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2009-10-22 09:12熊召政
同舟共進(jìn) 2009年9期
關(guān)鍵詞:瘦西湖杜牧古橋

熊召政

【二十四橋,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

馬上看英雄,月下看美人。這是中國人慣有的欣賞方式。馬上的英雄,如果馳騁在遼闊無際的草原,那一份剽悍與瀟灑,不但讓人眼熱,而且讓人心儀。月下的美人,如果在繡樓上倚窗憑眺,或者在花園里對花懷想,美固然美,但總覺得過于孤獨,或者說,那一份冷艷有點拒人千里。但是,如果讓月下的美人站在一座彎彎的小石橋上,帶著荷香的風(fēng)吹動她美麗的霓裳,玲瓏的櫻桃小嘴上,橫著一管竹質(zhì)的洞簫,那一份風(fēng)韻,那一份嫵媚,立刻會把你帶進(jìn)一種陶醉,一種向往。

晚唐的詩人杜牧,是第一個用絕妙的詩句表達(dá)這種陶醉的人,他這樣吟唱道: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就因為這首詩,許多人愛上了揚州,都想在空濛的月色下走上二十四橋,尋找那月色下吹簫的美人。

但是,揚州的二十四橋究竟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呢?自唐朝至今,這個話題一直爭論不休。

今天的揚州城內(nèi),有兩座橋,都叫二十四橋。

一座在揚子江路上,古時候是一座石拱橋,現(xiàn)改為鋼筋混凝土大橋。為證明其身份,橋欄上還立有石刻的美人吹簫圖。另一座橋在瘦西湖上,雖然也是新建,但其形制仍有古代石拱橋的韻致。

二十四橋是一座橋的說法,自南宋開始。此前,沒有任何記載。當(dāng)代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同意北宋科學(xué)家沈括的觀點,認(rèn)為揚州城中的確有二十四座橋存在。如果只是一座橋,杜牧就不會說“玉人何處教吹簫”了。

隋代以后,隨著南北運河的貫通,揚州得地利之便,成為中國最為繁華的水城。水多橋就多,所以,不少人贊同揚州城內(nèi)有二十四座橋的說法。古時造橋,考慮的因素一是不影響河道上船只的航運,二是橋面上的通行能力。為了給過往的木船留下足夠的空間,古橋大都做成半圓的拱券——這大約就是石拱橋產(chǎn)生的原故。經(jīng)過千百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以及無數(shù)行人的踐踏,橋面的石階都被磨得光滑潔凈,任何時候,只要踏上它,就會感到它的溫柔可親以及那種默默的承擔(dān)。

【浴火重生:揚州屠戮與揚州的橋】

比杜牧稍早一些的另一名唐代詩人張若虛,是揚州人。他日夕感受揚州的煙花水月,寫了一首《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被譽為唐詩的壓卷之作。設(shè)想一下,在一個春江花月之夜。一位妙齡少女站在彎彎的小石橋上吹奏一支竹簫,無論是不勝嬌羞的形態(tài)還是低迴婉轉(zhuǎn)的旋律,都讓人想起另一位詩人的名句: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無奈是揚州。

揚州的溫婉在于水,而一座座彎彎的石拱橋構(gòu)成了水上的童話。童話的顏色是姹紫嫣紅的春花,童話的意境是空濛的月色,童話的主人便是那吹簫的少女了。

因為張若虛和杜牧的引導(dǎo),歷史中有多少醉心于藝術(shù)生活的人,紛紛來到揚州尋夢。揚州的輝煌,在唐、清兩個朝代的中期達(dá)到鼎盛,由藝術(shù)家與商人聯(lián)合打造的嘉年華,讓市井生活的熱情極度地宣泄。在這兩個時期,揚州城內(nèi)留下不少輝煌的建筑詩篇。而大量石橋的建成,則為這座城市的造型藝術(shù)增添了很多優(yōu)美的弧線。

盛唐之后,揚州城有過多次慘遭屠戮的記憶。市民的鮮血與石橋的碎片同時沉入悲慘的歲月,沒有任何一座橋梁能夠逃避浩劫,不管是石橋、磚橋還是木橋,都未能在慘烈的戰(zhàn)斗中僥幸存在。

當(dāng)然,毀掉的不只是橋梁,還有那些寺廟、園林和王侯們宏偉的陵墓。這些精美建筑的毀滅,會給屠城者帶來罪惡的喜悅。

透過歷史的煙云,我們會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的城市一旦被毀滅,便永遠(yuǎn)成了廢墟,甚至最后連廢墟也完全消失。但有的城市卻有浴火重生的能力,不管它被毀滅多少次,總會奇跡般地再度崛起和興盛。揚州就屬于這樣的城市。

