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三葉集 宗白華 意境 白話新詩
摘 要:學貫中西的宗白華是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一位重要學者?!度~集》書信所收集到的宗白華與田漢①、郭沫若②精神來往信件中,透露出他對己身的內(nèi)省與奮進,對友人的真切與坦誠,對學問的斟酌與不茍和對待青年的扶植與熱望,尤顯宗白華“浩瀚”而“真誠”的靈魂。筆者正是借著《三葉集》浩淼而瑩潔的筆調(diào)來細讀,來窺測和深究宗白華“浩瀚”而“真誠”的靈魂及其美學思想啟悟。
宗白華(1897-1986),江蘇常熟人,曾用名宗之(木魁),是一位頗受學界敬崇的中國美學家和詩人。宗白華于二十二歲時成為《少年中國》月刊的主要撰稿人,同時也是《時事新報》副刊《學燈》的編輯。他感應時代脈搏并積極投身于新文化運動,將白話新詩論、哲學、美學和新文藝的新鮮血液注入到“五四”時期著名學刊《學燈》之中。也就是在《學燈》中,他驚喜地結(jié)識并扶植了詩人郭沫若。由上海亞東圖書館于1920年5月出版的《三葉集》③是一本精巧矍鑠的書信集子,其中主要收集了宗白華先生致田漢、郭沫若的信件。細細品讀,書信中處處透著三人契然無間的情誼和宗白華體驗宇宙世界的細膩心曲和對厚重的生命靈光的召喚,流動出宗白華那種無人可及的睿智與融藝術(shù)于一生的哲思。清麗淡遠的文字深處,流露著宗白華先生對待學術(shù)謙虛謹慎和認真負責的高貴品格;表寫著他對學者友人互助互學、坦誠相敬和勤勉常勵的靈魂。同時,更現(xiàn)出他于學術(shù)中有著孩童般的活潑直率的個性及智者般思幽閑和的境界。正是深湛的學識修養(yǎng)使他遠離功利紛爭,成就他散步、審美和悟道的一生。他于生活中以身悟道,洞察世間真情,窺測宇宙幽微。這于當下喧囂紛擾的社會中,能做到潛心學術(shù)、醒世悟道和靜觀散步的澄明高逸的精神境界確實彌足珍貴!毋庸置疑,他那“浩瀚”與“真誠”的靈魂無疑依然指引著當今學者。
一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在談“藝術(shù)與實際人生的距離”時指出:“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偠灾?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shù)木嚯x之外去看?!弊鳛榈輷春竦膶W者,宗白華安分于自身的喜好,始終以一種超然的人生態(tài)度追求著無拘無束的審美及散步的境界生活。即使于庸常人生低谷,他也能在自覺靜觀中時刻警醒,遠離機械式的拘牽生活。他是這樣說的:
我現(xiàn)在煩悶得很,無味得很,上海這個地方同我現(xiàn)在過的機械的生活,使我思想不得開展,情緒不得著落,意志不得自由,要不是我仍舊保持著我那向來的唯美主義和黑暗的研究……研究人類社會黑暗的方面……我真要學席勒的逃走了。
人只有在自由之中,才能保持精神的自然恬淡和清靜。人,可怕的就是陷落于機械的陋習或習慣于生活局限與束縛中,但更可怕的是人對自身這種機械而不得自由的處境沒有絲毫的危機意識,被眼前的得失或瑣事糾纏和遮蔽。朱光潛曾這樣強調(diào):“一般人迫于實際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認得太真,不能站在適當?shù)木嚯x之外看人生世相,于是這豐富華嚴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飲食男女的營求之外,便無其他意義?!@些人都是不能在藝術(shù)品或自然美和實際人生之中維持一種適當?shù)木嚯x。藝術(shù)家和審美者的本領(lǐng)就在能不讓屋后的一園菜壓倒門前的海景,不拿盛酒盛菜的標準去估定周鼎漢瓶的價值,不把一條街當做到某酒店和某銀行去的指路標。