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天瑜
自明清以來,大眾對于國史最熟悉的段落,莫過于“三國”;最津津樂道的歷史故事,可能是“桃園結(jié)義”、“三顧茅廬”、“赤壁大戰(zhàn)”;最傾注愛憎情感的歷史人物,大約為劉備、諸葛亮、關(guān)羽、曹操。這可以稱之“三國文化效應”,而引發(fā)此種效應的,主要得力于元末明初羅貫中所寫的講史小說《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既不像《東周列國志》那樣對史事作忠實的通俗鋪陳,也不像《封神演義》那樣恣意虛構(gòu),將殷周鼎革寫成神話,而是“據(jù)正史,采小說”,全書講述的基本史事和歷史演變大勢(從東漢末年黃巾起事,到群雄蜂起,演為三國鼎立,終至三國歸晉),均“據(jù)實指陳,非屬臆造”,但題材取舍、人物描寫、故事演繹則廣納傳說野史素材,并借助藝術(shù)虛構(gòu),以達成妙筆生花,膾炙人口。在受眾那里,《三國演義》往往被認作三國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學誠稱《三國演義》“七分實事,三分虛構(gòu),以至觀者往往為之惑亂”。章學誠講的觀者“惑亂”,就是藝術(shù)真實與歷史真實兩者間的矛盾性給讀者帶來的困惑與混淆,本文試圖理清此種“惑亂”。
一、大體反映歷史真實的文本:陳壽編纂的《三國志》
《三國演義》“七分實事”,依據(jù)的主要是西晉陳壽《三國志》及南朝宋裴松之《三國志注》。作為中國“正史”之一的《三國志》是一部關(guān)于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作者陳壽(233-297),曾任蜀漢東觀秘書郎等職。三國歸晉以后,任著作郎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jié)束分裂局面,陳壽集合三國官私著作,撰魏、蜀、吳三書。三書本獨立成篇,稱《國志》(魏志、蜀志、吳志),南朝宋始合稱《三國志》。
《三國志》雖然尊魏為正統(tǒng),卻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記錄三國鼎立、互不統(tǒng)屬的局勢,符合三國歷史實際。值得一提的是,陳壽的父親為馬謖參軍,失街亭以后,壽父和馬謖一起受罰,馬謖被諸葛亮投進大獄,死在獄中,壽父處髡刑,被逐出軍營。而陳壽編撰《三國志》,對父親只字未提,因此,壽父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對于懲罰壽父的諸葛亮,陳壽評價頗高,足見其史筆公正。
陳壽死后,晉惠帝下詔“河南尹、洛陽令就家寫其書”,使得《三國志》普及中原民間?!度龂尽窋⑹戮珶?素稱良史,然有敘事簡略之短,南朝宋文帝時,史家裴松之(372-451)奉旨為其作注,博引群籍一百四十余種,以補缺、備異、懲妄、論辯,注文多出本文三倍。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注,大體提供了三國信史。
二、羅貫中及其《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英譯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意為“三個國度的傳奇故事”,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與英雄小說《水滸傳》、神魔小說《西游記》、世情小說《紅樓夢》同列四大名著,是講史經(jīng)典之作。小說描寫公元三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quán)為首的魏、蜀、吳三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其彰顯的軍政謀略、樹立的藝術(shù)典型(智慧如諸葛亮、忠勇如關(guān)羽、奸滑如曹操)為后世津津樂道,其正邪分明的價值觀、追求大一統(tǒng)的歷史觀對社會的雅俗兩層面均產(chǎn)生深遠影響。
三國故事在晉代即在民間流傳,唐初三國故事已“得之于道路,傳之于眾口”,更多有三國人事進入唐詩(見于李白、杜甫、杜牧等的作品),杜詩《蜀相》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更傳誦千古。宋、金、元“說三分”已編入話本,又登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四十多種,桃園結(jié)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zhàn)、單刀赴會、白帝城托孤等故事皆已成篇。說書人、戲劇工作者長期取材,演繹鋪陳,使“說三分”內(nèi)容愈益豐富。
