心里就煩,對教師所講知識也煩,甚至跟教師產生對抗,你讓這樣做我偏那樣做,學生的這種不良情感必然導致知識的傳授過程滯沮,宛如用板結成一塊的花盆中灌水,雖然上面滿溢,可是實際滲透滋潤不多。
那么,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怎樣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學科情感呢?
1.熱愛本職工作,提高自身修養(yǎng)
言為心聲,情動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沒有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哪會有講課時津津樂道的熱情和笑容可擲的神情呢?又哪會獲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呢?教師應敬業(yè)為先,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物理教學工作中去,不斷自我完善,以飽滿的、積極向上的熱情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這樣就會對學生學習情感產生巨大的影響。正如贊可夫所說:“如果教師本身就燃燒著對知識的渴望,學生就會迷戀于知識的獲取”。
2.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應過多地苛求、指責,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愛和期望。師生的情感交流是雙向的,但由于中學生心理發(fā)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師處在主導的地位上,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別的不同,群體和個體的差異,主動采用相應的感情交流途徑與方法,要正確理解“師道尊嚴”的內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獨尊”的心理,主動積極地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3.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學中要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施教。要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chuàng)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感,特別是在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的高一年級教學中,教學要求更應壓得低一點,考試題目要易一點,教學內容要嚴格控制在必修課以內,千萬不能根據(jù)高考要求,過早補充內容企圖一步到位,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我們曾在《力》一章后加“物體的受力分析”內容,并配以比較復雜的彈力和摩擦力的分析,結果不僅多數(shù)學生沒掌握,而且嚴重影響了后續(xù)學習的積極性。后改為在《牛頓運動定律》之后進行受力分析訓練,學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有些知識宜隨著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關于考試更應基于對“雙基”知識的考查,切忌難度過高,以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學生的智力比作種子,他說:“只關心種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種子喂麻雀”因此在當前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中,對學生情感因素的研究,應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作者單位:河北豐潤車軸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