他們能跳開利害的圈套,只聚精會神地觀賞事物本身的形象。他們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實際人生之中維持一種適當?shù)木嚯x?!毙疫\的是,作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求美者,宗白華盡管有著他的“煩惱”——不甘心于都市機械的生活。他仍然醒悟到自身處于機械式的無味無趣的生活中時,思想、情緒與意志都得不到一個學者所要的寧靜、著落與自由。他于苦悶中掙脫那種非人的不自由,執(zhí)著于那求美、研學和意趣的追求。他于研讀著述中才不迷失自己,找到了靈魂情緒得以棲居著落的方向,以一顆無功、無名、無己的心境進行文字創(chuàng)作。
李澤厚曾對宗白華這種主體自覺把握人生的態(tài)度持這樣的看法:“它實質(zhì)上標志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tǒng)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fā)現(xiàn)、思索、把握和追求。這是一種新的態(tài)度與觀點?!睆钠渖顚涌?人于生活中能做到處亂而不自迷、處困而不自棄,能于現(xiàn)實中自省自悟,足以顯現(xiàn)一個學者執(zhí)著的非凡意志與學識修養(yǎng)。宗白華正是這樣,他在自己人生困境中覺醒觀照,永遠是以年輕活潑的心境,從精神上對世界審美和流動的生命進行把握,感悟自然身心的快樂?!叭藢κ澜?并不只是被動適應,而且還能主動掌握。人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掌握世界。但是,人在實踐中掌握世界的同時,也單獨發(fā)展了從精神上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泵鎸^于片面、無序、機械的生活時,宗白華選擇了對人生審美與散步的態(tài)度,在精神深處高度把握著自己的追尋。由此可見一斑:他逃避無味與無趣,遠離統(tǒng)制與無聊,鄙薄煩瑣與迂腐。他追求心靈深處的清靜境域,尋求超脫世俗的束縛與瑣悶,從精神上把握生命。詩人注重的是個人體悟和靈感的感性捕捉,側(cè)重于個人直覺世界的情感涌動,重視心靈中意境的呈現(xiàn)與表寫。宗白華是一位以身悟道的學者。他曾這樣表述道:
……平日多在“概念世界”中分析康德哲學,不常在“直覺世界”中感覺自然的神秘,所以雖偶然起了這種清妙幽遠的感覺,一時得不著名言將他表寫出來。又因為我向來主張我們心中不可無詩意詩境,……你有l(wèi)yrical④的天才,我很愿你一方面多與自然和哲理接近,養(yǎng)成完滿高尚的“詩人人格”,一方面多研究古昔天才詩中的自然音節(jié),自然形式,以完滿“詩的構(gòu)造”,則中國新文化中有了真詩人了。
宗白華任《學燈》編輯時,正應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昭示,當時的白話新詩創(chuàng)作正待大力發(fā)展。透過《三葉集》書信中這些映現(xiàn)的文字,不難發(fā)現(xiàn)在其簡潔而虔誠的話語中,突顯出才華橫溢的宗白華內(nèi)心深處隱涵的詩學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宗白華對“五四”新文化時期的白話新詩論內(nèi)容往往因流于膚淺直白而郁悶及不滿,并大力呼吁重建白話新詩理論。每每讀到一首稱心如意的新詩或“真詩”,宗白華總是掩不住心中的欣喜雀躍?!靶闹胁豢蔁o詩意詩境”,正是吻合了他的新詩主張。宗白華洞識到己身常常沉浸于康德哲學中的“概念世界”,少了幾分詩意的直感。他更是發(fā)現(xiàn)并欣賞到郭沫若“真詩”所帶來的神舒體暢的驚喜。詩畢竟是世界于詩人心境的自然流露。