元末明初羅貫中(約1330-約1400)依據(jù)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提供的基本歷史架構(gòu),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傾注自己的社會人生感悟,創(chuàng)作出構(gòu)思宏偉、頗具史詩品格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現(xiàn)存最早版本為明嘉靖年間刊刻,俗稱“嘉靖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刪削論贊,增添自己的評論,修訂為今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綜上可見,《三國演義》源出眾手,然功成于羅貫中。從一些文獻記載獲悉,羅貫中曾參加元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明代王圻的《稗史匯編》稱羅貫中為“有志圖王者”,清代徐謂仁稱其曾入張士誠幕中。身歷元末割據(jù)戰(zhàn)爭,目睹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輩角逐天下,使羅貫中真切體驗改朝換代間的群雄紛爭,親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時代變故,這對他理解三國、表現(xiàn)三國大有助益。而晉唐兩宋以來的尊劉貶曹思潮,則養(yǎng)成羅貫中的正統(tǒng)觀,《三國演義》將其盡情揮灑。
三、從《三國志》的“曹魏正統(tǒng)”到《三國演義》的“蜀漢正統(tǒng)”
中國的專制帝制延綿兩千余年,朝代興替頻繁,統(tǒng)治集團為了維護本集團的利益并排斥其他派別的爭奪,秉持天命觀,援引宗法禮教,論證本集團政權(quán)的神圣性與合法性,“正統(tǒng)論”順勢而生?!敖y(tǒng)”指統(tǒng)治體系;“正”相對于“偽”。所謂正統(tǒng),指合法的統(tǒng)治體系。
正統(tǒng)觀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正統(tǒng)觀頗有差異。晉承魏統(tǒng),一統(tǒng)天下,西晉陳壽修《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tǒng),以蜀漢、孫吳為偏統(tǒng)。
表現(xiàn)之一,《三國志》的《魏書》卷一記曹操,題“武帝操”;卷二記曹丕,題“文帝丕”;卷三記曹睿,題“明帝?!?體例、規(guī)格同于《史記》、《漢書》的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有傳無紀,以《先主傳》記劉備,《吳主傳》記孫權(quán)。
表現(xiàn)之二,劉備、孫權(quán)先后稱帝,《三國志·魏書》皆不記?!妒駮贰ⅰ秴菚酚休d,卻特別標明“黃初”某年某月,而“黃初”是曹丕稱魏帝的年號。
表現(xiàn)之三,陳壽對曹魏奠基人曹操給予充分肯定?!度龂尽の褐尽の涞鄄佟穼ζ涔I(yè)才德作這樣的評斷:“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nèi),鑒申、商之法術(shù),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yè)者,惟其明略最優(yōu)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北M寫曹氏的雄才大略,一派開國君主氣象。
視曹魏為“篡偽”,尊蜀漢為“正統(tǒng)”,發(fā)端于東晉,肇因于偏安江南的東晉自比蜀漢,而將占據(jù)北方的諸政權(quán)(前趙、冉魏等)比擬曹魏。東晉史家習鑿齒所撰《漢晉春秋》即以蜀漢為正統(tǒng)。這種觀念延及唐代。北宋情形有變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三國志”條稱:“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漢、南唐跡近于蜀,故北宋諸儒皆有所避而不偽魏?!彼抉R光的《資治通鑒》沿襲陳壽《三國志》,述三國史事用魏國紀年,但民間尊劉貶曹的情緒仍在發(fā)酵,蘇東坡談及當時市井“坐聽古話”(聽講歷史故事):“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足見俗眾愛劉憎曹的情緒。時至南宋,態(tài)勢又變:“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諸儒乃紛紛起而帝蜀。”朱熹及門人撰《通鑒綱目》,力陳“帝蜀”“偽魏”之義,將《資治通鑒》述三國史事用魏國紀年改為蜀漢紀年,從“辨名分,正綱?!背霭l(fā),揚劉抑曹。
