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數(shù)選擇中國是對手 逾三成認為中國最重要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陸 樂 本報記者 杜天琦
一項在美國成年人中進行的聯(lián)合民調顯示,超過半數(shù)受訪者將中國視為美國的對手,有34%的受訪者認為中美關系是美國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據(jù)路透社4日報道稱,這份在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即將首次正式訪華前公布的調查結果,凸顯了美國對中國這個重要貿易和外交伙伴的“矛盾情感”。有中國學者認為,民調結果顯示美國人對中國這種“又愛又恨”的情緒,比較準確地反映了美國一般民眾和政治精英目前對中國的態(tài)度。
據(jù)報道,民調結果是由全球著名咨詢提供商湯姆森路透公司和益普索公司聯(lián)合發(fā)布的。該調查是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1077名美國18歲以上成年人中進行的。當被問到“美國應與哪個國家建立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時,中國名列榜首,有34%的受訪者選擇中國。其后是23%的人選擇英國,位居第三名的是加拿大,有18%的人選擇。
而在另一道題中,當被要求用“盟友”或是“對手”形容中國時,56%的受訪者選擇“對手”,只有33%的人選擇“盟友”。除此之外,2%的人認為中國“既是盟友也是對手”,2%的人認為“兩者都不是”,7%的人則不知道如何定位中美關系。
分析人士認為,該民調發(fā)表在奧巴馬即將首次訪華之前,體現(xiàn)了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美合作和貿易紛爭背景下,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復雜看法?!董h(huán)球時報》駐美國記者對美國人的這種復雜心態(tài)深有體會,在美國,普通民眾提到中國,總是流露出非常感興趣的態(tài)度。比如,從奧運會到中國年輕人的生活,有許多話題是他們好奇并想交流的。一旦涉及到美中關系,很多人就會流露出對中國本能的不信任。在媒體上,“中國、印度是美國未來的最大對手”這樣的論調屢見不鮮,一般民眾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容易就接受了結論,并不去關心背后的證據(jù)和邏輯。
其實,中美民眾對彼此的態(tài)度一直是民調機構和媒體熱衷的議題。去年4月,美國著名民意調查公司蓋洛普曾對1007名美國人進行電話采訪,結果顯示,有1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威脅,僅次于伊朗和伊拉克。而且選擇中國的人數(shù)比2007年增加了4個百分點。中國香港媒體今年4月公布的民調則顯示,56%的中國民眾“不喜歡”美國。
“中美雙方的政治精英階層應該準確定位對方的戰(zhàn)略意圖,客觀看待彼此,不要盲目夸大危險性”,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吳心伯教授4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美國已經意識到中國影響自己國家利益的能力在不斷上升,因此會越來越重視中美雙邊關系;同時,由于中美在政治制度、意識形態(tài)、戰(zhàn)略利益上的不同,難免又會對中國抱有戒心。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專家倪峰此前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提醒說,民調機構的一家之言其實很難反映“中美之間深度捆綁的互惠關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