如宗白華這樣愛“真詩”的人,一定也是深深地熱愛生命、珍視生活和擁抱大自然的人。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詩人,愛讀“真詩”而且也愛表寫“真詩”。他心中的自然世界是一個“詩意詩境”、時時飄香、處處逢春的至境世界。宇宙萬物永遠是鮮活盎然且充滿詩情畫意的。他深情于詩中意味深遠的境界,好奇于大自然的神秘,同時,也心悅于清妙幽遠的哲思。宗白華此一判斷很有見地地指出:人應在“直覺世界”中感悟到大自然的神秘可愛,重視直覺中的思想見解,尊重內(nèi)心深處的感觸。感性的“直覺世界”的人身體驗對詩人的意境構(gòu)建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才能使詩人心中有詩意詩境呢?宗白華認為:一方面人應多與自然和哲理接近,于大自然靜穆觀照、沉思人生哲理,養(yǎng)成完滿高尚的“詩人人格”。另一方面人應多研究古昔天才詩中的“自然音節(jié)”和“自然形式”,以完滿“詩的構(gòu)造”。縱觀這兩方面,詩人的人格修養(yǎng)和學習天才先賢詩的結(jié)構(gòu),對構(gòu)建心中詩意詩境的世界、成就真正詩人是非常關(guān)鍵的。要成為真正的詩人,首先,人應該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與體驗美。其次,詩人要有一定的哲學理論修養(yǎng),以助自身更好地融入大自然的美,看得更遠,思得更深,培養(yǎng)詩人高尚的品格及應有的瀟灑氣質(zhì)。
二
宗白華是中國20世紀初新詩運動的領(lǐng)軍人物。他對新詩詩人的人格素養(yǎng)要求體現(xiàn)深刻的藝術(shù)精神。新詩往往都是創(chuàng)作意象新穎、風格清新芬香和情感純真自然。詩人心中的詩意詩境是很關(guān)鍵的。一首好詩讓人品閱的感覺應該是自然、有趣、悅心并悅神的。詩歌的自然、清芬一直是宗白華所追求的境界。他對友人學者永遠敞開心境,沒有任何羞怯得難以啟齒的奧秘。他曾指出:“我很希望《學燈》欄中每天發(fā)表你一篇新詩,使《學燈》欄有一清芬,有一種自然Natur的清芬。你是一個Pantheist⑤,我很贊成。因我主張詩人的宇宙觀有Pantheismus的必要。”詩要有一種清芬的自然境界氣息。清芬境界是一種“natur”(自然)的清純與香芳。清芬而有趣的文字如心靈的一片脫俗晶秀的綠洲,可以益心潤肺和悅神強志。宗白華以犀利而敏感的洞察力,發(fā)現(xiàn)了郭沫若那詩人般的胸襟所蘊藏的驚人的天才氣質(zhì)。宗白華強調(diào)詩要有詩的清新盎然的清迥幽曠。詩境有了“清芬”,于內(nèi)心深處就能吟出的一種沁人肺腑的微笑,于身心就能體悟到悠然意遠般暢神的快感。宗白華堅信:真正的詩人應具有的一種泛神的“宇宙觀”。神無疑就是存在于自然萬物之中,自然世界本身,萬物都是有靈性的,神性的。詩人應把握大自然賦予萬物的神性與靈性的宇宙觀,賦予詩以自然清芬的風格。胸懷天宇,情系萬物,思貫千載的詩人方能體驗宇宙的奧秘與真相。如何才能把情感涌動所體驗到的“宇宙詩”表現(xiàn)出來呢?他明確地說:
因我已從哲學中覺得宇宙的真相最好是用藝術(shù)表現(xiàn)……因我從小就厭惡形式方面的藝術(shù)手段,明知形式的重要,但總不注意到他。……雖有一剎那頃的向上沖動,想從無機入于有機,總還是被機械律所限制,不能得著有機的“形式”(亞里士多德的Form)化成活動自由的有機生命,做成一個“個體生流”的表現(xiàn)。我正是因為“寫”不出,所以不愿去“做”他。