被焚燒的寺廟重新建設(shè),被破壞的園林重新營造,被損毀的橋梁重新修砌。雖然,揚州在歷史上經(jīng)受了多次浩劫,但浩劫過后,揚州用更加炫目的美景來撫平歷史的創(chuàng)傷。

瘦西湖上,有一座四橋煙雨樓。這座始建于康熙年間的重樓,也叫黃園,原是一位黃姓鹽商的湖邊別墅。從樓中眺望,可以看到瘦西湖上虹橋、長春橋、春波橋、蓮花橋四座橋梁。四橋煙雨樓由此得名。

四橋煙雨樓是黃園的主體建筑。黃園是乾隆年間揚州最負(fù)盛名的私家園林之一。乾隆皇帝下江南,到黃園中游覽,留下御制詩一首:

多有名園綠水浜,清游不事羽林紛。

何曾日涉原成趣,恰值云開亦覺欣。

得句便前無系戀,遇花且止足芳芬。

問予喜處誠奚托,宜雨宜旸利種耘。

單從詩歌本身評價,這首詩算不上好詩。但它的意義在于詩作者的身份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一位商人在自己的別墅里接待了皇帝并得到它的墨寶,在中國古代是一種難得的殊榮。乾隆皇帝站在四橋煙雨樓中欣賞了瘦西湖的景色,特別在眺望了水光花色中的四座橋梁之后,遂將黃園改為“趣園”——這位熱愛旅游的皇帝,大概認(rèn)為在一座樓中能看到四座造型各異的橋梁,是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

【修建瘦西湖五亭橋引發(fā)的官場地震】

在瘦西湖白塔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座橋,如同錦繡錯綜的空中樓閣,橫跨瘦西湖南北兩岸。因這座橋建在蓮花埂上,故被稱作蓮花橋。又因為橋上建有五座亭子,當(dāng)?shù)厝艘步兴逋?。久而久?五亭橋的名字越叫越響,因而也就取代蓮花橋,成為這座橋約定俗成的名字。

茅以升先生稱贊五亭橋是“古代交通橋與觀賞橋結(jié)合的典范”。它像一首立體的詩,矗立在瘦西湖的山光水色之中,向世人傳遞著中國古代造橋藝術(shù)的魅力。

揚州的歷史上,很少建造大型的石拱橋。五亭橋大概是存世中唯一的一座了。游客們在欣賞五亭橋的美景時,大概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座橋的建造曾引發(fā)了一次官場地震。

卻說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巡游江南,對剛剛修葺一新的大虹橋與瘦西湖的園林風(fēng)光贊不絕口。遺憾的是,瘦西湖因沒有疏浚,航道時斷時續(xù),一心想乘坐游船前往平山堂的乾隆,只得在蓮花埂舍舟登岸,這多少掃了他的游興。六年之后,乾隆又下江南各州,這第二次南下的詔旨到達(dá)揚州,地方上各衙門的官員便湊在一起商量接待方案。當(dāng)時揚州衙門眾多,但最大的衙門仍屬兩淮巡鹽御史,接待乾隆的主要責(zé)任人,當(dāng)然是剛剛蒞任的兩淮巡鹽御史高桓了。

高桓是乾隆的小舅子,他的姐姐是乾隆寵愛的貴妃。高桓為了讓姐夫第二次巡游揚州玩得開心,決定疏浚瘦西湖的航道,并挖開蓮花埂讓游船直接航行到平山堂所在的蜀岡。為了不影響游人的通行,遂決定在被挖開的蓮花埂上建一座橋梁,這就是五亭橋的由來。

在瘦西湖的中段應(yīng)該建一座什么樣的橋,才能與這里的自然風(fēng)光和諧地融為一體呢?長期住在北京的高桓,經(jīng)反復(fù)斟酌,決定吸收北海五龍橋以及萬歲山五亭的建造方式,再配之以金剛寶座塔式的橋基。將這三樣統(tǒng)一于一座橋上,施工難度極大,但卻形成了中國獨一無二的橋梁式樣,并為揚州留下建筑的奇跡。

建造這樣一個風(fēng)格獨特的五亭橋,需要巨大的經(jīng)費。乾隆皇帝詔旨說得明白,他南下江南的一應(yīng)費用,由國庫支付,不用地方承擔(dān)。但建橋經(jīng)費顯然不能上奏朝廷,列入國家預(yù)算。高桓自作主張,動用兩淮巡鹽御史衙門的小金庫,這是一筆隱瞞了朝廷的額外收入,即巡鹽御史衙門向鹽商發(fā)放鹽引時,除上交朝廷的例銀之處,每引多加紋銀三兩,僅此一項,每年可收銀二十余萬兩。