梁啟超說“正統(tǒng)之辯,昉于晉而盛于宋”,是恰當之論,而《三國演義》的創(chuàng)作正值南宋以下正統(tǒng)觀盛行之際,又對正統(tǒng)觀的傳揚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清代康熙帝“御批”《通鑒綱目》,肯定朱熹的正統(tǒng)觀,當然也是對《三國演義》正統(tǒng)觀的推崇。
《三國演義》的正統(tǒng)觀,集中表現(xiàn)在斥責曹操、贊頌劉備上。
作為一部文學杰作,《三國演義》沒有將曹操簡單化。作品抒寫曹操剿黃巾、討董卓、除袁術(shù)、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平定北方,文韜武略,知人善任,氣度恢宏,不愧為杰出的政治家。官渡之戰(zhàn),以少勝多,更顯示軍事才能。作者借郭嘉之口將曹操與袁紹相比,贊曹有“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等“十勝”,必定戰(zhàn)勝袁紹?!度龂萘x》對曹氏功業(yè)戰(zhàn)績及識士用人之明的描寫,與歷史人物曹操大體相符,但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謀魏公魏王位、僭越專權(quán)則猛烈抨擊,揭露曹氏“托名漢相,實為漢賊”。
在漢末三國天下大亂、群雄割據(jù)情勢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明智而有效的謀略,為當時有識之士所共見。較早提出此一方略的,是袁紹的謀士沮授,時在初平元年(190),袁紹被關(guān)東諸牧守推舉為討伐董卓的聯(lián)軍盟主,沮授向袁紹建策:“迎大駕(指漢獻帝)于西京,復宗廟于洛陽,號令天下,以討未復?!?/p>
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最初提法,不過另一謀士郭圖認為漢室難復,不如勿迎漢天子,袁紹拒絕沮授建策,采納郭圖之議。以后獻帝被曹操掌控,北方諸雄臣服,袁紹追悔莫及。
曹操集團確定“挾天子以令諸侯”謀略,在初平二年(191)收攬黃巾部眾、建“青州兵”以后,謀士毛玠建策:“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yè),饑饉流亡,公家無經(jīng)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yè)可成也?!辈懿賹嵭写艘恢\略,奉天子獲義戰(zhàn)之名,得以建立掃平北方的大業(yè)。
孫策經(jīng)營江東,謀士張纮建議:“據(jù)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yè)侔于桓、文,豈徒外藩而已哉!”亦取類似韜略,不過孫吳無天子可挾,只能打出“匡輔漢室”旗幟,以求齊桓、晉文那樣的霸主功業(yè)。
劉備早期流徙于陶謙、袁紹、曹操之間,兵力單弱,又無地盤,卻自詡帝胄之后,以復興漢室為己任。諸葛亮為其獻“信大義于天下”的方策,三分天下,進而奪取中原,“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仍然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套路。
總之,“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東漢末至三國間唯一可行的軍政策略,有識見的群雄都采用此謀,并非曹操這個“奸雄”的“奸計”,但《三國演義》對其力加抨擊,全然是站在劉漢正統(tǒng)立場上作出的政治評判。
為達成對曹操的貶斥,《三國演義》更對曹操竭盡道德譴責,書中穿插大量情節(jié),如殺呂伯奢、夢中殺近侍、割發(fā)代首、血洗徐州、借糧官頭平息兵怨、哭祭袁紹、借刀殺禰衡、妒殺楊修、赤壁橫槊賦詩、大宴銅雀臺等,表現(xiàn)曹操性格的奸詐、偽善、詭譎、狠毒、殘暴。史書上本有曹操“酷虐變詐”的記載,關(guān)于殺呂伯奢,《魏志》等史書有兩種載錄:一為呂氏子侄欲害曹操,曹仗劍殺之;二為呂氏子侄磨刀殺豬宰羊,曹誤殺呂家諸人,但《三國志》及《三國志注》并未渲染這一情節(jié),而《三國演義》則調(diào)動各種表現(xiàn)手法,突現(xiàn)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人生哲學,盡寫其“亂世奸雄”性格,從譴責曹操“篡偽”的角度,將正統(tǒng)觀發(fā)揮到極致。
《三國演義》的正統(tǒng)觀集中表現(xiàn)在尊崇蜀漢“正統(tǒng)”,這大有別于《三國志》?!度龂尽な駮は戎鱾鳌氛搫?并未強調(diào)其宗室正統(tǒng)性,而是從劉備實在的優(yōu)長與缺陷評議之:“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于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quán)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p>