宗白華在較早的哲學科學研習中就意識到宇宙的真相最好用藝術(shù)表現(xiàn)。認識到形式方面的藝術(shù)手段尤其關(guān)鍵,尤其重視藝術(shù)形式表達的重要性。詩人有了“詩的沖動”或是Inspiration(靈感),但如果缺少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不知如何來表寫那種詩的沖動和捕捉瞬間的靈感,一切都將因無從入手而流失。當找不到理想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來表現(xiàn)自由的有機生活的生命流動時,寧愿不去寫它,也不勉強寫出那些讓自己不滿意的劣質(zhì)粗糙的文字。由此可見,宗白華對待學問的個性往往是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與認真負責的學術(shù)精神。宗白華明白:一個真正詩人的任何藝術(shù)作品都應該集批評和欣賞兩種態(tài)度于一身。朱光潛也曾嚴肅地強調(diào):“批評的態(tài)度是冷靜的,不雜情感的……欣賞的態(tài)度則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態(tài)交流。批評的態(tài)度須用反省的理解,欣賞的態(tài)度則全憑直覺。批評的態(tài)度預存有一種美丑的標準,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評判它的美丑;欣賞的態(tài)度則忌雜有任何成見,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宗白華很欣賞郭沫若的詩學才華。他談道:
你的鳳凰正還在翱翔空際,你的天狗又奔騰而至了。你這首詩的內(nèi)容深意我想用Panthdistische Inspiration(泛神論的靈感)的名目來表寫,不知道對不對?你的自然環(huán)境我羨慕極了。我在這里,即沒有自然的美可接近,又不能深入社會的中心,窺人性的表現(xiàn),又沒有什么朋友來往,真有點煩悶,只還有拿文學名著來翻讀……那后段描寫的Resignation(退隱),給了我一種解放超脫的安寧。我現(xiàn)在也正渴想到一個寥無人跡的森林中去,懺悔以前種種無意識的過分的熱望,再來專心做一種穩(wěn)健的適宜的狹小而有實效的小事業(yè)?!愕镍P歌真雄麗,你的詩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濃深。不像現(xiàn)在有許多新詩一讀過后便索然無味了。所以白話詩尤其重在思想意境及真實的情緒,因為沒有詞藻來粉飾他。
宗白華始終冰心玉壺一片,對藝術(shù)作品的賞評始終操持一種批評的態(tài)度與欣賞的態(tài)度相結(jié)合的思維方式。當宗白華讀到好的作品時,則往往恨不得融入其思想“意境”中去;但當他看到用“詞藻粉飾”的新詩時,則往往感到“索然無味”的厭棄。宗白華認為:“真詩”應該是以“哲理做骨子”,更應該是“意味濃深”。白話新詩應重視思想“意境”。蔣孔陽在談意境時也曾說:“意境愈深遠,蘊含愈豐富,作品就能愈臻于上乘?!弊诎兹A常常沉醉在郭沫若的“鳳歌”意境中獲得超脫的安寧和寧靜至美的靈魂享受。宗白華更是徘徊于外國文學名著中,追求寧靜穩(wěn)健的靈境以陶冶性情、懺悔熱望而得以潛心學問。宗白華尤喜歡郭沫若的雄麗“鳳歌”中蘊藏著“意味濃深”的哲理,讓人讀后如飲美酒般的齒唇留香,回味恒遠。他更是意味深長地指出:沒有哲理的新詩,讀來則味同嚼蠟般的“索然無味”。新詩貴在思想意境的創(chuàng)建及詩人真實的情緒流露。唯有“真詩”情感的自然流露,方顯出一個詩人的“浩瀚”與“真誠”的靈魂,這種靈魂也一直貫穿于宗白華整個的美學思想,更是宗白華人格、詩品的真實寫照。宗白華強調(diào)詩人最重要的品格在于“真誠”:
你那封長信我竟不得你的許可就發(fā)表了。當不怪我罷。因我想詩人是世界上第一講真誠的,沒有不可公開的文字的。你《天狗》一首是從真感覺中發(fā)出來的,總有存在的價值,不過我覺得你的詩,意境都無可議,就是形式方面還要注意。……你的詩又嫌簡單固定了點,還欠點流動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你的詩意詩境偏于雄放直率方面,宜于做雄渾的大詩。你從西洋文藝……中養(yǎng)成一種真誠底精神,懺悔底勇氣,很是可喜。
