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愛玲
作文教學應該注意指導學生深入農村生活,積累農村生活素材(不能因為他們每天都居住在農村就算是深入生活了),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發(fā)現農村景色的美,敘鄉(xiāng)間趣事,抒發(fā)熱愛家鄉(xiāng)之情,涌卷出鮮活的“鄉(xiāng)土氣息”,從而達到我們教學的目的。我在近幾年的作文教學中,緊緊抓住“激情”“積累”“引導”“讀改”四個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寫“鄉(xiāng)土”作文,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首先,我在語文教學中牢牢抓住語文知識的基本功,采用情景教學法,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并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之情。因為無論誰做什么事,只要熱愛那件事,用心去做,就一定會做好的。作文也是一樣,只有激起學生寫作的欲望和熱情,有了寫作的沖動感,再結合實際和觀察,融入真情實感,才能寫出有血有淚的文章來。
有一次,我要求學生看圖寫景談感想(題目自己擬),我把已經準備好的教具掛圖一一掛在黑板上,這些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畫面,深深地吸引著同學們,他們都目不轉睛的看著那散發(fā)著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圖畫,有的被《梨園飄香》所吸引;有的被《鮮紅的蘋果園》所陶醉;有的望著圖畫上的《馬》,似乎看到了調皮的小馬駒在草地上撒歡……同學們沉浸在美景之中,這熟悉的景物還深深地喚起了同學們的愛鄉(xiāng)之情,無限的激情使學生有了寫作的沖動。這樣,一篇篇生動具體地反映農村生活風貌的習作產生了,收到了預期效果。通過這樣的引導使學生們充分認識到,只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鄉(xiāng)村也有寫不完的美景,抒發(fā)不夠的感情。
其次,我平時注意指導學生自覺的積累寫作素材。當學生產生了愛鄉(xiāng)之情,寫鄉(xiāng)之欲時,我就指導學生在仔細觀察事物的基礎上,動腦深入分析、思考事物的特征和周圍世界的內在聯(lián)系,并指導學生每周寫一篇觀察日記。
我認為,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又是一個由多種因素促成的過程,所以我在作文教學除了抓好“激情”“積累”“引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外,還著力抓好“讀改”這個環(huán)節(jié)。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學生往往對課文或課外讀物中所寫的生活不熟悉,又覺得自己不可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來,而對自己寫的具有真情實感的東西,不僅能真切地感知,而且也能做出準確的評判,同時,又能啟發(fā)自己的寫作思路。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只有正確地解決了材料的問題,才談得上寫作的技術問題?!倍鉀Q材料的問題,就必須從觀察入手。因此,農村的廣大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學生廣泛閱讀,積累豐富的材料,我想學生的作文能力一定會提高。
作者單位:河北省行唐縣上閆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