乾隆皇帝第二次到達(dá)揚州,當(dāng)他乘坐畫舫穿過五亭橋時,不禁“龍顏大悅”,命令停舟上岸,在橋上聽了一曲笙歌,并對營建此項工程的地方官員給予了褒獎。

但是,幾年后,一個偶然的原因,使“兩淮鹽引案”曝光。乾隆震怒,下旨將擔(dān)任過兩淮鹽運御史的普福、高桓、盧見曾三任長官革職下獄,被牽進(jìn)此案的官員達(dá)數(shù)十人之多,一時間,此案成為乾隆親自過問的第一腐敗大案。但是,追查的結(jié)果更令乾隆皇帝難堪,因為這些“小金庫”的數(shù)百萬兩銀子,多半花在他每次下江南的接待和備辦貢品上,其中當(dāng)然也包括修建五亭橋及疏浚瘦西湖而花掉的數(shù)萬兩銀子。此案最終草草收場,但普福、高桓、盧見曾三位鹽運御史都為此丟掉了性命。

因為一座橋而讓三位朝廷重臣命赴黃泉,在中國留下的眾多古橋中,恐怕是唯一的個案了。但是,只要拋開政治與藝術(shù)之間那種最為隱秘的血緣關(guān)系,在燦爛的陽光下,我們?nèi)阅芴兆碛诩兇獾乃囆g(shù)的美。力與美、壯與秀,在五亭橋上得到了完美的結(jié)合。

死去的高桓,聽不到后人對五亭橋的贊美:

揚州好,高跨五亭橋。

面面清波涵月影,

頭頭空洞過云橈。

夜吹玉人簫。

【橋是凝固的詩,詩是無形的橋】

浮漾在簫聲中的波光,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從盛唐的二十四橋到康乾盛世的大虹橋、五亭橋,煙雨也罷,修禊也罷,笙歌也罷,它們都像是中國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化為古橋上精美的浮雕。一些橋消失了,一些橋又誕生了;一些橋上走過了愛情,一些橋上又走過了仇恨。橋上的中國,時而衰老,時而新生。翻開歷史的典籍,揚州有據(jù)可查的古橋,唐朝有二十六座之多,宋朝有五座,元朝有六座,明朝有十三座,清朝有十九座。自隋至清,揚州的六朝舊夢,幾乎都可以在這些生而復(fù)死,死而復(fù)生的古橋上得到詮釋和延伸。面對那些巧奪天工的古橋,你可以真正地體會到橋是凝固的詩,詩是無形的橋。橋與詩融為一體,如一幅水墨,如一曲洞簫的,仍然要數(shù)杜牧的那首精美的七絕。讓二十四橋浸在空朦的月光里,讓吹簫的美人站在彎彎的小石橋上,這樣玲瓏空靈的意境,正是中國人所欣賞的含蓄的古典之美。我個人認(rèn)為,在以橋為對象的唐代詩歌中,能夠與杜牧這首詩相媲美的,大概只有張繼的《楓橋夜泊》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姑蘇即今天的蘇州。在寒山寺之側(cè)、架設(shè)在運河上的楓橋,因為張繼的詩句,千年來一直得到游人的青睞。杜牧與張繼兩位詩人,都是橋的知音,兩人都寫江南的橋,都選擇了晚秋時節(jié)親近橋韻。所不同的是,杜牧讓橋與吹簫的玉人相戀,而張繼則讓橋與佛寺的鐘聲相連。杜牧的意境溫潤,富于浪漫;張繼的意境蕭瑟,略含惆悵。兩者同樣的動人,同樣的婉轉(zhuǎn),沒有高下之分。因為這兩首詩,如今的楓橋與二十四橋,都成了游人向往的景區(qū)。

乾隆皇帝來到揚州之前,對這座水城知之甚微,他只知道一座二十四橋。因此從北京出發(fā)前寫詩表達(dá)心情:“明朝又放征帆下,去向揚州廿四橋?!钡弁跫壍穆糜握?霸氣有余而繾綣不足。文人出身的郁達(dá)夫,心中縈念二十四橋,發(fā)為詩歌,便覺得非常藝術(shù):

亂擲黃金買阿嬌,窮來吳市再吹簫,

簫聲遠(yuǎn)渡江淮去,吹到揚州廿四橋。

(作者系“茅盾文學(xué)獎”獲獎作家、湖北省作協(xié)原副主席)

猜你喜歡
瘦西湖杜牧古橋
夜游瘦西湖
My Friend
走古橋,做古橋,感受古橋文化魅力
瘦西湖
Parks In Yangzhou
金元明時期北京地區(qū)古橋研究概述
赤壁
探訪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