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弓
最成功的上市公司:ST漢——晉
ST漢公司連連虧損,后來戰(zhàn)略投資者曹氏公司入住并實現盈利,很快摘掉ST帽子,公司主營業(yè)務快速發(fā)展,通過一系列的股權激勵機制,曹氏最終成為該集團董事長,公司更名為魏,在成功兼并蜀、吳等公司后,公司更名為晉。成為企業(yè)界的超級航母,上市公司的第一權重股。
最黑的黑馬股:蜀
公司以經營草鞋業(yè)務起家,后來業(yè)績連年翻番,連續(xù)上演小魚吃大魚的好戲,通過一系列的資產重組,最終成為與魏、吳等著名大藍籌并駕齊驅的三駕馬車。
最穩(wěn)健的白馬股:吳
公司擁有獨特的長江開發(fā)資源,擁有一流的孫氏管理團隊,經營業(yè)績穩(wěn)定,投資策略安全保守,市場市盈率一直偏低,是長線價值投資者的首選公司。
最具泡沫的藍籌股:袁氏集團
一向以績優(yōu)大藍籌自居,市盈率高居不下,屢被市場追捧,后來因投資策略失誤,損失慘重,又因集團內子公司互相拆臺,相繼被ST,最終被摘牌。
最成功的題材概念炒作:皇家背景
劉備公司最初經營草鞋業(yè)務,主營業(yè)務贏利能力差,長期不被看好,后來市場傳聞公司董事長劉備是當朝的皇叔,背景深不可測,公司董事長劉備也加以證實,公司立即被市場熱捧,股價連創(chuàng)新高。劉備公司借此機會大量增發(fā)新股,通過一系列的市場運作,最終成為一家優(yōu)質藍籌公司。
最優(yōu)質的資產:荊州
荊州是蜀、吳、魏三公司長期爭奪的優(yōu)質資產,其中猶以吳、蜀爭奪最為激烈,因為兩公司實力相當,結果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資產爭奪戰(zhàn)中雙方兩敗俱傷。
審批最嚴格的資產重組:劉、關聯營
為了實現劉備與關羽兩公司的資產合并,有關的資產重組方案過五關斬六將歷盡艱辛才勉強得到通過。
最戲功的借殼上市:ST漢
ST漢公司長期虧損,不被市場看好,但戰(zhàn)略投資者曹操慧眼獨具,看中了這寶貴的殼資源,通過注入優(yōu)質資產成功上市,并最終全面控制了這家公司。
最成功的空頭:諸葛亮
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一場股市博弈中,司馬懿憑借手中的資金優(yōu)勢堅持做多,而諸葛亮則冒險做空。在經歷了失街亭等一系列的失敗后,諸葛亮大擺空城計,成功地擊敗了司馬懿。
最重要的跌停板:當陽長坂
劉備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曾經遭受過一次重大挫敗。當時股價一路下跌,市場人氣惶恐,而曹操則更是攜大資金一路殺跌而來,眼看劉備即將破產,這時證監(jiān)會派張飛立于坂橋,對著曹操當頭斷喝:“已經跌了10%了,跌停!!!”曹操只好飲恨而罷。
最被誤解的漲停版:水淹七軍
新股上市第一天,于禁與關羽進行博弈,雙方資金實力相當。一時間難分勝負,這時關羽連續(xù)推升使股價上漲,而于禁毫不為意,等著在漲停后打開漲停板,誰知股價一路飆升,最終于禁大敗,事后才明白,原來新股是不受漲停板限制的。
最失敗的短線炒作者:呂布
仗著自己身手敏捷,呂布自詡為短線高手,來回在董卓、曹操等多家公司中短線操作,一再被套牢,最后顆粒無收。
賺得最多的人:羅貫中
股市歷來就是少數人的天堂。80%的人賠錢,10%的人持平,而只有10%能夠獲得高額的利潤。面對股市的風險,面對股市的熱潮,只有羅貫中一人逍遙自在,他不去炒股,也不買基金,而只是在證券公司的門口賣他的股市秘籍《三國演義》,結果不論牛市熊市,只有他一人賺得盆滿缽滿。最精明的投資人懂得如何賺投資人的錢。
桓學然摘自斯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