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述田
●素材展示
鮑伯·胡佛是美國著名的試飛駕駛員,他在空中表演的特技,令人嘆為觀止。一次,他從圣迭戈表演完畢,準備飛回洛杉磯。可是,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剛好有兩個引擎同時失靈,幸虧他反應靈敏,技術高超,飛機才奇跡般地著陸。
胡佛緊急著陸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檢查飛機用油。正如他所預料的,他駕駛的那架螺旋槳飛機,裝的卻是噴氣機用油。
胡佛立即召見那位負責保養(yǎng)的機械工。年輕的機械工早已痛苦不堪,一見胡佛,更嚇得直哭。因為他的過失險些送了3個人的性命。
這時,胡佛并沒有像大家預想的那樣大發(fā)雷霆,他只是伸出手臂,抱住維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說:“為了證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請你明天幫我的F—51飛機做維修工作?!?/p>
從此,胡佛的F—51飛機再也沒出過差錯,那位馬馬虎虎的維修工也變得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
(節(jié)選自《好言一句三冬暖》 陳大海)
●運用方向
本素材適用“寬容是美德”、“尊重人格”、“真誠的理解”、“溝通”等命題。
●運用技法
1.素材解讀法。
(1)從胡佛的角度來看:心地高潔的人深深懂得有過失的人的心理,往往能在別人出現(xiàn)過失時,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說出寬慰別人的話,使有過失的人恢復自信和自尊。
(2) 從維修工的角度來看:挫折和成功,同屬人生的一部分。經常會有人在挫折面前意志消沉,自暴自棄,有的甚至悲觀厭世,走上絕路。當遇到挫折和打擊時,每個人都需要從他人那里獲得理解和慰藉。而真誠的理解和慰藉的確是起死回生的良藥。
(3)從素材的整體來看:尊重人格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因為尊重能給人以溫暖,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從而獲得成功。
2.引用素材法。
結合以上素材的觀點,可以根據(jù)素材夾敘夾議,也可以概括素材作為觀點的有力論據(jù),還可以根據(jù)素材的內容聯(lián)系自己或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來表達一個主題。
●佳作示范
寬容
這是一場慘烈的戰(zhàn)爭,幾乎所有的士兵都喪命于敵人的刀劍之下。命運將兩個地位懸殊的人推到一起:一個是年輕的指揮官,一個是年老的炊事員。
他們在奔逃中相遇,兩個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相同的路徑——沙漠。追兵止于沙漠的邊緣,因為他們不相信有人會從那兒活著出去。
“請帶上我吧,豐富的閱歷教會了我如何在沙漠中辨認方向,我會對你有用的?!崩先税蟮馈V笓]官麻木地下了馬,他認為自己已經沒有了求生的資格,他望著老人花白的雙鬢,心里不禁一顫:由于我的無能,幾萬個鮮活的生命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我有責任保護這最后一個士兵。他扶老人上了戰(zhàn)馬。
到處是金色的沙丘,在這茫茫的沙海中,沒有一個標志性的東西,使人很難辨認方向?!案易甙?。”老人果敢地說。指揮官跟在他的后面。灼熱的陽光將沙子烤得如炙熱的煤炭一樣,喉嚨干得幾乎要冒煙。他們沒有水,也沒有食物。老人說:“把馬殺了吧!”年輕人怔了怔,唉,要想活著也只能如此。他取下腰間的軍刀……
“現(xiàn)在,馬沒了,就請你背我走吧!”年輕人又一怔,心想,你有手有腳,為什么要人背著走,這要求著實有點過分。但,一直以來,他都處在深深地自責之中,老人此時要在沙漠中逃生,也完全是因為他的不稱職。他此刻唯一的信念就是讓老人活下去,以彌補自己的罪過。他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前行,在大漠上留下了一串深陷且綿延的腳印。
一天,兩天……十天。茫茫的沙漠好像無邊無際,到處是灼燒的沙礫,滿眼是彎曲的線條。白天,年輕人是一匹任勞任怨的駱駝;晚上,他又成了最體貼周到的仆從。然而,老人的要求卻越來越多,越來越過分。他會將兩人每天總共的食物吃掉一大半,會將每天定量的馬血喝掉好幾口。年輕人從沒有怨言,他只希望老人能活著走出沙漠。
他倆越來越虛弱,直到有一天,老人已經奄奄一息了。“你走吧,別管我了?!崩先朔薹薜卣f,“我不行了,還是你自己去逃生吧?!?/p>
“不,我已經沒有了生的勇氣,即使活著我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寬恕。”
一絲苦笑浮上了老人的面容,“說實話,這些天來難道你就沒有感到我在刁難、拖累你嗎?我真沒想到,你的心可以包容下這些不平等的待遇。”
