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漢
一、品種來源及特征特性
1. 品種來源 姜餅瓜又名癩瓜,是云南省易門縣農(nóng)民經(jīng)過長期人工自然選擇育成的一個地方優(yōu)質(zhì)南瓜品種,有著300多年的種植歷史。麻栗坡縣農(nóng)業(yè)局自1997年引入該品種,首次示范種植250畝獲得成功,以后逐年擴大栽培面積,到2009年全縣累計推廣600余畝,一般畝產(chǎn)2000~3000千克,產(chǎn)值2000~3000元,獲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特征特性 姜餅瓜中早熟,主側(cè)蔓均可結(jié)瓜,定植后60天左右開始采收嫩瓜。植株蔓生,生長勢強,分枝多,主蔓長3~4米,最長可達8米。主蔓第九至第十節(jié)著生第一雌花。瓜為扁圓球形,高7~10厘米,橫徑20~24厘米,上邊緣高出蒂部,并有數(shù)目不等的棱溝(形似花盤,故也稱花盤南瓜),下部平或呈鍋底形。嫩瓜黃綠色或青綠色,老瓜皮橙黃色或黃褐色;肉質(zhì)結(jié)構(gòu)緊密細膩,橙黃色,厚4~5厘米,特面,味似板栗,口感好。一般嫩瓜單瓜重1~1.5千克,老熟瓜3~5千克。種子較少,且集中于瓜臍端,千粒重為90~109克。全生育期140~170天。姜餅瓜老、嫩瓜均可食用,以食嫩瓜為主。耐濕、耐熱性較強,抗病力強,適應性廣,適宜海拔2000米以下地區(qū)地膜覆蓋栽培或露地栽培。
二、豐產(chǎn)栽培技術
1. 種植季節(jié) 該品種在麻栗坡縣海拔500~1000米的亞熱帶地區(qū),冬季、早春、秋季均可栽培,冬季栽培10月中下旬至12月播種,早春栽培1~2月播種,秋季栽培7~8月為適播期。在海拔1400~1600米的溫帶地區(qū),1年種植1季,春季3~4月播種,秋季7~8月收獲。
2. 種植方式與密度 姜餅瓜可單獨種植,也可采取瓜糧間作、瓜豆間作等立體種植模式。一般單獨種植行距2.5米,穴距1.3米,每穴定苗2株,畝植410株。間作每畦播幅3米,采用寬窄行種植,種2行玉米(菜豆)間作1行南瓜,玉米(菜豆)大行距2.5米,小行距0.5米,穴距0.4~0.5米,每穴定苗2株,畝植玉米(菜豆)1800~2200株;寬行中間種1行南瓜,穴距1.5米,每穴定瓜苗2株,畝植南瓜300株。
3. 選地、整地、打塘 姜餅瓜適應性強,各種土壤均能種植,但前作以烤煙地、三七地最好,其次為玉米地。低海拔地區(qū)主要用稻田種植。在前作收獲后及時進行深耕,在移栽定植前再翻犁細耙1次。然后按行距2.5~3米,穴距1.5米打大窩塘,塘深30厘米,寬40厘米,同時將塘(穴)底土挖松。
4. 施足底肥,配方施肥 科學施肥是奪取姜餅瓜優(yōu)質(zhì)和高產(chǎn)的關鍵措施。每畝地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豬糞、草木灰)1000~15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15~20千克,化肥與農(nóng)家肥充分拌勻后,南瓜每穴施底肥1.5~2千克,施肥后將肥料與塘內(nèi)土壤充分拌勻;間作玉米(菜豆)每穴施0.5千克做蓋種肥。
5. 催芽播種,覆膜栽培 因冬春氣候干燥、氣溫偏低,浸種催芽后出苗快而整齊,覆膜栽培能提高地溫和保持土壤水分。每穴播種2~3粒,根尖朝下平放,擺放成三角形,種間距10厘米,播后覆蓋2.5~3厘米厚的細土,再覆蓋地膜,并鏟土將膜四周壓實,確保起到增溫保濕的作用。
6. 田間管理
①放苗、間苗、補苗。出苗后,用刮胡刀片給地膜劃“十”字形小口將苗放出,然后用細土將破膜口封嚴,防止漏氣。當瓜苗有3片真葉時,每穴留苗2株,如有缺塘和缺株,應將其他塘(穴)內(nèi)多余的苗移補缺株,確保每穴有苗2株。移植后澆足定根水,確保所補的苗成活。
②整枝、壓蔓。整枝方式有兩種:一是留1根主蔓2根側(cè)蔓的“三蔓式整枝”;二是當主蔓長有6~7片真葉時摘心,讓其發(fā)生側(cè)蔓,選留長勢強的3根側(cè)蔓同時生長,其他多余的蔓全部摘除。當蔓長1米時,將藤蔓理順朝1個方向生長,每蔓之間相隔40~50厘米,并使之分布均勻,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在藤蔓的節(jié)位上,每隔3~4節(jié)壓1道蔓,共壓2~3道,促進節(jié)間發(fā)生不定根固定藤蔓,擴大吸收面積。
③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瓜率。如開花期間沒有主要的授粉昆蟲——蜂類活動,就需要通過人工輔助授粉來提高坐瓜率。授粉方法是:在南瓜開花期間,于早晨7~9時直接采摘當天開放的雄花剝?nèi)セü?將雄蕊的花粉輕輕涂抹在雌花的柱頭上,1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保證每根藤蔓先后坐瓜2~3個。
④合理追肥。幼瓜坐穩(wěn)后,如植株葉片顏色深綠帶黑,說明肥料充足,可以不施追肥;如葉片顏色變淡變黃,說明土壤缺肥,應及時追肥,每畝用尿素10千克拌硫酸鉀12千克,拌勻后施于距根部20厘米處,采用穴施,每株施50克,施后覆土。追肥時切忌單施氮肥,以免導致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下降而影響銷售和效益。
⑤病蟲害防治。幼苗期害蟲有地老虎、黃守瓜,中后期有白粉虱、蚜蟲、蝽蟓等;病害主要是白粉病。防治地老虎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黃守瓜可選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8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蝽蟓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可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在發(fā)病初期噴霧,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7. 適時采收 姜餅瓜嫩瓜、老瓜口味均不錯,為增加總體效益,以采收嫩瓜為主。采收期不太嚴格,嫩瓜一般在授粉后10~15天,當單瓜重0.5~1千克時即可采摘上市;老熟瓜在謝花后55~60天,當瓜皮變硬、呈現(xiàn)黃褐色時采收。采收時連果梗上的一段瓜藤一起剪下,這樣采下的南瓜比從瓜柄處剪下的耐儲藏。
(作者聯(lián)系地址:云南省麻栗坡縣農(nóng)業(yè)局蔬菜站 郵編:561300)