宗白華是一位飽潤文墨、蘊涵極高的大詩人,他的骨子里永遠流著一股自然、大愛、真摯、樂觀、浪漫而不失活潑的氣質(zhì)。他清新的文字流淌著恒久彌香的詩意至境和“真誠”的情泉?!啊容^嚴肅的詩人,描述高尚的行為和高尚的人所做出的行為;而比較輕浮的詩人,則描寫人們的卑劣行為。前一種人寫贊美詩和頌詩的時候,后一種人卻開始了惡語謾罵?!钡拇_,沒有嚴肅“真誠”的詩人則如同沒有靈魂的人,是難以抒寫出情感真切的詩。擁有一顆“真誠”的心境來觀四時之變、悟宇宙之道、賞四季更替之美,才能寫出富有靈知與情真意切的文字?!罢嬲\”的文字應是率直敞懷的,是可“公開”的,能讓讀者品閱到見字如見心般的喜悅。從文藝中吸取“真誠”的精神,以“真誠”的態(tài)度來寫作是真正詩人的人格修養(yǎng)。同樣,詩人有懺悔的勇氣往往也是詩人真誠地剖析自身所行所為的體現(xiàn),能懺悔自身不足的人,才是對宇宙世界與生命有所敬畏而不斷創(chuàng)造進步的人。
三
宗白華是個追求完美的學者,在學問的鉆研中不斷地內(nèi)省與奮進。宗白華認為,詩的意境構(gòu)造很重要。拘泥于生活的日常邏輯、結(jié)構(gòu)過于復雜或意境構(gòu)造過于簡單都會顯得無趣和乏味。因此詩的意境應以“曲折優(yōu)美”為佳,也即是好詩往往是“意簡而曲”和“詞少而工”。讀宗白華的《三葉集》書信,讓人心喜的是字里行間少了那些怪誕苦澀、世故冗長和枯燥抽象概念堆積的流弊,多了純真自由、靈知優(yōu)美和博大精湛的蘊涵。他微言大義、飛揚靈動和理清意透的文字氣息正如清泉一泓、心香一瓣、毓秀一片,滋養(yǎng)著學者饑渴的心田,溫潤著無數(shù)人焦慮的心靈。他在與郭沫若的通信中披肝瀝膽地寫道:“……只是構(gòu)造方面還要曲折優(yōu)美一點,同做詞中小令一樣。要意簡而曲,詞少而工?!曳磳χ庇X,而我自己實在是個直覺家,可笑。……然對于他們發(fā)生的直覺感想獨多,也很奇怪,此所謂中國人遺傳的文學腦筋了。不過我平生的深心中的快樂還是在此。所以我那句打破文學腦筋的話是對那中國舊式文人頭腦的流弊……籠統(tǒng),空泛,武斷……而言?!弊诎兹A懷著一顆靜觀寂照的好奇心,思悟與窺測著大自然中不可思議的神秘,他很重視個人直覺中的思想見解:詩無非是用一種美的文字表寫人情緒中精微深邃的意境。“直覺”的感性的認識對于一個詩人來說是很重要的。重視“直覺”寫作,捕捉瞬間靈動的思緒之作往往是真情天然流露的佳品。在重視哲學理性思考的同時,詩人則更應重視個人“直覺”見解,自然情感的流露。宗白華極反對舊式文人那種“籠統(tǒng),空泛,武斷”,又顯得假飾、呆滯、苦澀而缺乏“真誠”的文字。
宗白華一生都在力求讀好書、求真誠和析哲理,以一種遠離功利名望而接近大自然的體態(tài),置身于體驗與感悟生活中,邊悟道邊研學。他對待學問總是堅持一絲不茍、熱忱不減而又孜孜不倦的崇高精神。他在信件中講述道:“……因覺得參考太不完備,分析太不精密,不愿草率的寫出,想待德國書籍能來時,多研究些……我今天草率的做了一篇《新文學底源泉》,很不滿意,沒有把我心中真實的意思說明白,后悔得很。自己修養(yǎng)與研究太少,非急速猛進不可?!弊诎兹A道出另一重要觀點:“草率”不是做好學問的態(tài)度,表寫出來的文字要自己“滿意”方可發(fā)表,要對自己的文字負責。假如寫出的文字連自己都不滿意,沒有把心中的真實意思說明白,那么這些文字是遠遠要不得的。寧可重讀著述,重研學科知識,從頭再來表寫。宗白華對待文字從不草率、不急功、不茍從、不貪利。陳望衡曾這樣描述:“宗白華在德國留學多年,受康德、叔本華、歌德的哲學和美學影響很深。他的美學思想明顯地見出上述哲學家、美學家的痕跡。但宗白華并不像王國維那樣基本上照著上述西方學者的觀點去說,而是將他們的觀點融化進自己的學術(shù)思想中,形成自己的觀點,按自己的想法。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宗白華的美學思想也融入大量的中國古典美學特別是老莊美學玄學的思想資料。但是,同樣地不露痕跡,同樣地化為自己的思想?!闭\然如此,宗白華學識精湛,對中西文化融會貫通,對自身的研學要求是極認真嚴謹?shù)摹K簧家赃@種勤勉、篤實、內(nèi)省、純真、浩瀚而真誠的靈魂態(tài)度索求真知,找尋卓見。
