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11的足球賽
在丹麥的溫西利德城,曾有過一場奇特的足球賽,一方上場11人,而另一方只有1人。
原來,撒魯姆俱樂部隊員記錯了比賽時間。比賽開始時只有守門員奧力遜趕來,他請求裁判員把比賽時間再延遲10分鐘,未被獲準,并被告知:如不想棄權,就由他1人先上場。奧力遜于是上場,隨著裁判的哨響,比賽開始。奧力遜想的就是如何拖延比賽時間,等待隊友的到來。他一個大腳把球踢到了場外的觀眾席上,然后飛也似的退回自己的球門,在接連幾分鐘內,奧力遜使盡渾身解數,奮力抵抗對方10名隊員的進攻,只要一得球,就一個大腳把球踢到遠遠的觀眾席上。不久,他的隊友們趕來了,此時奧力遜僅僅失了1球。
撒魯姆的隊員們看到渾身是汗的奧力遜,為他頑強的精神所感動,馬上全力投入比賽,最后反而以3:1戰(zhàn)勝了對方。
“吝嗇鬼”大賽
美國一本綜合性周刊舉辦了一次“吝嗇鬼”大賽,3名吝嗇鬼奪得了冠、亞、季軍。
冠軍被蘭尼·希尼斯獲取。晚上,他必定駕車來到一小鎮(zhèn)銀行,在銀行門口的地上搜索,希望能拾到硬幣或紙幣。這位吝嗇冠軍還有一舉,他上廁所消耗的手紙比正常人少得多。更離譜的是,他會不時到快餐店門口,拾取丟棄的紙巾,沖洗晾干后自己再使用。
柏力·荷治榮獲亞軍。每當朋友生日,他就把朋友帶到商店,請朋友自己選一張喜愛的生日賀卡。選定后,他就向壽星朋友讀出祝福語然后將賀卡放回商店原位,并不購買。
季軍被荷倫摘取。他結婚13年,從來帶太太到影院看過電影。有一天,他突然向太太提議欣賞露天電影。原來,荷倫在自己的車頭上擺放了一部從垃圾堆拾來的、經過一番修理的破電視,當時正在播放一部陳年舊片。
用拳頭釣魚
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釣魚活動有點不可思議,那里是用拳頭作釣餌進行垂釣,釣的是當地頭扁身壯、牙尖嘴利、滿身帶刺的鲇魚,大魚可重達18千克。當魚兒把拳頭咬著后,把手一提,另一只手便把上鉤的魚捉住了。雌鲇魚通常在河底泥土中挖洞產卵,釣者需跳進河中,把拳頭伸進鲇魚洞內,當它張大嘴巴咬著拳頭時,釣者立即用另一只手捏著它的尾巴,把魚拔起摔在地上。這種釣魚法講究眼疾手快,而且有一定危險,隨時可能會被鲇魚咬傷或刺傷。過去人們釣魚時多赤手空拳上陣,如今都戴上棉手套作保護了。
飛機足球賽
1984年,意大利兩支高空球隊在熱那亞城上空舉行了高空足球賽。雙方各備一架飛機,球門是由兩只懸浮在800米高空的巨型氫氣球做成,兩個球門之間寬50米,雙方駕駛員施展高超的超低空飛行技術,當飛機掠過球九邊時。機艙里的球員不失時機地把球從機窗里“射”向球門,成千上萬的觀眾為飛行員的高超飛行技術和精彩的進球歡呼喝彩,整個比賽共進行了7分鐘。
跑步為什么逆時針方向跑
1912年,國際田聯成立之際,把賽跑的方向統(tǒng)一定為以左手為內側,即左轉彎,并列入田聯規(guī)則,沿用至今。為什么跑步要規(guī)定逆時針方向呢?有如下幾個原因:
其一,人的心臟位于身體左側,所以重心容易偏左,向左轉彎比較容易。
其二,人類的雙腳,左右各有其作用,左腳起支持作用(支持重心),右腳起運動作用(掌握方向和速度)。因重心偏于左腳,所以用右腳蹬地面來增加速度與力量。如很多的起跳(跳遠、跳高)都是這樣。
棋賽中的煙霧戰(zhàn)
目前在棋類比賽中還沒有禁止吸煙的規(guī)定,這樣一來,不吸煙的選手遇到吸煙的選手可就不好受了。面對一陣陣煙霧飄來,躲吧,影響看棋思考,不躲吧,又嗆得難受。如果對手再把向對方噴煙作為一種干擾戰(zhàn)術,那可就更不好辦了。
韓國圍棋選手鄭壽鉉八段就常為受煙嗆而煩惱,他為此想出個辦法,每逢遇到吸煙的對手,就帶一臺微型電扇,只要對方一吸煙,他就打開電扇,將徐徐的風吹向“煙源”,這樣就免受了煙嗆之苦,對方也難以用噴煙干擾戰(zhàn)術了。
身為韓國圍棋協會會長的鄭壽鉉是棋界禁煙派的領袖,他主張棋手應該在對局室外吸煙。禁止在對局室內吸煙。對這一提議,韓國圍棋界正在討論。有趣的是韓國圍棋頂尖人物曹薰鉉九段則極力反對禁煙,他下一局棋要吸上三至四包煙,裊裊煙霧不斷地飄向對方是他常用的“煙霧戰(zhàn)”。事實上,使用微型電扇的第一人是韓國的車敏津四段,他目前活躍在美國棋壇。車四段也是禁煙派的中堅人物。1990年,他打進“富士通杯”世界職業(yè)圍棋賽的八強,也許就得益于他攜帶的微型電扇阻擋了對方的“煙霧戰(zhàn)”吧。
體育場為何南北朝向
正規(guī)體育場都是南北朝向,這是為什么呢?地球自轉和公轉是國際體育組織要求運動場地方向的主要依據。以北半球為例,中午12時以前,太陽光從體育場的東面向西面照射;中午12點以后,太陽光從運動場的西面向東面照射。這對于自北向南或自南向北跑動的運動員來說都是“側光”。從而避免了陽光直射入眼。
因此,世界各國在修建俸育場地時,總是將體育場的縱軸線順著南北向,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太陽光直射和反射引起晃眼、刺眼等不利因素。
“加油”一詞的由來
1907年,歷史上第一屆汽車拉力賽進行得如火如荼,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觀眾熱情高漲,對即將產生的冠軍拭目以待。跑在最前面的是意大利法拉利車隊的5號車。當5號車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突然熄火,觀眾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上,無數人都在為這位車手著急。這時,被譽為“賽車之父”的意大利人恩佐·法拉利先生連忙問身邊的助手,為什么會突然熄火,助手稱:“大概是耗油太多,賽車沒有油了?!倍髯簟しɡ壬惓I鷼猓Z無倫次,大叫:“你們……加油……”四周的觀眾們一聽,以為這是恩佐·法拉利先生對自己車隊車手的一種鼓勵方式,于是也跟著恩佐·法拉利先生大叫,“加油、加油……”自此以后,“加油”便成了賽車場上對賽車手的一種獨特的鼓勵方式。
后來,隨著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關注與重視,為賽車手“加油”的這種獨特方式漸漸沿用到比賽場上,喊“加油”便成為觀眾對參賽選手吶喊助威的全世界流行的一種方式了。
摘自《年輕人·中學生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