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擠眉弄眼
發(fā)生頻率:在說話或做表情時,夸張一點兒就會這樣。任何拉扯皮膚的動作重復多次都會生皺紋,即使是說話時眨眼睛或挑眉。還好,中國女性表情夸張的人不多,這應該也是中年后的歐美女性皺紋比亞洲女性多的原因之一吧。
2. 偏愛某側牙齒
發(fā)生頻率:如果某人有此習慣,那么每日三餐都會保持。時間一長左右不對稱的大小臉就此誕生。因為一段時間牙疼或因為某種個人愛好就長期保持單側咀嚼的壞習慣,會讓經(jīng)常咀嚼食物那邊的面部肌肉越來越強壯,而另一邊面部肌肉則由于經(jīng)常不用而退化。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左右面部大小不同,形成“大小”臉。
3. 親手戰(zhàn)“痘”
發(fā)生頻率:幾乎每一個長過痘痘的人,都有擠痘痘的經(jīng)歷。自己擠痘痘容易引起皮膚紅腫發(fā)炎,留下痘疤。面對痘痘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要知道,一個可惡的痘痘從出現(xiàn)到消失的時間不過兩三天,但如果擠破它造成感染,痘疤消失的時間是一個月甚至更長。
4. 超時敷面膜
發(fā)生頻率:有人認為敷用時間和效果成正比,有人則是常常忘記了時間。敷面膜前一定要看說明書,一般面膜在臉上的停留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敷面膜超時后,面膜會倒過來從肌膚中吸收水分,還會給毛孔戴上“口罩”,影響皮膚吸收營養(yǎng)和分泌油脂,引起過敏。
5. 把甜點當正餐
發(fā)生頻率:明星說每天都做面膜,于是很多人也每天都做面膜,認為這樣是護膚的最佳手段。其實頻繁地敷面膜,只會讓肌膚負擔過重,造成肌膚薄弱和缺氧。面膜在護膚程序中的地位,好比甜品在食物攝取中的地位,再好吃也不能取代正餐。每天敷用面膜不是好的護膚方法,一周做兩次就夠了。
6. 只買一瓶卸妝液
發(fā)生頻率:眼部和面部的肌膚不同,因此卸妝的成分也有所不同。專用于眼部的卸妝液不含油分,其PH值和淚水相似,才能保證溫和不刺激眼周。如果圖省錢、省事,將面部卸妝液用于眼部,不但會刺激皮膚,還會造成色素沉淀、脂肪粒生成。此外,卸除眼妝時一定要輕柔再輕柔,在棉片和棉簽的幫助下小心卸除眼部彩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