“我想讓你活著,你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蹦贻p人痛苦地說。老人此刻解下了身上的一個布包,“拿去吧,里面有水,也有吃的,還有指南針,你朝東再走一天,就可以走出沙漠了,我們在這里的時間實在太長了……”老人閉上了眼睛。
“你醒醒,我不會丟下你的,我要背你出去。”老人勉強睜開眼睛:“唉,難道你真的認為沙漠這么漫無邊際嗎?其實,只要走三天,就可以出去,我只是帶你走了一個圓圈而已。我親眼看著我的兩個兒子死在敵人的刀下,他們的血染紅了我眼前的世界,這全是因為你。我曾想與你同歸于盡,一起耗死在這無邊的沙漠里,然而你卻用胸懷融化了我內心的仇恨,我已經被你的寬容大度所征服。只有能寬容別人的人才配受到他人的寬容?!崩先擞谰玫亻]上眼睛。
指揮官震驚地佇立在那兒,仿佛又經歷了一場戰(zhàn)爭,一場人生的戰(zhàn)斗。他得到了一位父親的寬容。此時他才明白,武力征服的只是人的軀體,只有愛和寬容才能贏得人心。
【名師點評】
這是一則寓意極為深刻的故事,在作者細膩的記敘描寫中,我們仿佛也進入了那個駭人的沙漠,也進入了博愛的寬容。
這篇作文最大的特點,是賦予故事內容以濃重的浪漫主義氣息。作者把這個生與死的故事放到荒無人煙、考驗意志的沙漠,把寬容的主題突顯得深刻鮮明。
當年老的士兵站在將軍的馬前,誰也不會意識到他心中的目的——他的不寬容,這顯然與后文那位軍官屈辱地照顧他、侍候他的寬容,形成鮮明的對比。當老人奄奄一息,幾近彌留之際,終于被軍官的寬容感動,向他敞開了寬容之門。這便是文章的魅力,在讓人欣賞優(yōu)美語言的同時,又帶來心靈上的啟迪。
●名言警句
1、偉人往往是在對待別人的失敗中,顯示其偉大。
——卡萊爾
2、寬容是芬芳的花朵,友誼是它的果實。寬容是理解的橋梁,真誠的信賴是它的基石。寬容是清涼的甘露,澆灌了干涸的心靈。
——警句
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
4、沒有寬宏大量的心腸,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普希金
●延伸閱讀
1、日本一位國會議員,因沒有成功地推進國防建設而在競選中慘敗。落選后,自然有人說些“深表同情”之類的好話;更多的人還忙著幫他總結經驗教訓,大談“既有今日,何必當初”。議員當時心煩意亂,根本聽不進那么多嘮嘮叨叨,那些嘮叨使他更加心煩和沮喪。但是有一位素不相識的人給他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那人充滿信心地望著落選議員的眼睛,快快活活地對他說:“要忍耐,先生,看下一回?!比缓筠D身離去。
這位議員事后說:“不知怎么回事,我總覺得這位不速之客的那句話是一道陽光。他分明告訴我,他相信我一有機會就會再干,而且會干得好?!毕乱换?這位議員果然當選了。他當選后說:“我第一個要感謝的就是那位信心十足地望著我的眼睛、快快活活地對我說‘下一回的先生。像那樣在我身上發(fā)生作用的話語,以前還從未有過?!?/p>
2、歷史上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于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于藺相如如此地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lián)手,一起為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寬容,于人于已都有益處。
反觀歷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點兒不滿便怨天尤人,這些人縱然學問再好,也難成大器。周瑜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眾,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后,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于是整天心中盤算著如何打贏諸葛亮,發(fā)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嘆后,最終落得個吐血身亡的結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藺相如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3、林肯一向以寬容為懷。在他當上總統(tǒng)后,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了,一開始北方處于劣勢,讓他終日不得安寧。隨之而來的就是別人對他的能力的鄙視,人們認為選舉他當總統(tǒng)是犯下了大錯,林肯則對所有鄙視他的人都報以寬容,在他人看來,那幾乎是一種自暴自棄的寬容,很沒有尊嚴的寬容。后來終于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