身為學者,宗白華始終心系社會的命運,情系求學的青少年健康成長,始終以一顆大愛之心及敏銳靈動的筆尖關(guān)注弱勢群體,以真情、素樸的筆調(diào)譜寫著最有價值意義的文字,澤潤著最干渴的靈魂。他說:“我覺得中國民族現(xiàn)代所需要的是‘復興,不是頹廢;是‘建設(shè),不是‘悲觀。向來一個民族復興時代和建設(shè)時代的文學,大半是樂觀的,向前的?!晕覙O私心祈禱中國有許多樂觀雄麗的詩歌出來,引我們泥涂中可憐的民族入于一種愉快舒暢的精神界。從這種愉快樂觀的精神界里,才能養(yǎng)成向前的勇氣和建設(shè)的能力呢!”宗白華身歷動蕩社會,深知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不是“悲觀”與“頹廢”,而是“復興”與“建設(shè)”,身處泥涂的民族需要的就是一種愉快舒暢的精神熏陶與振奮。作為詩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抒懷、雄放、偉大、樂觀的文學激勵青年志士。通過揮己之筆,譜寫樂觀文學頌揚光明、散布快樂和振興民氣,鼓舞人們保持著一種舒暢的精神境界投身于社會建設(shè)。他曾指出:
沒有愛力的社會沒有魂靈……要從民族底魂靈與人格上振作中國,不得不提倡純潔的,真摯的,超物質(zhì)的愛。我愿多有同心人起來多作樂觀的,光明的,頌愛的詩歌,替我們的民族性里造一種深厚的情感底基礎(chǔ)。我覺得這個“愛力”的基礎(chǔ)比什么都重要?!皭邸焙汀皹酚^”是增長“生命力”與“互助行動”的?!氨^”與“憎怨”總是減殺“生命力”的。……文學底責任不只是做時代的表現(xiàn)者,尤重在做時代的“指導者”。我們青年作者底眼光,宜多多致意于將來……時代造成了煩悶,我們應當打破煩悶,創(chuàng)造新時代。何必推波助瀾,增加煩悶,以減殺我們青年活潑的生命力?這是我的一點文化上的觀察和熱忱的期望。
沒有愛的社會是危險的,遺忘了愛的民族是頹廢不振的。有愛則如人有魂靈。這種愛是純潔、真摯與超物質(zhì)的愛,非機械的愛。宗白華一直關(guān)注社會要發(fā)揚這種愛,用樂觀、光明、真愛的詩歌打開人們的心扉,蕩起彼此的熱情與愛力,激漾生命力以共建和諧美好社會。
從中可以明顯看到:宗白華的筆尖永遠關(guān)注著時代“青年作者”的健康成長,表寫著時代青年的心聲,關(guān)愛著年輕一代的精神靈魂傾向。努力創(chuàng)建樂觀文學鼓勵著年輕人致意未來、高瞻遠矚,不盲目于時代不正之風,不被憎惡與煩悶所困擾,不迷失自我,不沉淪于爛污,時刻保持著青年人應有的活潑、奮發(fā)、躍動的生命力?!啊@種純潔天真,活潑樂生的少年氣象是中國前途的光明。那些事故深刻,悲哀無力的老氣沉沉,就是舊中國的墳墓?!弊诎兹A最崇尚的是“天真”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及詩人純潔活潑的人格。推崇年輕人特別是童稚全真的情緒口吻,欣賞他們那一塵不染、晶明透亮、清真可愛的精神世界。同時,宗白華更是詠贊如涓涓細流、芙蓉出水和清純脫俗般的“真詩”。他認為這正是社會光明的前途,那“老氣沉沉”、脂粉飾染或憤憤不平的雜音詩更是一堆潑煩的文字吧。
結(jié) 語
