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曾少梅 王 瑋
馬英九日前稱贊國民黨前任主席吳伯雄的兒子、桃園縣長參選人吳志揚是“五星級縣長人選”。事實上,家世背景是臺灣政治人物從政的一個重要資源,世家子弟在父輩的刻意栽培、提攜下,相較他人更易在政壇嶄露頭角。在島內(nèi),這樣的“父子兵”為數(shù)不少。
吳伯雄父子近年來風頭很勁。吳伯雄資歷深厚,人脈廣布,曾任桃園縣長、臺北市長、“內(nèi)政部長”、“總統(tǒng)府秘書長”,尤其是在國民黨主席任內(nèi),不僅成功帶領(lǐng)國民黨贏得“立委”和“總統(tǒng)”兩場至關(guān)重要的選戰(zhàn),還不斷致力于深化國共兩黨交流對話,推動兩岸關(guān)系和平發(fā)展,在國民黨內(nèi)以及海峽兩岸均享有頗高聲望。吳志揚的祖父吳鴻麟曾任第四屆桃園縣長。政治世家的背景使吳志揚擁有從政的先天優(yōu)越條件,2004年他進軍政壇,當年底就以桃園縣第一高票當選第六屆“立委”,由于形象清新,問政專業(yè),2008年1月成功連任“立委”。吳志揚參選桃園縣長,目前選情大幅領(lǐng)先,年底很有希望出現(xiàn)馬英九所言的吳家“一門三縣長”。
郝柏村父子赫赫有名。軍人出身的郝柏村,深受蔣介石父子賞識,歷任國民黨政軍要職,被外界稱為“軍事強人”。李登輝上臺后,因不滿李縱容“臺獨”,決策專斷,郝柏村于1990年2月參與了李煥發(fā)動的反李登輝的“二月政爭”。之后,李登輝為排擠李煥,任命其為“行政院長”,兩人任內(nèi)矛盾不斷。1996年郝柏村因脫黨參選“總統(tǒng)”,為新黨“立委”候選人助選,被國民黨撤銷黨籍,自此淡出政壇,2005年國民黨又為他恢復黨籍。郝柏村的兒子郝龍斌1995年8月因不滿國民黨的現(xiàn)狀而退出國民黨,加入新黨。由于出身政治家庭,加之個人政治形象清新,他一直在新黨中生代居于“龍頭”地位。1998年底,郝龍斌接任新黨召集人,但在“孤臣無力能回天”悲嘆下,于2001年3月轉(zhuǎn)任陳水扁當局的“環(huán)保署長”。2006年1月,郝龍斌重回國民黨,在2006年12月的臺北市長選舉中,以較大優(yōu)勢擊敗包括謝長廷、宋楚瑜、李敖在內(nèi)的多位重量級候選人。
陳哲男父子是扁心腹。因高捷弊案被捕入獄的前“總統(tǒng)府副秘書長”陳哲男,原為國民黨員,曾是李登輝的心腹愛將。但他卻與陳水扁關(guān)系密切,并于1992年底拋出“一中一臺”的主張。1993年被國民黨開除后加入民進黨,1994年陳水扁當選臺北市長后,他便緊跟陳水扁直到“總統(tǒng)府”。2006年他因高捷弊案被判入獄12年。陳哲男之子陳其邁自小深受“臺獨”思想影響,是其父在“立法院”的得力助手,陳哲男拋出的“一中一臺”主張就是陳其邁在課堂上草擬完成的。陳其邁原先也是國民黨員,1995年加入民進黨后便投身政治,是扁陣營的核心之一,2005年曾接替謝長廷任高雄市代理市長,后因其父的弊案而被迫下臺。
羅福助父子曾雙雙當選“立委”。在1998年的“立委”選舉中,一大特色就是羅福助、羅明才父子雙雙當選“立委”,這是臺灣選舉史上少有的例子,也證明羅家人脈資源豐厚。羅福助不僅經(jīng)營建筑、股票、土地投資、賭場,更在1986年與臺灣省內(nèi)各幫派頭目共同創(chuàng)立臺灣最大的黑社會組織“天道盟”,自任盟主。羅福助蹲過監(jiān)獄、也在外逃匿過,自1995年以無黨籍身份當選“立委”后,由于其背景特殊,加之作風強悍(時常在“立法院”動手打人),因而不斷被外界攻擊為“黑道參政”。但是他卻擁有一定的支持者,原因很簡單,就是只要有選民找他辦事,沒有擺不平的。羅福助后來棄選“立委”退居幕后,專心經(jīng)營企業(yè),并與政治保持適當距離。戴著眼鏡、臉龐清秀、看似文弱的羅明才,在其父的蔭庇下,不僅在1991年,以24歲之齡當選全臺最年輕的“國大代表”,1993年8月更當選最年輕的國民黨中央委員。2008年他又代表國民黨當選為臺灣第七屆“立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