既肯認劉備與劉邦相類,有英雄氣度,并稱頌其與諸葛亮君臣契合,為曠古美談,同時又指出其謀略不及曹操,功業(yè)較狹窄。這是對歷史人物劉備允當、公正的評價。
《三國演義》則在《三國志》提供的基本史實基礎(chǔ)上,用全書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描寫劉備集團的事業(yè),對劉備極盡美化之能事:一是抒寫其正統(tǒng)性,反復強調(diào)劉備乃是“皇叔”、“帝胄”,以“復興漢室”、“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為己任,以對比曹操的篡偽性;二是渲染其仁德性,極寫劉備寬厚愛民、克己復禮,兼及劉備集團諸英雄(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的忠、義、仁、智、信,以對比曹操的奸雄性。
《三國演義》把劉備視作政治上的“真”(正統(tǒng))與道德上的“善”、“美”的統(tǒng)一體,與書中塑造的“假”(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惡”、“丑”的曹操形成強烈反差。《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寫劉備對龐統(tǒng)說:“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p>
這既是講劉備的策略,同時也道出了《三國演義》黑白對應、善惡比照的塑造人物技法。
《三國演義》描寫“完人”劉備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老百姓對“仁君”的盼望之切,但藝術(shù)上卻頗有失誤,正如魯迅所言:“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
應當指出的是,盡管《三國演義》對劉備及蜀漢偏愛有加,用力將其抬上正統(tǒng)廟堂,而又必須遵循歷史的基本框架:三國之中,蜀漢始終最為弱小,蜀漢君臣又多有失誤,關(guān)羽的失荊州乃至走麥城、劉備彝陵之戰(zhàn)的舉措大謬、諸葛亮的失街亭等等,作品也都有較充分的表現(xiàn)。劉備雖口稱忠于漢室,實則卻無時不在想著稱孤道寡,漢獻帝尚在位時,自己便自行漢中稱王,獻帝剛一去位,便迫不及待地稱帝。蜀漢最終被曹魏所滅的史實,小說也濃墨重彩地予以表現(xiàn)。這都顯示,《三國演義》濃厚的“尊劉反曹”的正統(tǒng)觀,并未改變其對歷史基本歷程的反映。這種正統(tǒng)觀的“理想”與魏、晉完成一統(tǒng)大業(yè)的“實際”之間的矛盾性,構(gòu)成《三國演義》的悲劇色彩,增添其動人之處。
四、歷史人物與藝術(shù)形象的同與異
《三國演義》刻畫了近兩百個人物,其用力尤深的是諸葛亮、曹操、關(guān)羽,毛宗崗稱之“三奇”,又稱“三絕”:諸葛亮“智絕”、關(guān)羽“義絕”、曹操“奸絕”,加上劉備的長厚與仁德、周瑜的倜儻與狹隘,在我國乃至日本等漢字文化圈已經(jīng)家喻戶曉,婦孺盡知,老百姓已很難分辨這些藝術(shù)典型與歷史人物實際狀況之間的差異。這里有一個歷史真實與藝術(shù)真實辯證關(guān)系的問題。
《三國演義》塑造的藝術(shù)形象既有一定的歷史依據(jù),又作了相當程度的文學虛構(gòu),采取移花接木、添枝加葉、夸張?zhí)摂M等等手法,以達成對人物褒貶揚抑的效果。前已討論曹操、劉備,以下再議關(guān)羽、諸葛亮、周瑜,略考其在信史《三國志》與小說《三國演義》中呈現(xiàn)形象的聯(lián)系性與差異性。
(甲)關(guān)羽事跡辨析
關(guān)羽勇武善戰(zhàn),乃“萬人敵”,性格堅毅(“刮骨療傷”時面不改色,談笑自若),忠于劉備(離曹追劉),皆載之信史。然關(guān)羽并無顯赫戰(zhàn)績,還有剛愎自用、喪失荊州的大過失,在三國歷史上,算得一個二流人物,置于中國古史全局,不過三、四流軍人?!度龂尽な駮分械年P(guān)羽傳篇幅不大,與典韋、張遼、張飛、趙云、馬超、呂蒙等傳不相上下,遠少于周瑜、魯肅等傳。這種處理與關(guān)羽的歷史地位相當。然在《三國演義》中,關(guān)羽卻被濃墨重彩,大加渲染,千里走單騎、過五關(guān)斬六將、單刀赴會,成一勇武無敵、忠義蓋世的頭等英雄。清順治間,上諭追謚關(guān)羽為“忠義神武關(guān)圣大帝,以褒揚盛烈”,乾隆更贊頌關(guān)羽“當時力扶炎漢,志節(jié)凜然”,又在謚號加添“靈佑”二字,還在上諭中斥責“陳壽于蜀漢有嫌,所撰《三國志》多存私見”。在民間,廣建“關(guān)帝廟”,與“孔廟”并祭,孔、關(guān)抬舉為文、武兩圣,盡享馨香崇拜。這與《三國演義》塑造關(guān)羽形象直接相聯(lián)系。
以下比較《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中關(guān)羽事跡的異同,窺探關(guān)羽崇拜的生成機制。