作為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踐行者的宗白華,被學界譽為“融貫中西藝術(shù)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積極的響應者。他于1920年至1925年間赴德國研習古典歷史哲學和美學。他對康德、叔本華和尼采的生命哲學美學思想情有獨鐘,并以思辨的態(tài)度加以吸納,這使宗白華的創(chuàng)作始終貫入了深刻的生命意識體悟??蓮钠渥匀欢`性的文字透著他對美學精湛的獨見。其著作包括《美學散步》《歌德研究》《流云》《三葉集》和《藝境》等,大部分都被收錄在《宗白華全集》中。宗白華的《美學散步》《藝境》等著作美文得到無數(shù)好學者的青睞、拜讀與精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道:“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弊诎兹A正是以其赤子之心和散步的姿態(tài)融入到敞開的世界中。走進宗白華的美學就如同與一位學識淵深的智者談話交心,他是那么真誠、熱忱、直率和博遠。
《三葉集》無疑是田漢、宗白華和郭沫若正值青春年華時期的生活與思想的映照,它集錄了面對著“五四”動蕩時代潮流的那種種沖擊而彼此訴說人生苦悶、對人生的堅信、對白話新詩理論的執(zhí)著和追求高尚的日常往來書信。“幾乎當時所有的中國知識分子都游離于移植模子中的‘民主化與‘人性機械化的威脅之間,游離于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的摒棄與肯定之間?!闭恰度~集》中這些書信,融會了對彼此人生價值追求和創(chuàng)造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思悟,更是對“五四”時期傳統(tǒng)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一種摒棄與接納。這些書信文字于怡然間淺斟慢酌地讀來,往往獲得一種言默心照的寧靜感。仿佛讓讀者親聆宗白華專注于美學觀照的流變軌跡中所凸現(xiàn)的靈氣與睿智。他那裸露的浩瀚魂靈、年輕火辣的激情、坦蕩而又感人至深的文字,處處現(xiàn)出他對自身的內(nèi)省與反思;對友人的懺悔與真誠;對待學問的認真負責與一絲不茍;對待青年的超越己身般的殷切大愛與循循善誘。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很精辟地提出:“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弊诎兹A正是一位這樣的詩人。他澄明透晰的思維里涵藏著那顆淵然幽深、真誠無比的心境。讀其《三葉集》書信,讓人讀出了自然而然的詩意、細膩、諧和、神韻、敬仰、喜悅的同時,也讀到了一代詩人學者真情實感的率直和俯仰自得的胸襟。他何以可能擁抱如此廣闊的詩心境界?他這樣動情地寫道:“純真的刻骨的愛和自然的深靜的美在我的生命情緒中結(jié)成一個長期的微渺的音奏,伴著月下的凝思,黃昏的遠想?!焙⑼慵冋娴目坦倾懶牡膼酆颓瀣撟匀坏拿赖挠洃浖y理,正是“純真的刻骨的愛”和“自然的深靜的美”早早開啟了他那凝思遠想、靈境澈透的詩心。
宗白華隱潛在一個心靈脈動的觀照世界里,他在生命流衍中仰渴澄明無礙又空明超然的承合,也在生命孤寂感中直尋自然生命的自覺本真,更是在沉冥凝神中體驗悠情逸致又怡然自足的心境。他那自然坦誠的文字讀來又是這般悠然自足和旁通彌貫?!按蠹抑?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詞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蓖鯂S這段文字用在宗白華的身上則是最恰當?shù)谋硎隽恕2豢煞裾J,宗白華著述中的文字正是“沁人心脾”般的情懷真摯而又高潔脫俗;清凈超然而又胸羅萬境;思接千古而又靈氣流轉(zhuǎn)。他以無限的心量和宇宙般的情懷關(guān)注社會命運,以浩瀚而真誠的靈魂與友人傾訴苦悶與追求,更是以虛懷坦蕩的真情關(guān)愛著社會青年最干渴的心靈。
