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言
EMBA學費市場價格差異巨大,定價標準的缺失是根本
2002年至今,國內(nèi)EMBA教育已走過7個年頭,市場競爭愈發(fā)劇烈。從最開始官方指導價20萬左右開始,國內(nèi)EMBA的收費一路高唱凱歌突飛猛進,成為名副其實的“富人俱樂部”。課程設(shè)置與師資力量的參差不齊已經(jīng)不是秘密,收費標準的亂象更讓外界霧里看花。
奢侈品與精英教育
EMBA的暴利程度可能令你昨舌。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說,“所有商學院的EMBA項目都是賺錢的,而且有的利潤還相當高?!?/p>
7年間,一流商學院平均漲價45%以上,學費超過25萬的商學院已經(jīng)超過10家,“EMBA學費還有漲價空間?!币晃籈MBA行業(yè)的資深教授如是說。成本呢?一家商學院的EMBA項目秘密收支表顯示,課酬少于學費收入的1/10,而毛利潤則占到了收入的7成左右。暴利程度堪比奢侈品。
高學費與高消費階層有關(guān)。一位知名商學院前院長曾說,“教育是為一定階層服務的,如果說本科教育是大眾教育,MBA是趨向精英教育,那么EMBA教育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精英教育。”50%以上的EMBA學生都是所在單位或企業(yè)的決策層的領(lǐng)導。高消費階層對高價的承受能力毋庸置疑。
生源踴躍,也是商學院進一步高收費順理成章的理由。知名商學院2009年春季班報考人數(shù)同比增長20%以上。但凡有點經(jīng)濟學基礎(chǔ)的人都清楚,市場供求關(guān)系導致價格變化。
此外,奢侈品越奢侈越有人消費——商家營銷的手法,專家教授云集的商學院一定深諳其道。即使2010年EMBA價格再次看漲,必定引來其追隨者。有可能報名者一邊報名還一邊慶幸:你看學費又漲了,現(xiàn)在不報名明年還得漲。
學費定價標準缺失
天價學費的背后,有一些現(xiàn)象值得我們關(guān)注。國內(nèi)EMBA學費從最低的15.2萬到最高的52.8萬,相差近3.5倍。為何相差如此之大?不可否認師資力量、品牌、課程設(shè)置、同學層次的迥異導致了市場價格的巨大差異,但是學費定價標準的缺失才是根本。
通常認為,學費的定價主要基于課程營運成本、學生的經(jīng)濟能力以及學生的投資回報率等指標。而近年瘋漲的EMBA學費缺乏成本增長的合理支撐。眾所周知,師資力量是每個商學院的立院之魂,EMBA成本當中用于支付教授課酬的比重最高。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著名商學院教授說,“我的課酬從開辦EMBA以來,沒有漲過一分錢?!鄙虒W院的盈利能力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作為正規(guī)學位教育的一種,并且在高校開辦,EMBA應走非盈利路線。但EMBA學員的特殊性,又讓這一專門為“精英階層”打造的碩士課程蒙上高消費的色彩。這也折射出了商學院的尷尬:作為開辦EMBA教育的學院,既在大專院校的非盈利體制框架內(nèi),又身兼教育產(chǎn)業(yè)化與市場化先行者重任,其教育定位值得深思。
當然,我們也能看到,大部分商學院的做法還是值得肯定的。他們把EMBA以及其他短期培訓課程賺取的收入的一部分上繳給學校,再由校方統(tǒng)一用于彌補本科、普通碩士等相對來說不盈利、甚至虧損的教學項目。據(jù)了解,北大光華的EMBA項目收費40%要上繳學校。這是國際教育的通例,也是教育資源互為利用的良性互動,是一種社會利益再分配的體現(xiàn)形式,對EMBA學員自己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