(一)桃園三結(jié)義——《三國志》沒有關(guān)于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結(jié)義的記載,只是說他們“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且關(guān)羽年長于劉備,若義結(jié)金蘭,兄弟次序當為關(guān)、劉、張?!度龂萘x》則大力鋪陳劉、關(guān)、張三結(jié)義,且作為全書首回——“宴桃園豪杰三結(jié)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以下多回又一再強化三結(jié)義,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表現(xiàn)劉、關(guān)、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義氣”,使之成為貫穿全篇的一條紅線。
(二)青龍偃月刀——關(guān)羽的兵刃是長矛,《三國志·蜀書·關(guān)羽傳》記關(guān)羽殺顏良,用語為“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這一“剌”字正是用長矛殺人的專用字。而《三國演義》第一回詳寫關(guān)羽兵器“青龍偃月刀”的打造過程,后面的章回又一再渲染此刀的神威?!度龂萘x》用力表現(xiàn)的兵器還有呂布的“方天畫戟”和張飛的“丈八蛇矛”。其實史載呂布的兵刃也是長矛,張飛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三國演義》中英雄使用華美鋒利的武器,烘托英雄形象,顯然是采自講史藝人和戲曲作者的塑造。
(三)三英戰(zhàn)呂布——據(jù)《三國志》,公孫瓚沒有參加討伐董卓的聯(lián)盟,所以當時追隨公孫瓚的劉、關(guān)、張三人也未曾參加伐董之役,也就不可能有虎牢關(guān)三英戰(zhàn)呂布一幕。
(四)斬華雄——《三國志·吳書·孫堅傳》載,孫堅參加討伐董卓,“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三國演義》第五回濃墨重彩描寫關(guān)羽“溫酒斬華雄”,顯然是將孫堅事跡移花接木到關(guān)羽身上,是從講史藝人的創(chuàng)作中汲納過來。
(五)斬顏良,誅文丑——“刺顏良”確系關(guān)羽,誅文丑的卻是曹操。
(六)過五關(guān),斬六將——關(guān)羽離開曹操后,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并未發(fā)生過五關(guān)、斬六將之事。
(七)華容放曹——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劉備晚到,所以曹操得以跑掉。此事與關(guān)羽無涉,而《三國演義》鋪陳出“關(guān)云長義釋曹孟德”故事,為的是烘托關(guān)羽的義薄云天。
綜觀《三國演義》關(guān)羽之壯舉,多為移花接木或虛構(gòu)。
(乙)諸葛亮用兵如神嗎?
《三國演義》三十六回至一百零四回寫諸葛亮,以六十八回篇幅(占全書一百二十回一半以上)描繪孔明,塑造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軍事家形象。
歷史上的諸葛亮有戰(zhàn)略眼光,擅長政務(wù)治理,而用兵、戰(zhàn)陣非其所長,陳壽對孔明有“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瞻惟工書,名過其實”的批評。陳壽編定《諸葛亮集》后上表晉帝,表中評價諸葛亮有“逸群之長,英霸之器”,又指出孔明“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yōu)于將略”。《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評語稱諸葛亮為“識治之良才,管肖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陳壽以為諸葛亮民政強于軍政,是恰如其分的評價。而《三國演義》所述諸葛亮的軍事成就,多為移花接木,轉(zhuǎn)自他人。
火燒博望坡——此乃劉備所為,發(fā)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草船借箭——此乃孫堅、孫權(quán)父子所為,分別發(fā)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zhàn)。
借東風——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此乃曹操遭遇之天災,非諸葛所借或預測。
赤壁之戰(zhàn)——諸葛亮智激孫權(quán)是史實,其他諸如舌戰(zhàn)群儒、智激周瑜、群英會、識破苦肉計、龐統(tǒng)獻連環(huán)計等均為虛構(gòu)。破曹的主要指揮者是周瑜,諸葛亮只是敲邊鼓。
