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忠 劉新宇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面對差異,任何整齊劃一的做法都注定要失敗。正確的做法是尊重學生的差異,正確對待學生的差異,把差異當作一種資源來開發(fā),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進步和發(fā)展。在20多年的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我采用了分層教學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學生分層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努力程度、反應速度、理解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差異。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班級授課制的制約,學生的差異被教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素質差異入手,以學生個體為教學對象,合理對學生進行分層。
一是教師指令分層。這種分層方法,是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及反應、理解能力,將學生分成相應的學習小組,對不同的小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要求的練習,達到目標者上升一個層次,未達目標者下降一個層次。二是學生選擇分層。這種分層方法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己選擇數(shù)學學習的層次和難度,升降同上。但無論哪種分層,教師都應向學生講明學習要求和升降級的標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使之體驗成功的愉悅,力爭做到對學困生降低教學起點,要求學會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掌握基本方法,會做基本題,發(fā)展基本能力;對中等生要求在熟練上下功夫,發(fā)展綜合能力,使其逐步達到優(yōu)等生;對于優(yōu)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知識、啟迪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個性特長。
二、目標分層
我首先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相適應的教學目標,以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本要求為基本目標,這是共同目標,全體學生必須做到;在此基礎上,設置選擇性的發(fā)展目標,要求中、高層次的學生基本達到,低層次的學生應盡量達到,即教學目標要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注重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讓他們自行選擇目標,不強制學生按教師預定的目標學習,并按不同的目標要求給予檢測,給予學生創(chuàng)造追求高目標的權利,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
三、施教分層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我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綜合運用全班教學與分組教學、教師指導與學生自學等策略開展教學。如“分合式”教學,教學起始階段是集體同授,教師抓住當堂訓練的重點、難點進行解題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明確要點、理清思路,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以良好的心態(tài)參與學習。在教學進行到一定階段時,將學生按層次分成兩股或三股“軌道”:一部分學生繼續(xù)接受教師的直接教學,一部分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自學提綱進行自學。兩軌同步結束后,再進行組與組之間的相互交流,以便及時進行教學反饋、整理知識、補救教學等。與此同時,教師應組織小組相互學習,并及時進行有效地調控。又如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常用的一種相互交流、啟迪思維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它更需要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參與。但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由于基礎差,所以面對教師的提問,他們更擔心被教師和同學冷落、歧視,因而游離于問題之外。對此,教師要理解他們、關愛他們,備課時能為這些基礎差的同學多設計一些問題,多給他們發(fā)言的機會;平時對這些同學多用肯定、鼓勵、贊美的評價語,并號召班里學習好的同學一起來幫助他們。
四、作業(yè)分層
課堂作業(yè)應避免一刀切,為不同的學生確定不同的目標。如提供A、B、C三個梯度的作業(yè)題,讓學生自己選擇。這樣既能降低基礎差的學生的學習難度,保證達到基本要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又能解決優(yōu)生吃得飽的問題。同時,作業(yè)由淺入深分四個層次,即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拔尖題。向好、中、困學生布置三種作業(yè),并采取三種作業(yè)批改方式。C層次放緩題+基礎題,教師當天面批,學生當天糾正;B層次基礎題+提高題,全部批改;A層次基礎題+拔尖題,只批改1—2本,其余全部學生自己核對,組長檢查。在分層中,教師還要積極鼓勵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突破,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責任編輯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