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球
一個龐大的群體像流水一樣融進了城市的各個角落,這就是數(shù)以億計的外來民工子女。城市的生活讓他們對未來產(chǎn)生了無限美好的遐想。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家徐玲不僅將眼光注視到了這一個群體,而且拿出了近20萬字的長篇新作《流動的花朵》。無論是篇幅,還是包含的思想內(nèi)涵,讓我們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時代氣息。書中主人公王弟和姐姐王花隨打工的父母一起來到美麗的江南城市,和所有外來民工家庭一樣,意想不到的困難甚至災難一個接一個向他們襲來,他們的生活無比艱辛,可王弟并不覺得痛苦,越來越明確的美好理想、人生目標,讓他的心里常常蕩漾著幸福和感激。城市對新市民的巨大包容、政府對民工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視、本地同學的友愛和本地老師的關(guān)心甚至陌生人的友好,無不讓他從心底不停地滋生出奮發(fā)向上的力量,他由衷喜愛充滿現(xiàn)代文明氣息的城市,他渴望長大,渴望長大了能像本地人一樣幸福生活。
徐玲認為健康的成長需要快樂,更需要感動。每一次震撼心靈的感動都是兒童生命里的陽光、成長的甘露。懂得感動的兒童一定是善良和美麗的。作者深深感悟到,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不是簡單地寫在紙上,而很有可能是刻在兒童的心上,兒童文學需要幽默、需要輕松,更需要智慧和高尚的精神構(gòu)建,作品的靈魂正是作家內(nèi)心大愛大美的集中展示。因此,兒童適合什么作品、需要什么作品、喜歡什么作品,就成為作者創(chuàng)作中一直探尋的密碼。
有生命力的作品一定是時代的號角,以民工子女為主人公歌頌教育公平、歌頌社會和諧的題材在徐玲落筆前是個空白。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流動的花朵更需要呵護和澆灌。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無論身處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徐玲總是盡其所能去愛護他們、幫助他們。當初看著王弟們分外留戀地從本地班走到外地班,從公辦學校走進民辦學校,她感同身受他們的依依不舍、他們的倔強和自卑;而當她看到他們在民辦學校更加自強奮發(fā)茁壯成長時,又深深敬佩他們的樂觀和堅韌。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家,肩負的使命和責任讓她迫切想把王弟的經(jīng)歷寫下來,她相信王弟面對困難和災難時的勇氣、信心與決心不僅能感動很多人,而且一定能激發(fā)讀者內(nèi)心蓬勃向上的力量。
讀《流動的花朵》,內(nèi)心的感動就像潮汐一樣一波波涌向眼眶。徐玲筆下的王弟的命運、王弟的生活、王弟的家人、王弟的未來無一不成為我們關(guān)心的話題。讀著讀著,王弟就像我們自己的孩子,我們希望他快樂、幸福,不受一點兒傷害,所以對書中王弟一家困難的生活、遭到的創(chuàng)傷連讀都覺得不忍心,直至讀到王弟一家受到來自社會各方的關(guān)愛幫助,王弟成長為“自強不息好少年”時我們才感到分外釋懷和無比欣慰。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對外來民工子女教育的重視,中國教育日趨公平,作者傾注筆墨寫下王弟的切身感受,希望王弟心靈深處的堅強品性和對“將來我要做本地人”的執(zhí)著信念,可以讓生活幸福的城市里的孩子懂得珍惜,讓生活困苦的民工子女學會堅強。同時她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現(xiàn)在的民工子女作為城市的新市民,正與城市里的孩子同享著教育陽光。
作者在前言里寫道,她渴望閱讀感動,渴望寫出感動?!读鲃拥幕ǘ洹氛菑乃牡琢魈食龅囊磺桧灲逃?、歌頌社會和諧的前奏,它產(chǎn)生的強烈共鳴足以打動每一顆向善向上的心?!?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大新鎮(zhèn)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