應該強調(diào)的是:與其說《三葉集》是宗白華與友人彼此間發(fā)泄自己憤懣和傾訴苦悶的精神往來書信,毋寧說是宗白華與友人間互勉互助、交心吐芳和窺探真學的思想交融互攝碰撞天地。萬物于他皆能得妙于心,他始終以一顆最純真的心接近那最高的美。細讀《三葉集》中的書信確實是件快樂的事,它會使人領(lǐng)悟到一個“浩瀚”而“真誠”的靈魂和重要美學思想的啟示。透過《三葉集》中宗白華對友人那傾肝披膽的文字,掩卷沉思,或許總能時常窺見那么一位真誠恬淡、浩瀚睿智而又不乏風流灑脫的靈魂,他以散步的態(tài)勢與思辨的風神款步而至于身邊,宛如一位純真無懼的精神頑童,語默而悠然地朗現(xiàn)于眼前,永遠是那樣的篤實與曠遠,那樣的浩瀚與真誠……
作者簡介:潘水萍,暨南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博士生,研究方向為文藝美學。
① 田漢(1898-1968),湖南人。原名壽昌,其筆名曾用伯鴻、陳瑜等。著名的話劇作家,文藝批評家。
②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人。作家。詩集《女神》等作品曾在學術(shù)界引起震動。
③ 《三葉集》作為宗白華與郭沫若、田漢青年時期的書信通訊集,常被比做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用“三葉”代表三個人的真切的友情。據(jù)資料考究,此書信集子于1920年出版。2001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修訂出版。而本文為了使參考的信件更齊全,主要是參考收錄在《藝境》和《宗白華全集》中的《三葉集》書信。
④ lyrical,英文中指充滿豐富感情的或熱情的,也含有熱情奔放的意思。宗白華譯為:抒情詩調(diào)的(表示詩人天賦的抒情與詩調(diào))。
⑤ Pantheist,指泛神論者。宗白華很鐘情于稱郭沫若的擬稱,于信件中也稱郭沫若是一個很Pantheist的詩人,并認為詩人有Pantheism(泛神論)的宇宙觀是很好的。
參考文獻:
[1] 朱光潛.談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版(2001年5月重印).
[2] 宗白華.藝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 李澤厚.美學三書[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4] 胡經(jīng)之.文藝美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 蔣孔陽.美學新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6] 亞里士多德,賀拉斯.詩學·詩藝[M].郝久新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7] 陳望衡.中國美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006.6重印).
[8] 宗白華.宗白華全集.第2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9] 王國維.人間詞話[M].吳洋注釋.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10] 葉維廉.中國詩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張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