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之
狗尾續(xù)貂
貂,是一種珍貴的動物,古代常以貂尾來裝飾重要大臣的帽子,趙王司馬倫是晉宣帝司馬懿的第九子。晉惠帝時,趙王與大臣孫秀合謀,廢了惠帝,篡位當(dāng)了皇帝。接著司馬倫便濫施賞賜,對曾為他篡權(quán)出力的人一律加官封爵,一時間出現(xiàn)了“每朝會,貂蟬盈座”的局面。后來封的大官實在太多了,貂尾不夠用,只得用狗尾巴來代替,這就是“狗尾續(xù)貂”的本義。比喻不相稱的東西混雜在一起。后來電用作自謙之辭,指以自己很不像樣的東西接續(xù)好的東西。
這個典故出自《晉書-趙王倫傳》。
原文
倫從兵五千人,入自端門,登太極殿,滿奮、崔隨、樂廣進(jìn)璽綬于倫,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T黨皆登卿將,并列大封。其余同謀者成超階越次,不可勝紀(jì),至于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盈坐,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xù)?!倍云埱抑萑?cè)饲椋畮熘畠Σ怀溆谫n,金銀冶鑄不給于印,故有白版之侯,君子恥服其章,百姓亦知其不終矣。
譯文:
趙王司馬倫率領(lǐng)五千人,從端門開進(jìn)皇城,登上太極殿,大臣滿奮、崔隨和樂廣把皇帝的玉璽獻(xiàn)給趙王倫。趙王倫就篡位登上了皇位。隨后他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始……他的同黨都當(dāng)上了文武大臣。被賜以顯貴的爵位。其余同謀的人也都越級提拔,這種情況數(shù)不勝數(shù),以至于小廝也賜以爵位,
每到大臣朝見他的時候,滿座的人都頭戴貂蟬,當(dāng)時人給這種現(xiàn)象編了一個諺語:“貂不足,狗尾續(xù)?!彼抉R倫以隨便給人恩惠的辦法討好人,結(jié)果倉庫里的物資,不夠發(fā)放獎賞之用,冶煉出的金銀,不夠給大臣們鑄造官印,所以當(dāng)時有沒有封告的公候,正直的人以佩戴他賜給的標(biāo)志為恥辱,老百姓也知道他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
難兄難弟
難兄難弟本義是指兄弟才德都很好,難分高下,這里的“難”,是不容易的意思,
陳寔是東漢潁川人,自幼家貧,但德行很好,他的兩個兒子元方與季方德行也好。父子三人聞名遠(yuǎn)近。元方和季方的兒子爭論誰的父親更強,陳寔說,他們都不錯,難分高下。
這個典故出自《世說新語-德行》。
原文
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p>
注釋
①陳元方:陳寔長子。
陳元方的兒子叫長文,聰明有才華,和陳季方的兒子孝先,各自都說自己的父親功德高,雙方爭執(zhí)不下,便去問祖父陳寔,陳寔說:“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他們兩個的功德都很高,難以分出高下)?!?/p>
文不加點
這個典故是形容人的才思敏捷,寫文章一氣呵成。禰衡是東漢有名的文學(xué)家,他恃才傲物,以言辭觸犯了曹操。曹操很想殺了他,又怕招來害賢之名,便遣送荊州牧劉表,企圖借劉表之手殺了禰衡。劉表也容不下他,又轉(zhuǎn)送江夏太守黃祖,黃祖的兒子黃射特別敬重禰衡。一次大會賓客,碰巧有人獻(xiàn)鸚鵡,禰衡攬筆作賦,“文無加點”,一揮而就?!拔臒o加點”即“文不加點”。后來,因為禰衡在宴會上頂撞了黃祖,黃祖惱羞成怒,終于把禰衡殺了。
這個典故出自《后漢書,禰衡傳》。
原文
祖張子射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嘗與衡俱游,共讀蔡邕所作碑文,射愛其辭,還,恨不繕寫。
衡曰:“吾雖一覽,猶能識之,唯其中石缺二字為不明耳?!?/p>
因書出之,射馳使寫碑還校,如衡所書,莫不嘆伏。
射時大會賓客,人有獻(xiàn)鸚鵡者,射舉卮于衡曰:“愿先生賦之,以娛嘉賓。”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注釋
①祖:指江夏太守黃祖。②蔡邕:東漢書法家、文學(xué)家。
黃祖的長子黃射任章陵太守,他特別敬重禰衡。一次,黃射與禰衡一起出游,一同讀蔡邕所作的碑文,黃射很喜歡碑文的文采,回到家后,十分遺憾沒能抄下來。
禰衡說:“我雖然看了一遍,還能夠記住,只是其中缺少的兩個字不知道是什么?!?/p>
說罷便寫好送給黃射。黃射急忙派人前去抄寫碑文,拿回來校對,和禰衡所寫的一樣。見此情景,沒有一個人不佩服禰衡的。
黃射舉行宴會招待賓客,有人獻(xiàn)鸚鵡,黃射舉著酒杯對禰衡說:“希望您為鸚鵡寫篇賦,借以娛樂嘉賓?!倍[衡提筆便寫,文不加點,文辭十分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