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明
[病文入院]
我的生日快要到了,我向爸爸媽媽提了許多要求:買毛絨玩具啊,出去玩啊……一年就這么一次,當然要好好慶祝一下嘍!
當我喜滋滋地聽著林志穎的《生日禮物》時,忽然被一句歌詞吸引住了:“每個生日都有禮物。”在我的生活中,這句歌詞只適合于我。每年的10月22日,不論大小生日,家里都是我的禮物。而爸爸媽媽的生日卻與往年365天一樣,平平淡淡,沒有禮物。
雖然我記得父母的生日,而且每次生日前我總會對他們說:“今年我會送您一樣生日禮物,您要什么?”可每次都是“小孩送什么禮物,你把這點錢拿去買點書,只要你成績好,我們比什么都高興”這些回答。在我的記憶中,爸爸只有在40歲生日時才買了個蛋糕,而媽媽幾乎沒有做過像樣的生日。今年,我自己做了份很有意義的生日禮物給媽媽,她當時感動得差點落淚,對親戚朋友說:“我的女兒懂事了!”
如今的社會,獨生子女像小太陽,還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們的父母也太寵愛孩子,使得一些孩子不懂得尊敬長輩,不懂得關心別人,有的甚至還忘了父母也有生日。其實,父母只要我們對他們有一點關心,哪怕只在吃好東西時想到他們,或者給他們也品嘗一口,他們也會感到很滿足、很幸福。
[啄木鳥醫(yī)生]
本文用了幾個材料:“我”向父母要求生日禮物;父母自己的生日幾乎沒有什么禮物;今年“我”在母親生日那天贈送了一份禮物,母親很感動。由此,作者引發(fā)一些見解。但文章毛病出在比較具體地描寫了前面兩個材料,而忽略了第三個材料,只一筆帶過。
其實這篇文章中最有價值,最能體現(xiàn)思想、情感光彩的恰恰是第三個材料。作者如此處理,不免叫人遺憾!可以把“我”為母親生日送上一份有意義的禮物這個材料提取出來,拓展開來寫。文章的中心可確定為:反映“我”長大了、懂事了,表現(xiàn)母女之間深情的愛。根據(jù)這個立意,文章應具體寫出“我”準備禮物、贈送禮物、“母親”接受禮物的整個過程。這樣,也許文章會更加真摯而感人。
[康復出院]
燈光下,一只裝滿五彩幸運星的盒子顯得特別耀眼?!?、2、3……41、42、43、44”啊,大功告成啦!共44顆小星星,這可是我一星期來的“杰作”。望著眼前精致的小盒,誰能想象它曾使我大費腦筋呢?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每年的7月2日是媽媽的生日,作為女兒當然要送一份禮物表達心意,可是以往6月份還沒結束,我的“財政就出現(xiàn)赤字”,誰叫我的好友都擠在6月出生呢。但一直這樣,就意味著在我成年工作之前,媽媽是收不到我送給她的生日禮物的,這可太殘酷了!
苦思冥想了幾天幾夜,嘿,有了!以前媽媽叫我做事,我總是老大不樂意,現(xiàn)在我可以做些服務券,如揉肩券,家務券,購物券……送給她啊,這樣,只要媽媽取出一張服務券,我就按券上的內容進行服務,保證服務態(tài)度好、質量高,而且使用次數(shù)不限。說到做到。接著,我又精心折了44顆代表媽媽年齡的幸運星,希望它們能給媽媽帶來好運氣。如此,一份不花錢卻很有意義的生日禮物就誕生了。
幾天后——
屋里傳來陣陣生日歌聲。我和爸爸正在為媽媽慶祝生日。該送禮物了,我掏出巴掌大的小盒子,爸爸媽媽都用驚異的目光打量著它,我想他們大概會在心里猜我是怎樣守住這個月的零用錢的吧?只見媽媽用顫抖的手打開女兒送給她的第一份禮物,當映入她眼簾的不是什么精致昂貴的物品,而是一疊色彩各異的服務券和耀眼的幾十顆小星星時,她的眼里有驚、有喜、有歡、有樂,淚,不知不覺就順著臉頰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