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
摘 要:賞識激勵是灑向學生心靈愛的陽光。在教育教學中運用賞識激勵策略,要從實際出發(fā),堅持正面導向,把握語言特點,靈活使用方法,根據(jù)不同對象采取不同賞識激勵的頻率等。
關鍵詞:賞識激勵;教學策略;語言特點;頻率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09)09-0004-02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實施,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受到強烈的沖擊,賞識激勵教學策略日益深入人心,它被廣泛的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中,這種教學策略在促進學生成長、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動作用。
一、賞識激勵教學策略的正面導向作用
心理學專家威廉·杰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贊美?!睙o論是從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著名的實驗中,因專家的結論而備受教師賞識和贊賞、成績顯著提高的那些隨機選出的學生的典型事例;還是發(fā)明大王愛迪生因小學的學習成績差,常受到教師和同學的歧視、諷刺,而他的母親卻始終對他大加贊賞和幫助,促使他最終成為“發(fā)明大王”的故事,我們都不難發(fā)現(xiàn),是教師和母親的贊語——賞識和激勵,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從而化作了學習的動力,使他們不斷走向成功之路。愛迪生說:“沒有母親的贊賞和激勵,就沒有我的一切?!?/p>
心理學實驗表明:對人格的積極肯定和評價,在一個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人便會感到鼓舞和振奮。試想,當一個學生生活在缺少賞識和激勵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精神將是孤寂的,如果長期得不到積極的肯定,生命的潛能將受到壓抑,內心將充滿痛苦和沮喪。
經(jīng)驗告訴我們,少年兒童本身并不具備自我評價能力,多數(shù)情況下,是靠他人的態(tài)度來進行自我認識,其中家長和教師的評價尤為重要,學生身旁最親近的人的一句贊美,會令他們信心百倍,熱情陡漲,而一句輕蔑的嘲諷,足以讓他們信心喪失殆盡。所以說,最殘酷的傷害,是對一個人自信心的傷害,最大的幫助是給人以支撐起人生信念風帆的信任和贊賞。
從學生的心理需求來說,他們渴望別人的肯定,渴望成功。學生的心,是一片不染塵俗的純凈天空。他們不僅需要愛撫更需要真誠的賞識和鼓勵,哪怕是教師只言片語的賞識和激勵,也會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會把這種成就感的信心和勇氣延續(xù)到下一次行動中。所以,我認為,作為教師一定要敢于表揚、善于表揚、勤于表揚你的學生,讓學生在教師賞識激勵的語言中,獲得向上的力量。
二、賞識激勵教育的語言特點
在實施賞識激勵教育中,特別是在口頭表揚過程中,教師要多用肯定性、激勵性語言,語調多采用商量的口吻,這樣,才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得以保持,才能達到更好的激勵作用。
在課堂上,當學生圓滿的回答問題后,你說一句:“你真棒”。當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時,你對他說:“祝賀你這次取得了好成績,只要能堅持下去,你的目標很快就能實現(xiàn)”。教師的張口之勞便是對學生的巨大鼓勵。當提到學生的缺點時,像“你能行”;“在這方面注意一點,文章會寫的更美”;“如果……就更好了”;“你要是……教師就更喜歡你了”。在教師的贊美聲中,學生得到了被賞識的激勵,被期盼的積極心理效應,學生就會更加努力,在賞識激勵的教育中,完成人格的健全培養(yǎng)甚至是素質、成績的飛躍。
賞識的語言要有激勵性,否則,學生會對教師的賞識產(chǎn)生厭倦或反感的心理,而且不恰當?shù)谋頁P還會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有一位留學生去導師家做客,看到導師的小女兒后就夸她長的漂亮,等孩子走開后,導師批評留學生說:你表揚孩子沒有錯,但你不該表揚女兒漂亮,原因是,漂不漂亮是父母的遺傳基因決定的,不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這樣表揚,會滋生孩子的優(yōu)越感,會讓孩子在生活中放棄努力。導師說:對那些先天因素決定的,孩子不能選擇的方面不要夸,你夸孩子長的漂亮不如夸孩子儀表端莊服飾整潔,你夸孩子聰明,不如夸他學習刻苦,這樣的賞識才能既激勵學生努力,又能弱化他的優(yōu)越感,增強他的平等意識。
賞識的語言要做到言如其實,恰如其分,不可過輕,也不能無限夸大,過輕的表揚會令學生產(chǎn)生失望的情緒,過頭的表揚有時會讓學生產(chǎn)生自滿的情緒,有時還可能使學生誤認為你在嘲笑他。信口開河,隨心所欲的表揚,不但起不到鼓舞激勵的作用,反而會降低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
三、賞識激勵方法的運用
賞識激勵教學策略,通常以口頭表揚為主,但不僅限于此。教師對學生伸出大拇指,或是一個雙手鼓掌的動作,一個示意性的微笑,一個贊賞的眼神,一次贊許的頷首,一束喜悅的目光,一次中肯的評語都是對學生的肯定與稱頌,使學生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激勵。
常言說:上帝都允許孩子犯錯誤,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筆者認為,對于犯錯誤的學生,為師者應該以寬容平和的心態(tài),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通過多角度思維的方式,找出學生在犯錯誤過程中的“閃光點”。
育才中學的老校長陶行知先生,有一個著名的四快糖的故事,有一天,他碰到一個男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并對怒氣未消的男生說:“請你去我的辦公室一趟好嗎?”等陶行知向其他學生了解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只見那名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苯又痔统鲆粔K糖給男生:“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的接過糖果。陶行知又說:“據(jù)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快糖給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碧障壬痔统龅谒膲K糖說:“你已認錯,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陶先生的教育方法,很值得好好借鑒。他善于從多角度思維,從犯錯誤學生身上尋找其優(yōu)點或閃光點,善于用犯錯誤學生身上的積極情感克服和戰(zhàn)勝消極情感,充分挖掘學生內在誘因,積極調動學生的內因產(chǎn)生變化,而不是靠威嚴從外在因素上促使學生改正錯誤。
賞識激勵策略,就像陽光沐浴了學生的心田,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所以從教者千萬不要吝惜表揚、夸獎、賞識和激勵,即使在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
我們的部分教師在教育犯錯誤的學生時,往往批評多于鼓勵,甚至經(jīng)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企圖引起學生的重視,來喚醒學生改正錯誤的決心。殊不知這樣做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適得其反。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吸收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學策略來教育學生,應該從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的教育故事中受到啟迪。
四、賞識激勵要根據(jù)對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頻率
一般來說,優(yōu)生受到表揚的機會會很多,那么,對優(yōu)生則應適當提高賞識的門檻,降低表揚的頻率,對其一般性的優(yōu)良品行和學生普遍性的優(yōu)點,表揚則可“輕描淡寫”,但感情要真摯,言辭要懇切,促使其加壓奮進,更上一層樓。對于中等生和暫時落后的學生,要善于抓住其點滴進步和行動中的亮點,及時予以表揚,加大表揚的頻率。必要時,對于表現(xiàn)一貫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為其創(chuàng)造受賞識的機會,以使其盡可能的受到更多的表揚。
總之,賞識激勵你的學生是一名合格教師應有的素養(yǎng),賞識激勵教育是師生的牽手互動,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是教師從心底里珍愛學生的表現(xiàn),它能使學生在人生長河中信念永存,會使學生步入成功的殿堂,同時也會鑄就教師的成功。
【責任編輯 韓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