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凡
到期產品收益略有下降,銀監(jiān)會新規(guī)束手腳,銀行理財躑躅慢行。
據統計,6月8日-6月12日,共有85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其中有94.12%的產品實現了預期收益。這些到期的產品中,有5款產品沒有達到預期的收益水平,信貸資產類產品就占據了4個“不及格”席位,且這4款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的實際年收益率均偏離預期收益超過1%。
與此前一周相比,實現預期收益的產品比例有所下降。之前一周到期的理財產品主要為信貸資產類、債券和貨幣市場類以及結構性理財產品。而且,其中債券、貨幣市場類與1款投資于收益權的理財產品到期實際收益較高,回報率讓人欣慰。另外,以利率或指數為掛鉤對象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收益也較為理想,基本完成了預期的收益。
6月8日-6月12日到期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中,美元產品表現搶眼,攬下了前十名中的3個席位。其中一款2年期美元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率達到了16.71%。但目前國際市場上對美元并不太看好,部分國家進一步減持美元,接下來不排除美元有進一步下挫的可能性,投資美元產品的風險可見一斑。
近來,理財產品的發(fā)行形成了短暫的空檔期,6月11日-6月17日,僅有50只銀行理財產品在售,人民幣理財產品有45只,外幣理財產品僅有5只。這是因為銀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商業(yè)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報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guī)定,理財產品發(fā)行最遲提前10日上報銀監(jiān)會或者其派出機構,這約束了銀行理財產品眼下的發(fā)行。
近期,恒生銀行又推出新一輪“股票掛鉤部分保本投資產品”——“天天開心可自動贖回”理財產品頗有意思。這款理財產品掛鉤中國通信服務、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和中國銀行的H股,人民幣、美元均可投資,保證90%的本金,投資期限為1年。其最大投資特色在于其產品收益取決于觀察期內任何一天的條件滿足,即“每日計息”,這大大擴大了產品獲取收益的概率。因為它只要每天達到設計的條件,就可以收到條件回報利息。除非365天沒有一天滿足條件,那么產品就是零收益,但這樣的可能性比較小。
另外,近半年來,國際資源市場的上漲行情,也吸引了不少銀行。目前,星展銀行正在發(fā)售一款12個月期限的結構性投資產品,它掛鉤標的物為美國天然氣基金,若該基金如期上漲,未來投資者最高有望獲得20%和25%的年化收益,產品100%保證本金。
無獨有偶,中國銀行也發(fā)行了一款掛鉤標普高盛原油和銅超額回報指數的理財產品。該產品共有2款,投資期限為12個月,涵蓋人民幣和美元兩個幣種。其中人民幣產品預期收益率為6.50%或0.36%,美元產品預期收益率為4.50%或0.10%。不過,與此前發(fā)行的類似產品相比,該產品在預期收益率的設計上進行了一些改變。以人民幣產品為例,如果標普高盛原油超額回報指數、標普高盛銅超額回報指數的期末價格同時大于或等于其觀察水平(期初價格*110%),則產品到期時投資者拿回全額認購資金,并獲得6.5%的投資收益,否則產品到期時該投資者只能獲得0.36%的投資收益。這種設計理念,至少能夠保證產品獲得相當于活期存款的收益。
上述2家銀行推出的產品,雖然預期收益率有所差異,但其產品本質均為看好資源類資產價格在未來1年內仍將保持上漲態(tài)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