三氣周瑜——從赤壁之戰(zhàn)結(jié)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籌集軍需,未與周瑜見面。三氣周瑜純系藝術(shù)虛構(gòu)。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事跡,僅三顧茅廬、隆中對有史實依據(jù),其他多為移花接木。魯迅稱《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一語破的。
(丙)周瑜的器量
《三國演義》刻畫的周瑜才華出眾,風流倜儻,然而卻心胸狹窄,尤忌諸葛亮智謀勝己,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終因褊狹而喪命。然而,這并非真周瑜?!度龂尽份d,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quán)贊其有“王佐之資”。程普評價周瑜說:公“與人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陳壽評價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宋代名士對周瑜的人品也給予甚高評價,《前赤壁賦》“雄姿英發(fā)”的“千古風流人物”之盛贊,也是給周瑜的。《三國演義》渲染周瑜狹隘,是為了映襯諸葛亮的智略恢弘。此為中國小說、戲曲慣用的“揚抑法”。
遭此類似待遇的是魯肅?!度龂尽份d,魯肅“思慮宏遠”,“有過人之明”,初見孫權(quán)即建策: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fā)劉表,競長江而有之,然后建號稱帝,以圖天下。戰(zhàn)略眼光與諸葛亮“隆中對”水平不相上下。而《三國演義》中的魯肅老實忠厚,屢屢被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這當然也是為著襯托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蔣干中計——蔣干勸降周瑜而未果,返回曹營,稱贊周瑜雅量高致。此事發(fā)生在赤壁之戰(zhàn)前,蔣干、曹操中計,純屬虛構(gòu)。
五、小結(jié)
總觀《三國演義》對魏、蜀、吳三個集團的描寫,大體符合史事格局,反映了由漢而魏、由魏而晉的政權(quán)更替統(tǒng)系,可見作者重統(tǒng)而不違史,保持了對《三國志》的承襲關(guān)系,故嘉靖本《三國演義》題署“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后學羅貫中編次”,是基本恰當?shù)?需指出:陳壽是“晉平陽侯相”,而非“晉平陽侯”),但人物形象刻畫、細節(jié)描寫多有虛構(gòu),以服務(wù)于擁劉貶曹的需要,突出斥奸頌仁、譽忠責篡的政治訴求,其藝術(shù)效果是強烈的。
法國歷史傳奇作家大仲馬說,他把歷史當作掛衣服的鉤子,衣服則是他縫制的。大仲馬的《鐵面人》、《三個火槍手》、《基度山恩仇記》分別寫路易十四時代、路易十五時代、后拿破侖時代,其鮮活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給人以藝術(shù)享受,我們不必也不應當從這些小說獲得關(guān)于路易十四時代、路易十五時代、后拿破侖時代的信史,不會因《鐵面人》而相信路易十四是冒充的繼位者。對俄法戰(zhàn)爭史有精深研究的托爾斯泰所著《戰(zhàn)爭與和平》,不僅嚴格遵照歷史真實框架,而且十分講究細節(jié)真實,上自沙皇亞歷山大宮廷、貴族家庭,下至行伍士卒,乃至由農(nóng)民組成的游擊隊,皆能還原歷史場景,可以作為十九世紀初葉俄國社會的百科全書看待,但不必也不應當將這部小說當作俄法戰(zhàn)爭的信史,彼埃爾、安德烈、娜塔莎不能以真實歷史人物視之;書中對拿破侖充滿厭惡,所刻畫的裝腔作勢的拿破侖未必是歷史真實的拿破侖。
總之,應當把握信史與史傳文學的聯(lián)系性與差異性,把握歷史真實與藝術(shù)真實的辯證關(guān)系。當然,不同的史傳文學與信史的接近程度不同,《戰(zhàn)爭與和平》、《彼得大帝》比《鐵面人》、《三個火槍手》接近信史一些;《東周列國志》比《三國演義》接近信史一些,藝術(shù)感染力也差了許多?!度龂萘x》習稱“七實三虛”,有“真三國,假封神”之說,而我認為尚沒有達到“七實”,凡精彩情節(jié)(過五關(guān)斬六將、蔣干盜書、借東風、三氣周瑜、長坂坡之類)都是虛構(gòu)的,不過都還掛在三國歷史這個鉤子上,我們只能以文學作品欣賞之,從中獲得某種歷史感和美學享受,而不可求信史于《三國演義》,也不應當以信史標準苛責小說《三國演義》,正如不能以過高的生動性、典型性要求史書《三國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